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学校相关论文
在"上编"对中华古代经典自然观形成过程与核心观点溯源式阐述的基础上,本文重在探讨清末民初社会剧变中经典自然观的转换与丢失......
2011年初,87岁的内科血液专家王振义老先生,因其在白血病治疗研究中的创新性地提出“诱导分化疗法”,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里接过了国家......
依照传统,许多学校在举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时,都会隆重地演唱校歌,以此作为传扬学校文化的载体。与校训、校徽一样,校歌犹如一所学校......
作为一个在当时保守古典主义语境下孕育而生的包豪斯,不仅仅是培养新的建筑师和设计师的新式学校,本身就是当时欧洲新兴思想的一块凝......
通过手工制作物品来谋生的人通常被称为手工艺人。手工艺人这个单词包含着两层含义,一层是筋疲力尽的学徒期,另一层是艰苦的体力劳动......
1914年,在将校讲习所担任少尉的李宗仁(1891-1969,国民党桂系将领,曾任中华民国代总统),因为讲习所的停办,成了失业军官。在此情形之下,李......
一前言关于现代化进程与本土传统的内在历史联系,已经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成为现代化研究的热点理论问题之一。本文尝试通......
打从盘古开天,始有人类,地造五谷,以养众生.人类为了进步,始兴教化,沿用至今,又兴办新式学校,为了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学校又......
万木草堂是中国近代维新变法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康有为于1891年在广州创办的新式学校。学堂的命名有培植万木,为国造就栋梁的寓意。......
贵州现代学校出现在1902年.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在西安发布变法上谕,拉开“新政幕布”,9月又下诏:“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
<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式学校的建立,不仅是中国教育制度史上的巨变,而且直接牵动着政与学的关......
刘绶松先生原名刘寿嵩,笔名有洛那、鲁夫、宋漱流等。1912年12月20日出生于湖北省洪湖县龙口区刘家乡(此地解放前属沔阳,解放后曾一度......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创办的新式学校大多是外国语文学校,如京师同文馆,上海方言馆等。1911年2月,利用庚款而专门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答〈中国作家笔名探源〉编辑》一文中回忆说:“我在香港大学梅舍小书斋里壁上挂着请乡先辈方槃君(常季)先生替我......
在青岛乃至在中国,卫礼贤都是一个众所熟知的名字。他是德国乃至欧洲著名的翻译家、汉学家和侨易学家,身上带着季羡林等中国学者给......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的历史要追溯到清道光二年(1822年)创建的钟吾书院。清末维新运动兴起,为顺应废科举、兴学堂的趋势,光绪二十九年......
江苏省无锡市堰桥中学创办于1902年,位于惠山新城,是无锡地区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之一。学校秉承“诚、勤”校训和“为学生终生发展奠......
清末的中国收战连连,动辄割地赔款,殃及百姓。国人总结教训,认为原因在于过去重文轻武的积习。于是,社会上掀起了学习军事的热潮,一时间......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徐锡麟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是光复会实际领导人之一。他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培养大批革命志士,并领导了1907年的皖浙起义,他......
清末以来.新式学校依靠政府水动不断向乡村渗入,乡村民众对于新学的接受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20世纪初的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现代学......
<正>陈炯明为在学生中普及新知识,给新式学校的老师发补贴,让他们在课余时间轮流到私塾授课。阎锡山为了在山西推行义务教育,给手......
<正> 早期维新派是十九世纪中期涌现出来的一批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他们是中国资产阶级最初的思想代表,是戊戍维新派的思......
清末民初科举制度废除之后,新学教育已然成为科举的替代品,新式学校则是绅士阶层捞取新的社会资本的中介。然而另一方面,由于一些......
辽宁义务教育历史概述(1902~1931年)王贵忠东北地区的义务教育起源于清末教育改革。自1902年至1931年的30年,辽宁创办新式学校,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07年的6%上升到......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危机中,科举制度的腐败及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已彰显出来,一些开明的中国地主知识分子......
郑观应(一八四二年一九二二年),原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杞忧生,慕雍山人。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他“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
新式学校建设是北京城市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其发展为城市空间带来显著变化。研究近代学校建设过程对城市史研究而言具有重要的学术......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到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中国大地上建立起许多与旧式教育完全不同的新式学校。这是因为以科举制度为核心和......
论郑观应的人才思想程连升郑观应(1842-1922年),广东香山人,中国近代杰出的民族资本家,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的代表人物。历其一生,他始终坚持“富强......
民国初期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辛亥革命引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变革成为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新式学校、出国留学......
<正> 关于中国近代教育变革的历史,人们已做过比较详尽的论述和研究,然而对于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变革内在的必然逻辑这样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