用动物小说搭建孩子的成长空间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c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对课堂教学意味着什么,文学对教育意味着什么,文学对孩子的成长意味着什么,作为一个与老师、学生打交道最多的教研员,我想以动物小说“牧犬三部曲”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牧犬三部曲”是作家牧铃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写成的,包括《兄弟情仇》《独战苍穹》和《浴火重生》三部作品,讲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灰灰和黑头是兄弟俩,但却被人为地分开喂养,后来,灰灰逃到了山林里,成了独霸一方的“哑獒”;黑头在城市流浪,几经周折终于回到了牧场。它进山寻找灰灰,大战狼群,于生死关头救了灰灰和自己的小主人。
  单从简介我们就可感觉到这是一个精彩的与众不同的故事,它带给我们的会是不一样的感受和发现。它不同于学生经常读的校园文学。我们常常感慨学生的阅读不能持续下去,其实这就像人吃东西一样,总吃一种口味肯定会觉得腻。读书也如此,不能总是读校园文学,不妨也读点其他题材的小说,比如动物小说。孩子和动物有天然的联系,动物小说是最能打动孩子内心,最能吸引孩子的,完全可以说,动物文学的阅读是将孩子引入阅读殿堂的第一级台阶。
  具体到各册书里面,还有很多情节在不断地带给读者惊讶与震撼。比如《兄弟情仇》里,老猫八斤为报黑云的杀子之仇,偷走了灰灰,本想把它杀掉,却鬼使神差,收它当了养子;《独战苍穹》里,黑头带着白丑胜利大逃亡,却遭遇了不安好心者的围追堵截,毒药战、麻醉剂战、水战,一个比一个精彩;《浴火重生》里,灰灰和母狼是死对头,但不知怎的,灰灰却总是有意无意地给母狼送去食物。三册图书里,闻所未闻的故事还有很多,这些奇妙的故事,是让学生持续读下去的一个巨大的吸引力。
  读“牧犬三部曲”除了能让学生享受一个精彩的故事,把阅读持续下去外,还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写作技巧。以心理描写为例,“牧犬三部曲”的心理描写很有特色,比如《浴火重生》里,白娃被黑狗咬死了,葬礼结束后:
  牧工们散去了。牧犬们也散去了。
  黑头在坟边趴着。谁也劝不走它。
  无数的乌鸦在坟墓上方盘旋,汇集成一团黑色的云。在黑头蒙眬的眼睛里,那黑云不停地幻化,幻化成水獭王、黑狗,幻化成它与白娃共同迎战过的那些敌人的狰狞的嘴脸。
  日头西下时,它感到了冷。
  失去了生死之交,黑头悲痛万分,但文章没有直接说黑头如何悲痛,而是通过景物描写:乌鸦盘旋、太阳西下,选用这些给人苍凉之感的意象,间接表达了黑头的悲痛。还通过视觉、触觉,也间接表达了黑头失去朋友的悲痛。
  像这样细腻准确的心理描写,文中还有很多。
  场面描写也很值得我们的学生借鉴、学习。“牧犬三部曲”的场面描写非常生动,读来如在眼前。比如《独战苍穹》里,黑头带着白丑一起逃跑,马戏班两个班主怎么抓它们,它们怎么声东击西,巧妙逃脱,读来感觉身临其境。
  “牧犬三部曲”除了能在写作上带给学生教益外,在孩子优良品质的养成上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孩子们读书都会有一种角色认同感,故事如能吸引孩子,角色的性格特征就会在孩子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黑头有强烈的责任心、自尊心,它把保护弱小视为自己当仁不让的责任,它有面对强敌顽强斗争的勇气,有巧妙斗争的智慧,有不畏艰险,跋涉千里回家的毅力,有对原则的坚守。灰灰天性回归后,对天敌的幼崽油然而生怜悯之心;无论人类怎么对它不好,但它都坚守不伤害人的原则。
  自尊、自立、自强、力量、勇气、智慧、毅力、责任、怜悯之心、坚守的精神,哪一样不是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所具备的,而这些品质的培养不是靠说教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需要根深蒂固的影响,需要借助于某个东西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这些品质的重要,从而才能在孩子心里种下这些品质的种子。这个东西就是文学作品,“牧犬三部曲”就是能让孩子深深震撼、深深感动的作品,孩子们被精彩的故事所吸引,随着灰灰和黑头进入故事,经历了一段冒险,体验了自己喜欢的角色所具备的品质,这就是最好的培育优秀品质的方式。
  不只“牧犬三部曲”能在课堂教学、教育和孩子的成长上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一切优秀的动物小说都具备这样的品质。
  为了孩子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为了孩子优秀品质的培养,我们想尽办法,煞费苦心,却恰恰忽视了最能打动孩子内心,最能吸引孩子的,以和他们有天然联系的动物为主角的动物小说。当那一个个独具神韵、神采飞扬的鲜活的生命个体呈现在孩子们眼前时,孩子们无法不被动物朋友们那奔腾不息的生命活力,阳刚壮美的生命风采,天地任我驰骋的生命豪情,率性旷达的生命自由,所深深地打动、震撼,从而产生深深的共鸣。
