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深化相关论文
邵荃麟是“修正主义文艺”批判运动第二阶段(1962-1966)主要的批判对象。江青以“毛主席的文艺哨兵”自居。她是一位个人意志极度......
《小说选刊》作为新时期权威性的刊物一直倡导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在小说的推介上始终对体现现实主义的深化、发展和创新的作品不遗......
<正> 我试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观察两年来的中篇小说创作。第一,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比。第二,一九七九年的中篇小说和一九八○......
<正>一、两个"作家群"当代文学研究中,赵树理和柳青常被放在一起谈论。这是有道理的。他们是"十七年"写农村生活有成就的作家,他们......
对建国 50年农村题材创作中有重要意义的作家赵树理、高晓声进行纵向比较 ,探索与把握当代小说发展嬗变的规律并与百年中国文学的......
【正】 多少年来,评论孙犁的文章篇什济济,高见累累。但关于他的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化的探讨,至今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有的文章认为,......
一位电影工作者并不是一位有成就的作家的翻译者,他是另外一位有自己的意志的作家,而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作家。......
<正>"现实主义深化"和"写中间人物"的倡导在20世纪60年代初文艺政策调整时期,是文革前十七年间中国文论家们对启蒙现实主义最后的......
<正> 柳青是我国当代作家中为数不多的具有鲜明的独创性风格的作家。在他的强烈的富有时代特征和阶级特征的艺术家的气质中,渗透着......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十七年”是文学规范的形成期,期间第一至三次文代会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次文代会使描写工农兵成为文艺家的首......
<正> 一恩格斯说过:“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正象人们远在散文这一名词出现以前,就已经在用散文讲话......
<正> 我国新时期文学已经走过了十年光辉的历程,作家、文艺理论批评家和研究工作者们正在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来总结新时......
在期刊研究方兴未艾的21世纪,到目前为止对于在当代文学领域地位十分显要的《文学评论》杂志进行专门研究的成果还比较少。基于学者......
1962年的"大连会议"是调整政策的产物。但当时政策的调整只是经济困难时期暂时的退却,并非要从根本上改弦更张,所以会议所提出的"......
贺敬之“文革”前的文学创作道路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早年的诗歌探索阶段(1939—1941),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1942年后以新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