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电影相关论文
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的出现改变了当时主流电影文化审美,激发了大众爱国热情,一举击破外国电影文化在我国长期垄断的局面。至此......
在中国电影史的一百多年里,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导演和电影制作人。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他们都为中国电影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对......
作为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的代表作品,《马路天使》在视听语言方面进行了探索。对上海都市空间的表现是影片的突出之处,影片用富有意......
左翼电影在早期共产党人的引领下,在事关民族危亡的1930年代,通过本土化、大众化和功能化三重维度,建构起红色话语体系在文艺阵地......
在电影进入中国的早期,中国共产党就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出发,成功领导“左翼电影运动”,以此形成党的红色电影文化体系并且成为国家电......
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门类传入中国后,逐渐开辟出了一条有着独特民族审美的创作道路,而中国早期电影的表演艺术在这样的美学建构......
“凤鹤之争”是20世纪30年代颇具代表性的一次事件,而作为这次事件主角之一的姚苏凤在中国电影史上却鲜有记载和研究.这是因为姚苏......
作为电影演员,袁牧之在20世纪30年代多部左翼电影中塑造了一系列经典的男性形象,这些形象构成了从浪漫主义知识青年转变为现实主义......
“抗日神剧”的出现与热播是过去十年的一种文化现象。从当下角度而言,它既是当代文化发展的新动向之一,也是中国影视文化的组成部......
“抗日神剧”的出现与热播是过去十年的一种文化现象.从当下角度而言,它既是当代文化发展的新动向之一,也是中国影视文化的组成部......
在中国电影的历史叙述中,进步电影与进步电影运动也是“被发明的传统”。作为冷战意识形态与电影冷战的结果,进步电影纵横交错地关......
\"新兴电影运动\"之所以能引起社会反响,与中国影人对域外左翼电影理论的翻译有着密切关系。尽管田汉和党的\"电影小组\"......
<正> 一谈到左翼的电影运动,脑子里很快会出现一批左翼电影家与优秀的左翼电影,由此会联想到它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历......
近10年是民国电影研究加速发展的时期。左翼电影和抗战电影是电影创作研究的重点,许多学者对这一时期电影理论进行了探索,民国电影......
在“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被陆续介绍到中国来,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也开始在中国传播。但在电影领域,自觉地以马克......
史东山是左翼电影主将之一,为中国“二战”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史东山的抗战影片创造了华语电影史上的诸多第一,并且......
本文在商业元素、运作机制、电影技术的实践以及对于喜剧题材的吸收等方面对20世纪30年代夏衍的电影思想进行了重新审视,认为在多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被称为“上海派”的电影人群体,在抗日战争全面胜利的前夕将作品与足迹永远地留在了中国电影......
在文艺大众化的影响下,左翼电影提出“电影大众化”口号,试图以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驱动电影创作,以电影的“大众化”来“化大众”.初......
20世纪30年代,电影界随着声音进入电影,出现了一场翻天覆地的观念和美学革命.作为戏剧表演人、电影艺术家和左翼工作者的袁牧之,有......
“左翼电影”是中共试图借助电影进行革命动员而产生的一种电影类型.为了进行革命动员,“左翼电影”试图暴露阶级矛盾,并指示出解......
《马路天使》中的“马路天使”究竟指谁?长期以来,周璇饰演的小红一直被理所当然地当作《马路天使》的女主角,但赵慧深饰演的小云......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左翼文化氛围中酝酿并生发的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积极回应并主动践行了现代中国及其民族电影的解......
被爱是奢侈的幸福。 能够被一个人记着,想着,念着,牵挂着,生活也会变得明媚起来: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一种来自别人的爱和关怀,生......
李翰祥的导演艺术陈飞宝传奇人物李翰祥是中国一位杰出导演,他一生的经历、电影创作与中国的当代历史关联,青年时代蒙受中国传统文化......
电影检查决定着一部电影的命运,而一部影片能否进入市场或者删改后以怎样的面目进入市场、其盈利能力如何,则关系到电影企业的生存;影......
该文题目为《从电影的革命到革命的电影》,意在将30年代中国电影的历史纳入20世纪中国文学的框架内进行考察.通过对电影创作——包......
本文对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硬性电影”和“软性电影”的争论重新进行了检视,这是建国前中国电影界涉及电影理论问题的最大的......
20世纪三十年代,随着国内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以及外部国际环境的日益紧张,中国社会的内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加剧,左翼电影运......
左翼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极为重要,但后人在研究时往往将其视为一个整体,并在意识形态批评视阈下统一为左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贴上标......
电影《马路天使》是一部娱乐性与批判性相结合的电影,它一出现便改变了现代狭隘的电影观;影片中的角色,上到律师下到妓女小贩,改变......
摘要: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是中国承前启后的一段电影的特殊历史时期。它以题材的丰富性、中国电影人对于电影事业艺术的深......
民国时期,左翼电影盛行,“电通”影片公司作为左翼电影的代表,拍摄出《风云儿女》这部经典的抗战题材电影。如今,正逢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左翼电影诞生以来,在各种研究视角的观照下,左翼电影被赋予了不同的政治地位和艺术地位。共产党领导左翼电影最重要的目的是同国民......
左翼文学与电影的性别表述包含明确而相近的观念诉求,形成了特定的性别构形模式。在乡村女性与都市女性的对立模式中,乡村女性因承载......
电影自19世纪末传入中国后,迅速崛起为广受国人欢迎的大众艺术,为近代中国女性步入社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到20世纪30年代,电影女......
从历史源流上看,抗战电影就是抗战全面爆发前的国防电影,而国防电影又是1930年代左翼电影的升级换代版。中国电影制片厂1940年摄制......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以对思想意识性的注重、对社会整体性和社会分析性的追求、对质朴的民族化风格的探究,形成了其基本美学......
尽管大部分左翼电影在政治功利与艺术追求之间选择前者作为主要目标,一批年轻的左翼电影艺术家却在继承中国电影传统和借鉴外国电影......
左翼电影运动是19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发展壮大,显示了中共夺取新文化阵地的信心和力......
1932年左翼电影出现之前,中国电影的唯一形态,就是题材与主题局限于恋爱、家庭、婚姻、伦理和武侠,对社会现实持保守态度的旧电影......
1930年代左翼电影通过塑造不同的知识分子形象对知识分子进行革命询唤。知识分子是黑暗社会的牺牲品,为革命询唤提供了社会合法性......
1930年代,作为革命话语的左翼电影成功“写入”上海商业文化,与充满了商业气息的上海文化奇妙地融为一体。这一“奇特”现象的产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