  所以,我要说,请用动物小说搭建孩子的成长空间。
其他文献
当下的父母最关注的育儿问题是什么?父母们会有怎样的回答呢?  最近,国际儿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婴幼儿及儿童的父母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孩子无法通过恰当的教育和教养,获得发挥其全部潜能的机会。这种担心甚至超过了担心婴儿猝死、肥胖、自闭症和意外事故。毋庸置疑,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一切,而令人欣慰的是,今天的父母已经开始逐渐认识到,育儿不在于塑造,而在于唤醒,父母的根本任务就是唤醒和发展孩子的全部潜
神秘的青藏高原,近年来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神往的热点。青新藏三省交界处的无人区“可可西里”和喜马拉雅山麓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则堪称热点中的热点。对于向往这两个地方的探险家、驴友、书虫等各路朋友,厉子先生的新作《可可西里档案》和《雅鲁藏布大峡谷档案》,实属必读之书。  《凤凰传奇》的魅力歌声唱道:“可可西里,你遥远又神秘……”  大众对可可西里的印象,缘于2004年的电影《可可西里》,而紧接着,青藏铁
解玺璋:在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任编辑多年,对文艺评论情有独钟,曾获多种全国及北京市文艺批评奖,有《喧嚣与寂寞》、《中国妇女向后转》、《雅俗》、《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张恨水卷》等专著问世。    明末的张岱有一则写“西湖七月半”的小品,他把当天看月之人分为5类:  “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
我们失去的世界  本书的各篇文章写于1994至2006的12年间。它们涵盖的题材范围非常之广——从法国马克思主义者到美国外交政策,从全球化的经济到对罪恶的记忆——其地缘范围从比利时到以色列。但这些文章主要关心两个方面。其一是思想观念的作用和知识分子的责任:本书收集的最早的一篇论文讨论阿尔贝·加缪,最近的一篇讨论莱泽克·科瓦考夫斯基。其二是在一个遗忘的时代里晚近历史发生的地点:在理解中体验那个刚刚结
20种开头:横空出世鸣世间  “天涯远不远?”“不远!”“人就在天涯。天涯怎么会远?”  “明月是什么颜色?”“是蓝的,就像海一样蓝,一样深,一样忧郁。”  “明月在哪?”“就在他的心,他的心就是明月。”  “刀呢?”“刀就在他手!”  “那是柄什么样的刀?”“他的刀如天涯般辽阅寂寞,如明月般皎洁忧郁,有时一刀挥出,又彷佛是空的!”  “空的?”“空空蒙蒙,缥缈虚幻,彷佛根本不存在,又彷佛到处都在
《出国留学一本通》  严明陆云云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7  定价:48.00元    本书从学业、工作、生活、文化的立体视角深入,结合该领域较为全面而实效的信息诠释出国留学的全过程,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迅速了解出国留学的方方面面及有用的海外生活经验。具体内容包括名校背景面面观、学校申请攻略论、写作备考要素谈、签证申请经验录、异国生活小贴士、经典案例再回顾、行前事项备忘簿、学府扫描信息库以
刘春杰是北大荒第三代版画家中的佼佼者,他的《私想着》和《私想者》连续两年获得当年度“中国最美的书”。他乐意像小人物那样“私想”,用日记与木刻,与人性照面,与现实交谈。这本《新私想》是老刘近一年来瞎想、空想、妄想、梦想、私下里偷偷地想的新记录,一次版画精神与随笔的完美融合。    《新私想》  刘春杰著  黄山书社2010.5  定价:45.00元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先后出版了图文书《私想者》
在他的助理也是本书作者的眼中,他的创业历程笑话多多,没钱发奖金就给员工延长寿命到“九千岁”,梦想以后给员工一人发一辆跑车;在聚光灯包围和掌声四起的时候,他又会冷静地提醒同事:“我们为努力鼓掌,为结果付报酬。”他爱哲学、爱武侠小说,更爱太极文化。他是谁呢?作者借幽默平常的琐事,记录下马云“可爱”的一面。本文选编自该书。    现在,打太极成了马总的主要健身方式,他经常是边走路手上还边做着动作,而且太
林传甲总纂的《大中华京兆地理志》,是“辛亥革命”结束清朝统治之后,对北京区域的人文地理做出的第一次归纳总结。  “京兆”是汉代的京城行政区划,含义为“大众所在”。以后便以“京兆”作为首都的代称。《大中华京兆地理志》,以“京兆”借指北京。今天的北京市,清朝定鼎后,名为“直隶”(“京师”)。“辛亥革命”,以南京为首都,北京又称“北平”。封建社会的元明清时期,绝大部分时间是以北京为政治文化中心。民国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