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相关论文
中国东南地区地质演化复杂,中—新生代构造变形强烈,岩石圈深部热力学状态及其对构造活动的影响有待深入。文章结合最新的大地热流数......
本文主要利用四条大地电磁剖面对武夷构造廊带及其邻区进行深部探测,详细研究了其电性结构特征,对研究区的壳幔结构和动力学过程相......
印度与欧亚板块的陆陆碰撞,导致青藏高原产生了强烈的变形和断裂,造成了大规模的地表隆起、形变和断层运动。高原东南缘作为物质流......
华南大陆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交接地带,西倚青藏高原,北以秦岭-大别造山带为界,东南濒临西太平洋,呈现出一幅......
华北克拉通地处东北亚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形成演化历史最长、地质记录最完整的早前寒武纪陆块,从18.5亿年前的最终形成到2亿年......
上地幔尤其是地幔过渡带和岩石圈速度结构的研究对探测地幔温度、化学组分、地幔对流以及岩石圈破坏等相关动力学问题意义重大。华......
本文对大兴安岭的岩石圈结构和隆升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大兴安岭同松辽盆地之间呈现楔形碰撞,大兴安岭的生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以......
本文根据800多个点的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获得如下主要成果:1、圈定了塔里木古陆的范围.2、大型油气田环塔里木古陆......
渤海湾盆地为新生代裂陷盆地,是华北克拉通破坏及减薄的中心区域.本文选取分别位于渤海湾盆地渤中、黄骅、冀中坳陷的三条地震解释......
青藏高原北缘西起帕米尔,向东经喀喇昆仑、阿尔金山、祁连山直到北秦岭一带,由一系列断裂带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阿尔金走滑断裂带.......
本文利用地震测深所得到的P波速度V值,对华南地区岩石圈地壳结构进行分层研究,旨在探讨地球内部结构特征及其动力学过程.......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是地球上一处壮丽的景观,然而,与水星上新发现的峡谷相比,科罗拉多大峡谷就只能叫小峡谷了。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借......
摘要:地理图册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源泉,指导学生识图、读图、用图,充分发挥地理图册作用,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以......
一、山区修建公路是沿等高线还是尽量选最近路线几十年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实力较弱,许多国家在山区修筑的多是盘山公路,公......
首先论述现今高原岩石圈结构的不均一性现象,然后通过事件性质及其序列的讨论,推演印度-亚洲碰撞后造山过程的P-T-t轨迹及其深部过......
历史上的大地震2005年7月13日,是中国地震学界应该纪念的日子。四百年前,海南岛北部发生的琼州大地震,使大片陆地“变成深阔广海,......
众所周知,自然界中千姿百态、色彩斑斓的岩石大致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三大类。它们三者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可究竟是哪类......
2012年7月25日,国际媒体公布了一组不怕死的科学家和摄影师前往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尼拉贡戈火山的熔岩湖现场拍摄的......
地球科学工作者将地球的形状看成是“地球体”,即由海平面和大陆上地表水体及潜水面所共同环抱构成的球体。地球固体表面的总垂直......
1980年9月,应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Geo-logical Science)和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nternationalUnio......
国际岩石圈计划的第九工作小组(WG—9)和协调委员会(CC—5)于1985年8月28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了联合会议。会议决定将WG—9和CC—5合......
介绍了国际岩石圈计划及其组织;中国岩石圈计划及其组织,以及近年来岩石圈研究的进展情况。
Introduced the international litho......
大陆地壳发生拆沉(Delaminayion)过程之证据R.Meissner70年代提出了岩石圈拆沉之假说,其主要证据是:(1)岛弧似乎是构成大陆地壳的主要部分.(2)岛弧是基性的.(3)今天的大陆地......
辽西阜新中生代碱性玄武岩的K-Ar同位素年龄为84.76±1.67Ma, 其中含有丰富的深源岩石捕虏体, 包括角闪尖晶二辉橄榄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含长角闪......
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的R.VanderVoo、W.Sparkman和H.Bijwaard与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合作 ,采用地震层析X射线照相法研究了亚洲大陆底下的地质构造。就像其......
倍受瞩目的每年一届的喜马拉雅 喀拉昆仑 西藏国际讨论会 (Himalaya KaraKorum TibetWorkshop ,简称HKTW )至2 0 0 1年已举办了 16届。这个研究喜马拉雅 青藏高原地质......
大同火山区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西侧,所发育的第四纪玄武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为探索该区火山岩成因提供了重要约束,同时......
地壳背景应力场研究是中国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地质力学研究和岩土工程开展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同时对探讨地震孕育机制......
横向上强度发生变化的岩石圈可能源于不同机械性能的大陆的融合或岩石圈内部物质的演变。大陆岩石圈强度的横向变化是控制变形局部......
岩石圈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等不仅反映了现今地球深部的构造特征和相互关系,而且提供了深部动力学演化过程和机制的可靠信息和有......
本研究仅用背景噪声数据确定中国大陆高分辨率岩石圈S波速度模型。研究利用了中国区域地震台网和NECESSArray共1031个宽频带台站两......
编著: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出版: 科学出版社 2004年3月定价: 120元本书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腾吉文等组织编写, 是《中国......
确定岩石圈结构对研究其起源和进化特征,解释不同岩石圈结构对其下部地幔对流和周边板块构造运动的浅层响应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
一、矿物原料特点锡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强光泽,相对密度为7.0,熔点低(230℃),硬度为3.75,质软延展性好。锡在地壳中含量仅2×10~(......
最近在青海东昆北中灶火地区发现超镁铁质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成因矿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岩石主要由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
近年来,一种新的海底扩张模式引起了广大科学家的重视.它与一般的岩浆型洋中脊扩张不同,属于一种非岩浆或贫岩浆的海底扩张方式,扩......
中生代是全球岩浆活动的高峰期,也是最近研究的热点,但在我国西南的康滇地区,鲜有报道。近年来,通过野外地质填图和综合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