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学“生活化教学”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o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 、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在学习数学时,我们应该强调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社会现象,并学会分析、解决社会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把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一、从生活中认识数学的奥妙
  曾有人说“任何数学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可见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以丰富多彩的世界为背景来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
  1.创设情景,把数学引入情景当中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让生活融入数学知识,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轴对称”时,教师可这样设计教学情境: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对称现象:许多建筑都设计成对称图形,艺术作品的创作往往也从对称角度考虑,自然界的许多动植物也按对称形生长,中国的方块字中也有些具有对称性……对称给我们带来许多美的感受。
  2.在教材中挖掘潜在的数学资源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进行教学,而应通过教材来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并发挥其作用。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时,可以从列车时刻表里的“车次”“起点站”“终点站”“开车时间”“到达时间”等数据,让学生了解其名称和含义,并让学生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据与单位。将生活融入数学,不但让学生感受数的意义,而且更加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重点要求之一,即让学生参与到数学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1.通过模拟活动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应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如在教学“三角形”这一课后,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三角形的事物,并寻找运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事例。又如,在学生学完“米、分米和厘米”的认识后,学生知道一幢楼房高大约是18米,而不是18厘米;一本书长大约是18厘米而不是18米。通过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实例来讲解数学知识,让生活数学化,让学生看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从而让学生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生活经验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改变教学方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生活经验。如在学习“图形”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数学活动:观察我们教室里的物品,能不能说出都有什么图形?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图形是“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又有哪些是“正方体”“球”“长方体”“圆锥”和“圆柱体”等?又如在学习“统计调查”时,从学生周末在家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和“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爱好情况入手作统计调查。学生每次都非常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寓数学知识于学生的活动之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以丰富多彩的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内在价值,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丰富的数学问题。
  總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凡是学生自己会学的,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学;凡是学生能自己动手做的,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做。尽量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的机会,并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又从生活实践中补充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具备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教材选取了众多中外名家的作品。在这些名家的笔下,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或苦痛、或悲哀、或欢乐,这些点点滴滴,无一不让人的内心受到触动。但实际上,学生在记录自己的生活时,却是呆板的、僵硬的,甚至是千篇一律的,他们无法将多姿多彩的生活记录在自己的作文中。如何让学生提高记录自己生活的能力,写出自己的感悟,写出精彩的作文,这是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脸色大变”,写
歌剧是根据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故事而创作的,此剧选曲以其优美的曲调、宽广的音域、真挚的情感,成为中国歌剧的优秀唱段之一.本文就作品和演唱两个方面对进行分析.
一、记忆心理对钢琴演奏的影响在音乐世界,钢琴演奏作为二度创作的表演艺术,具有再创造的美学品格。钢琴演奏家可以凭借着个人娴熟的弹奏技巧,凭借着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通过弹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句至理名言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运用能力,而且要在教学实践中合理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责任感和诚实守信等德育理念。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因材施教,确定相应的德育目标  目前苏教版所选用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历久弥香的佳作,融文、史、哲、自然科学等知识于
作文是一项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任务,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多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煞费苦心的难题,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虽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了认真指导,在批改作文时也对学生的作文从内容、结构、形式、语言、卷面进行全面的、细致的标注,但这些工作却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学生往往在作文本到手后,看看分数和批语,就搁置一旁。教师的评价似乎对提升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乃至能力并没有
教学是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学的最普遍的方式是课堂教学,即教师应用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课堂教学进行准备和调节,以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场所,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深刻、正确地领悟课堂。只有了解了课堂的意义和作用,才能努力让它实现价值。教学成果可以从两方面来说明,一方面是通过教
初中数学总复习需要教师在观念上提高认识,科学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数学总复习的效率,使复习获得最佳效果。为此,我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扎实基础,落实双基  扎实的“双基”是提高数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重视考查“双基”是近年来各地数学试题的一个共同特点。重视“双基”,不是简单地考查学生积累了多少“双基”,而是着重考查学生能否正确运用“双基”来解决问题。  结合教
中考对于每位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九年级数学总复习的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通过最后三个多月时间的复习,使学生较好地把握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体系,牢固掌握各部分知识点,使学生拥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数学复习质量。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数学复习的特点,精心制定复习策略,科学安排辅導计划,从知识、智力、技能、心理等多方位着手,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一
数学习题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避免学生进行简单重复的习题练习,进一步提高习题练习的效率,每位初中数学教师都应树立打造精品习题的意识,精心地编写数学习题,使习题更具开放性、层次性、探究性和实践性。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研究编写初中数学习题的策略,以确保习题的质量,从而达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从数量上看数学习题的编写  习题必须有一定的数量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