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创新模式探索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e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设置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抓手。因此,依托我院办学特色优势,秉承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教学原则,使通用英语、通识英语、专门用途英语三者互相兼容,合理分配比例,把“三位一体”的互融性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创新模式应用到大学英语改革中,以满足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在多个方面、多个层次上的需求。
  【关键词】课程设置 通用英语 通识英语 专门用途英语 教学模式
  一、改革背景
  新的历史时期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开放数十年来,大学英语基本上是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突出强调了英语语言的工具性。尽管在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中提及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英语教学中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但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四、六级考试作为检测大学生英语知识的唯一标准,因此束缚了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师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潜力、创造力;学生不能发挥其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精神。《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一方面明确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探索建立大学英语教学分类体系,鼓励不同层次、类型、区域高校根据教学指南和学校的办学定位、生源特点、人才培养规格等自主制定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及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创新体系。目前,大学生学分总量实行控制,许多高校都在减课程学分,大学英语首当其冲。顺应这一趋势,同时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各大高校也在逐渐调整课程设置,以打语言基础为教学内容的通用英语的教学份额逐渐减少,而特殊用途ESP英语教学和通识(EGP)英语教学份额逐渐增多,大学英语基础后的选修课应由通识型(EGP)和学术型(ESP)两大模块组成。通识型模块分为技能类和人文素养类。学术型(ESP)是与某个特定专业相联系的课程,此模块服务于学生专业学习和跨学科学习相互融合。通用英语、通识英语、专门用途英语,“三位一体”的互融性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创新模式,将成为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方向之一。只有三者互相兼容,合理分配比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才能开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新局面。
  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理念是新英语课程标准的“最大亮点”。《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一方面明确了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探索建立大学英语教学分类体系,鼓励不同层次、类型、区域高校根据教学指南和学校的办学定位、生源特点、人才培养规格等自主制定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及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创新体系。课程设置改革应该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抓手。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课程设置有专门描述,它体现了自主性和个性化精神。本课题将实现由教学模式改革到教学内容改革的根本转变,为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型实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这一课程体系拓展了大学英语教学的领域,丰富了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尤其能提升我院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国际视野,同时为学生下一步学习专业外语奠定基础,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主性和个性化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在多个方面、多个层次上的需求,对构建创新实用并具有人文素养的复合人才培养体系可发挥实践指导作用。
  二、改革成效
  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和建设凸显了工科院校的特色,紧扣高等教育通识教育的理念,实现了由教学模式到教学内容改革的根本转变.从定性与定量数据分析来看, 通用英语、通识英语、专门用途英语互融性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创新模式,为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拓展大学英语教学的领域,丰富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型实用人才,尤其提升我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国际视野,更好地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同时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建筑专业外语奠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在多个方面、多个层次上的需求。同时,本研究也为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学术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渠道.
  三、反思探讨
  虽然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旧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学生英语基础及人文素养问题。我校学生英语入学水平普遍较低且参差不齐;面临的社会需求等也不尽相同;教学资源落后;工科学生整体人文素养较低;整齐划一的教学内容与进度难以适应个别差异;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不高, 实践性不强等特点,实施起来困难很多。其次,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学教师以基础教学为主,能很好地把通用英语、通识英语、专门用途英语P教学融合起来,挑战很大,缺乏能胜任的老师。因此,建立一套中长期的师资发展规划,鼓励大学英语教师积极拓展自身知识体系是英语教师成功转型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王守仁.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全面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J].外研之声,2010,(02).
其他文献
待优生进入中学时,外语已学了几年,在几次考试(包括小升初)中连遭失败,他们对外语已失去了信心,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我便主动接近他们,用积极的态度、真诚的微笑缩短我们之间的距离,对他们进行外语学习心理疏导,分析他们学外语的状况,找出成绩差的原因。  一、对症下药,开发非智力因素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待优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但他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成绩差。作为教师对具体学
【摘要】语言离不开语法,就像音乐离不开音符一样。语法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基础。本文对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重点解释了语法能力与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出了在我国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将语法教学与交际语言教学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必要性。  【關键词】大学英语语法 语法能力 交际能力  近年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语法的地位逐渐被弱化,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能得以全面发展。因此,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成;自主建构;《等式与方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8-0063-03  方程刻画的是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对学生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突破算式思维方法中的某些局限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智能手机已经渗透进每个人的生活,进而出现了很多低头族的手机控。我们学生也更是如此。本文就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如何利用手机来辅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关键词】智能手机 高职课堂 信息技术 英语教学  现如今,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智能手机几乎成了每家每户的生活必备品,学生更是如此。不论其价格高低,至少每个学生人手一部手机。当今网络非常发达,很多学生都成
如果这一年,你能学会什么表情,我希望是——  不久前,我在朋友家看了电影《垫底辣妹》——当然,我只是陪客,主要观众是朋友的女儿小Q,她正上高二。  《垫底辣妹》里,每天只知道吃吃吃、买买买、玩玩玩的沙耶加,曾经是学年垫底的学生,但她一朝觉醒,日日发奋,用一年时间将偏差值提高了40分,考入庆应大学。其中一段情节是这样的:沙耶加原来最喜欢和朋友们去吃饭,唱歌,过夜生活,在她开始攻书之后,因为盛情难却,
【摘要】公示语,顾名思义,也就是在公共场合出现的文化语言。公示语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本文介绍公示语的应用功能以及英译方法,旨在传递文化信息,丰富民族文化内涵,提升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形象。  【关键词】公示语 翻译 文化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文化交流愈发频繁。公共场合的公示语,翻译得体与否极大影响着地方形象,体现一个城市的
【Abstract】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how the identity of translators affect the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wo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the Analects translated by James Legge and Ku Hungmin
【摘要】陶行知先生作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在平生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当中,提出了其独有的教学理念,注重学习和实践的结合,关注学习和生活的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论作为教育理论的精华在当今社会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分析如何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当中践行陶行知教学理论。  【关键词】陶行知 教学理论 小学英语  陶行知教学理论一经提出就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论伴随着时光的变迁已
假期中接到恒恒妈妈的电话,得知这样一件事情:妈妈考虑恒恒已经是中班下学期的孩子了,想锻炼他用筷子吃饭。一家人每次吃饭时一边示范一边提醒、纠正,但结果不仅没让恒恒学会用筷子,反而让他产生了抵触情绪,吃饭前他都会很警惕地问:“今天又要用筷子才能吃饭吗?我不喜欢筷子!”妈妈心疼孩子就提出“既然不喜欢就算了吧”,但爸爸的态度很坚决:“中国人怎么能不会用筷子,学不会就是因为练少了。”恒恒妈妈很为难,于是联系
“儿子,干什么呢?”“我在打作文呢!”“你要参加什么比赛吗?来,作文让妈看看。”“您可太高估您儿子了。”“不是参加比赛吗?”“算是吧,不过估计也得不了什么奖。”“重在参与嘛!”“对啊,参加就可以捐钱呢!”  这是@稻草同学的参赛作品。里面提到的“作文比赛”,就是“第三届善文化微散文创作大赛”。赛事启动前,主办方嘉善县委县政府承诺,参赛选手每撰写一则微散文,就将自动生成10元“善基金”,帮助需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