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研究相关论文
早期来华美国传教士的书信传记作品呈现了其从事汉学研究的历程,传教士本人的中国观不等同于他们所编写汉学作品中透露出来的中国观......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现代形态的中国美术史学研究的开端期,该时期西方的中国陶瓷史研究,构成了全球视野下中国美术史学研究中的一部......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外译,应该面向剔除东西方差异的整个世界。但在当下中国文学外译研究中,译学界相对偏重西方和英语世界的中......
《马可·波罗》杂志是1939年在上海创刊的一份意大利文杂志,以季刊形式发行,从1939年9月到1943年7月共刊行16期。杂志的创办宗旨是......
伊维德(Wilt Lukas Idema)是荷兰汉学转型时期的代表学人,其汉学研究著述与翻译作品众多,在西方汉学界确立了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的地位......
本文是对法国现当代中国文学翻译家和汉学家何碧玉的研究,主要包括对何碧玉的语言天赋、翻译成就、翻译观、翻译出版和汉学研究工......
本文从定性、定位和定量三个层面探讨分析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国文化课程体系及其特点,指出该校中国文化课程构建的是一种......
任何一个学科的确立都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理论,二是历史。前者揭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理论构架和学术范畴;后者则说明其学科......
本文针对德国汉语教学现状和对国际汉语教师素质的实际需求,结合笔者在德国执教的所见所感,对国内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能力培养进行......
“汉学”一词有两层意思,一为朴学,即汉代儒生创立的考据训诂之学,是与崇尚义理的“宋学”相对应的名称。二是外国人称有关中国的学问......
《马可·波罗》杂志是1939年在上海创刊的一份意大利文杂志,以季刊形式发行,从1939年9月到1943年7月共刊行16期。杂志的创办宗旨是......
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意大利文学学会联合召开的第7届中国意大利文学研讨会暨首届中意学术国际研讨会,于199......
李学勤1933年生于北京,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年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1954年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曾任中国......
马戛尔尼访华失败,使中国在欧洲的形象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自1793年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并受到乾隆皇帝的接见,到1840年在议会......
1768年的早春,石匠吴东明的心情不错,受德清县府的雇佣,他组织了一班人马,负责修建该县坍塌的水门和城桥,这是个不算小的工程。然而,就在......
鲍吾刚(WolfgangBauer)是德国当代著名的汉学家,他对德国当代汉学的贡献超越了狭隘的专业天地,其学术著作拥有广泛的读者群。本文就鲍吾刚的生平、主......
2004年2月16日至19日,“东亚汉文化圈与中国关係”国际学术会议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全国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
本文从学术活动、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与比较文学、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多民族国家的比较文学疆界与研究范式、比较诗学、国际中国人文......
《历史教学》2011年5月下半月刊 民国时期店员的职场文化 店员是近代中国颇具特色的职业群体,其谋生场所必须面对的各种社会......
1973年到1976年,我在北京当外交官。如果没有这段经历,尽管1970年我在香港待过一年,可能还是会用一种太浪漫的眼光来看当时的中国。 ......
汉学研究在韩国冯敏金基庠凡到过韩国的人,都会感到中国与韩国非常相近,一点都不会有陌生的感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韩两国人民有几千......
钱钟书先生的《17、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China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of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西方汉学研究的中心无疑是巴黎。这只要看一件事就全明白了:哈佛燕京学社一九二八年创立后,曾计划不远万里......
卜德(Derk Bodde, 1909—2003)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学家,曾长期执教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他在中国历史、思想、文学、民俗等领域成就卓著,曾......
对于西方国家的汉学研究来说,1814年12月11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法兰西学院设立了最早的汉学教席,汉学从此进入了高等学......
自18世纪起,在欧洲启蒙运动的风潮中,中国思想文化由欧洲和中国两个方面传入俄国,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俄罗斯文化直接和间接接受了中......
本文对两位传教士在马来西亚马六甲所做的“第三方”汉学研究进行梳理,主要以他们所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纸《察世俗每月统......
<正>译者按:本文译自Paul Servais,?Une Chine de papier:Charles de Harlez de Deulin:desétudeséraniennes auxétudes chinoi......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进程中,各国的汉学家是众多中国文学外译从而得以传播的桥梁。埃及汉学家娜希德教授(Nahed Abdulla ......
如果把西方汉学的演变历程分为“游记汉学”、“传教士汉学”和“专业汉学”三个时期,那么,传教士汉学是其学术和思想发展道路上最重......
2008年11月17日, 距离毛泽东发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已有近60年。在燕京大学解散56年之后,她的创办者和灵魂——司徒雷登,在去世近......
110年前,在美国当仆人的中国劳工丁龙捐献了自己的全部积蓄1.2万美元,希望在美国一所著名大学设立汉学系,以传播中华文化。他的主人卡......
二○一○年是荷兰高罗佩(Robert Hans van Gulik, 1910—1967)诞辰一百周年。高罗佩是一位职业的外交家,短短的一生,活了还不到六十岁......
<正>李福清先生继承了俄罗斯汉学的优良传统,一生钟情于中国民间文学、中国古典小说、中国民间年画、中俄文学交流史、中国古籍善......
李艾,在拉美播撒汉语种子的播种者,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近40年,教过来自世界52个国家的学生。现在,这些学生们接过李艾的播种机,在全世......
<正>历史巨变中的精神试炼符鹏(以下简称符):方老师下午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采访。您不但在学术上涉猎广泛、成就卓然,......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英国对东方语言的学习,开办了现役军人的特别训练班,主要设在伦敦的“东方和非洲研究院”。1944年,指定了斯卡布......
本文着重介绍了近二三十年来美国汉学界对满族史与八旗制度史研究的概况。通过对“汉化”之争、满族族群问题研究、满族与八旗制度......
<正>1933年4月15日,被胡适奉为"西洋治中国学泰斗,成绩最大,影响最广"的法国汉学家伯希和离开北京时,对前来送行的中国当代史学巨......
斯洛文尼亚的汉学研究机构主要是卢布尔雅那大学文学院亚非学系的汉学教研室,目前共有四位学者在从事汉学研究工作,涉及的领域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