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藏》相关论文
中國古籍中有大量俗寫,俗寫也是有一定的規律性的。利用俗寫規律可以減少古籍整理中的错誤;利用俗寫規律可以正確解讀古籍語義。俗......
《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已在国图馆藏范围内对部分敦煌文献进行了局部缀合,有的缀合存在误缀的问题。本文选取该书已缀合的93组......
期刊
敦煌文献中保存的一百多种疑伪经,绝大多数都不载于清以前的藏经,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但其中不少都是残卷(片),给整理研究工作带......
一、大藏經的漢譯及由此引起的相關問題以往的正統的目錄學家,在他們編纂的目錄中,經常忽視漢譯佛經的存在,往往衹是取他們認爲重......
本文以回鹘文《金光明最圣王经》中的tr一词为研究对象,从形态结构、分布特点、语义、句法功能等方面对其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
梁武帝"舍道事佛"之事历来争论不休,疑其伪者有之,断其真者有之。细绎其版本,释法琳的《辩正论》卷八之《梁武皇帝舍道敕文》是不......
上世纪初敦煌遗书的发现为我们了解中古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尤其是占敦煌遗书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佛经写本或可校订......
《报恩经变》遗存,敦煌唐宋壁画为最,大足石刻仅宝顶山摩崖一刻,且晚至南宋——石窟殿后绝唱:内容,图经并举、丰富而空前;形式,摩......
释迦牟尼的降生地Kapila—vastu在汉文佛典中有64个不同的音译形式,这些音译式用了49个不同的汉字来记録,可以归纳为40种不同的读......
有人认为《大正藏》对在那些年代被翻译的汉语保持了原样不动,而作者一直主张研读佛经必须用古写经进行校勘。此篇以《中古汉语读......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试论北凉石塔基座像与神王殷光明基座雕刻像概述在已公布的13座北凉塔中,九个塔的八面基座上有线刻或雕刻像,其中除程段儿塔外,像的上方......
后秦鸠摩罗什翻译《大智度论》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典籍,其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大乘佛教的各个方面,被喻为"佛教百科全书",对中国佛......
家庭教育对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本文以《大正藏》与敦煌文书中现存相关记载为据,通过剖析良价禅师之母将其教养成为一代高僧的......
俄藏敦煌文献经眼录之一施萍婷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据孟列夫博士介绍,藏有60种古文字的10万件文书。阿拉伯文的书,据说不......
文章简单总结了近几十年来对《嘉兴藏》研究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其研究价值。中国佛教典籍存在两个传承系统,《嘉兴藏》提示......
佛教是以追求超越迷妄、烦恼、痛苦和生死的解脱之道为核心的宗教思想体系。而作为解脱之道一部分的佛教伦理,其内涵主要是确立两......
《大宋僧史略》,略称《僧史略》,三卷。北宋咸平二年(999),右街僧录赞宁奉敕撰定(卷题下有“咸平二年重更修治”的小注)。收入《大......
【正】《释氏六帖》又叫《释氏纂要六帖》,二十四卷,五代释义楚编纂,是一部佛教类书。其中收录了颇为丰富的佛典及儒道资料,按类编......
一、前 言 中国净土教祖师的著作中,昙鸾的《往生论注》和善导的《观经疏》较为引人注目,也是研究者不断钻研的对象。而道绰的《安......
《全辽金文》将辽、金两代的单篇文章汇为一集,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但仍有遗漏。这主要表现在该书对于地方志的利用有失粗略,对于佛教......
【正】《五灯会元》是我国一部著名的佛教著作,记录了两千多位来自国内各地的禅师的言语(口语),较全面地反映了唐宋白话的面貌,既......
《大正藏》五十一册《续传灯录》卷三“叶县省禅师法嗣”下:“(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日:平地起骨堆.”(487/b)[1]“平地起骨堆”习见......
<正>在汉中西乡县午子观的大殿里,供奉有一尊桃花娘娘塑像,据说她是掌管男女爱情、婚姻和妇女生育的神灵。每年三月桃花盛开的时候......
六世纪的伪经与僧团整顿李静杰六世纪即南北朝后期与隋前期,是中国佛教第一个大发展时期,西土佛经大部分已翻译成汉文流通。与此同时......
<正>《世说新语·规箴》:"郗太尉晚节好谈,既雅非所经,而甚矜之。后朝觐,以王丞相末年多可恨,每见,必欲苦相规诫。王公知其意,每引......
文章首先评述善导的“九品皆凡”说,指出强调九品众生都是凡夫是善导独具特色的众生观。隋代一些佛教高增,如净景寺慧远、智、吉藏等......
《冥祥记》作为佛教辅助用书,其“史料价值较高,其中涉及的历史事件的时代,往往记载得比较精确。”此书可作志怪小说研究的一部分,......
期刊
1992—2001年,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與俄羅斯科學出版社東方文學部、上海古籍出版社聯合編輯的《俄藏敦煌文獻》(以下簡稱&#......
玄高僧团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第一个明显以行禅为特色的僧团,因此,玄高一系禅法的师承、特点是把握北禅的整体特色的一个关键,对中国......
法性,“法”,一切现象、存在。“性”,真实不变的本性。“法性”是指现象、存在的本性和本质。印度大乘佛教认为,法性是空,即一切现象。......
本文以敦煌维摩诘文学为研究对象。全文由绪论、正文七章共八部分组成。 绪论介绍了选题的意义、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
编纂于南宋初年的《禅林宝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宗教价值和思想价值,在宋代禅学乃至中国禅学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然......
敦煌变文经过众多学者研究,成果丰硕,《敦煌变文校注》反映了变文研究的最高成就。由于敦煌卷子俗字别字众多,故变文中还有一些疑......
<正>黄征、张涌泉先生所著《敦煌变文校注》(以下简称《校注》)卷五《维摩诘经讲经文(一)》有一句:"狂痴心,煎似锅,焰焰添莘(薪)......
文章通过对田青研究成果中所用汉文佛经音乐史料来源、研究方法、学术观念的辨析,意在管窥田先生研究佛教音乐的特色之处和突破之......
序《從容錄》(《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六卷是與《碧巖錄》齊名的禪宗名著,在日本,如果說《碧巖錄》是臨濟系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