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合大学相关论文
西南联合大学作为全面抗战时期的一所著名高等学府,在办学条件极端恶劣的情况下,形成了高尚、独立的大学精神,被人们给予极高评价。然......
在课外,西南联合大学教师通过聊天、散步、郊游、借书、请客、指导学生社团等方式,构建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西南联合大学师生课......
当下人最缺的是“质朴”的品质。 余光中先生曾经跟友人说过一段话,他说,《乡愁》原本表达的是淡淡的哀愁,但看到内地演员朗诵《乡......
拜谒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的夙愿,在我入滇后越发强烈,无奈迫于孤陋寡闻,在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昆明市区无法找到它的旧址,问普通市民也无......
1928—1937年,清华大学经历了近10年的快速发展时期,有人称为“黄金十年”。1937-1946年,清华大学辗转南迁长沙、昆明,与北大、南开合......
很多人都知道西南联大,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个西北联大。西北联合大学是由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天津北洋工学院(原名北洋大学)三所院......
长沙,上了不到一个星期的课便又南迁。 1937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令清华、北大、南开三校于长沙筹办临时大学。11月1日始上课,至次......
杨振宁,当今著名华人物理学家之一,1922年9月出生于安徽合肥县(今合肥市)城西大街四古巷.1938~1942年在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先后获......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通常包括自传、他传、评传、史......
杨翼骧先生是点燃中国史学史薪火的众多前辈之一,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学界,他的姓名是与中国史学史学科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如他所言......
1939年,汪曾祺19岁。这一年,他考上了西南联合大学。正当好年龄的汪曾祺,与彼时中国最好的大学相遇,是多么美好。恰恰这位来自高邮......
二十世纪前期,中国多灾多难,外族入侵,百姓颠沛流离,学术研究也难以获得一个安静环境。抗战期间,北大与清华、南开,先迁长沙,再迁昆明,组成......
1940年夏至1941年夏,按西南联合大学规定的教师“轮休”制度,在此校任教的朱自清可以带薪离校休假一年。1940年上学期,一放暑假,......
医生回忆:92岁+93岁,九旬夫妇相当“有爱”他半弯着腰,一路跟担架车上的她说话,虽说她无法应答 陈科宇医师在8楼病房见到92岁的刘清......
1938年4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师生经过长途跋涉抵达昆明,创建了西南联合大学,由梅贻琦任校长。梅贻琦请梁思成夫妇设......
在西南联合大学教学时,陈岱孙一表人才,身材高大,西服笔挺,讲起课来头头是道,娓娓动听,要言不繁,掌握时间分秒不差,下课钟声一响,......
什么是“民国范儿”?在我看来,“民国范儿”的第一个特点是“纯真”。现代中国历史当中有一所独一无二的大学,就是只有八年多历史的西......
96岁高龄的刘绪贻先生,最近完成了他的口述自传。这本口述自传内容非常丰富,不仅讲述了刘先生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而且勾画出了......
对于清华校长这个职位,梅贻琦是有点“小看”的。他这样总结校长的工作:“一个学校,有先生上课,学生听课,这是主要的。为了上课听课,就必......
<正> 一、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学者。本名家骅,湖北浠水人。曾留学美国学美术、文学。早年参加新月社,先后在......
我1945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读社会学系,上课的老师中就有潘光旦先生。 我和潘先生全面接触是从1952年开始。当时我是北京《新观察......
叶公超(1904~1981年),名崇智,字公超,广东番禺人,出身官宦世家。1926年秋,年仅22岁的叶公超登上北大讲台,教授西洋文学,成为当时北大最年轻的......
西南联合大学是全面抗战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合组而成的一所临时捆绑式联合的著名高等学府,三校从长沙临时大学联......
<正> Xing Gongwan邢公畹(1914~ )中国语言学家。原名邢庆兰。原籍江苏省高淳县,1914年10月生于安徽省安庆市。1937年毕业于安徽大......
在一本书里看到曹文汉刻的闻一多肖像,那是他藏书票的一种,很是生动。记录闻先生的作品多多,这个神态几乎成了标志,很让人喜爱。汪曾祺......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曾经写过一首诗:“天衣岂无缝,匠心剪接成。浑然归一体,广邃妙绝伦。造化爱几何,四力纤维能。千古寸心事,欧高......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6-000-02 摘 要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我国抗战时期的著名高等学府,在......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由被迫南迁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包含其前身“长沙临时大学”......
该文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独特社会文化语境和诗歌"现代性"冲动的自身规律两个向度上出发,一方面力图梳理出西南联大诗歌现代性转......
本文试图从"生命的追寻"这一特殊角度切入,构筑"三横三纵"的立体叙述结构,全面、真实地把握西南联大文学创作的整体风貌,突显其丰......
西南联合大学,作为抗战时期的临时学府,汇聚了一大批当时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中华民族的抗战和民族文化的传承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日战争期间存在于中国的一所著名大学.由当时国立北京大学和国立清华大学以及私立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简称为西......
诺贝尔奖得主,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专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原籍江苏苏州,先后就读于......
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享誉盛名的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成功办学主要是依赖其完善的课程设置.本文以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为例......
记者:吴教授,请简单介绍您的学习工作过程.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数字通信研究的.rn吴佑寿:我生于泰国,原就读曼谷中华中学,1942年返内......
2012年3月12日,93岁的陈茹玉先生走了,又一位学术巨星陨落。何炳林、陈茹玉,一位是我国离子交换树脂之父,一位是我国农药研究的先......
抗战爆发后,清华大学教授萧公权并未随校南迁,而是只身赴川就任四川大学庚款讲座教授.事实上,萧公权赴四川大学任教,并非辞去清华......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1890-1969),曾留学日本、德国、法国、瑞士、美国,懂七国文字,曾任教于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西南联合大学......
本文以西南联合大学为例,分析了西南联合大学职称评聘制度的特点,以从西南联合大学职称评聘的历史经验中吸取营养,促进当今高校职......
抗战时期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由战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合并而成,西南联大在极端艰苦的抗日战争中闪耀着进取勃兴的......
“怒狮”与“猛虎”是当年云南民主运动中,广大进步师生对两位杰出的民主斗士的赞誉。“怒狮”指时代鼓手闻一多,“猛虎”指民主炮......
西南联合大学虽然是抗战时期的一所联合大学,但在那样的特殊时期却培养出许多杰出的人才,梅贻琦作为西南联大的的校长,他的办学理念、......
对于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的成立年份,中国社会学史和清华大学校史、西南联大校史研究者在不同的著作中说法不一。绝大多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