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狱相关论文
语言文字之祸自古有之,在明清两代都曾一度盛行,而由以清代康雍乾三朝最为频繁,最为严酷。而从《清代文字狱档》中辑录的84个案件......
元末大乱,群雄并起,穷小子朱元璋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做皇帝后要摆谱,追封祖宗。但这样一个连饭都吃不上的混混,哪知道自己的家世,甚至......
与雍正继位时谣言四起、风雨满城的境况不同,乾隆的继位是妥妥的,基本听不到任何持异议的声音。初登大宝的乾隆雄心勃勃地要成为远迈......
关键词 文祸,廷杖,秘密建储,明清,君主专制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5-0062-11 教师进行教学的主......
摘要:认真审视、研究一下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可以发现: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
复杂江南 对乾隆来说,江南是一个心态复杂的区域。 首先,江南富庶。江浙两省上交的赋银赋粮分别达到全国赋银总数的20.8%和赋......
朱元璋当皇帝前,他所领导的造反军被元朝政府称作贼寇。所以,他当上皇帝后,对“贼”字特别敏感。他在臣下上奏的赞颂贺表中发现“则”......
(一) 读《三国演义》,曹操对降将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那餐桌上肯定水陆杂陈,觥筹交错,可究竟是些什么呢?连作家罗贯中都一抹......
摘 要:本文以《第二次握手》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形式、语言、创作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同时,结合《文字狱》、《黄金的品格——记著......
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字狱,说来叫人寒心。“唐宋八大家”中独占八分之三席位的苏氏三兄弟在世的时候,政治还算好一点,至少比清朝雍正乾隆......
《论语》《侍坐》篇中,孔子鼓励四位学生依次说出自己的志向。而在现在的课堂中,老师一提问就一片鸦雀无声,学生大都恨不得能钻到桌子......
茅山“诗祸”是元廷弃绝文字狱的标志性事件,元朝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唯一没有以文字狱疯狂迫害文人的清白朝代。 梁栋(1243—1305......
近日偶觅金克木先生的《燕口拾泥》小册子,不觉喜出望外。《燕口拾泥》以散珠似的四十五则学术小品结集而成。每篇长不逾千言,短不过......
历史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是一种过去式的真实的存在。然而由于历史多是由后人书写的,所以不同时期"史识"与"史实"上的错位会导致......
在明朝中后期的长江中下游一带,商业气息已是较浓的了,经济繁荣后便出现了一些有钱又识字的闲人,于是出版业便随之发达起来。书商们要......
明太祖朱元璋和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都喜欢制造冤狱。但他们的侧重点不一样,康熙、乾隆喜欢弄文字狱,借关碍文字杀人,有模有样。朱元......
人类自有文字时起,就存在着阐释。阐释结果的趋异性原出于人类认知的差异,本质上丰富了人类的思想、精神和文化成果。后现代学者所......
清代的文字狱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其案件之多,株连之广,杀戮之惨,都是空前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有特例,文字狱也不例外,丁野鹤续书案就是清......
如果想想朱元璋搞文字狱的大开杀戒,想想康熙、雍正、乾隆诛杀知识分子的野蛮残忍,无怪乎当今很多有识之士都把国力、疆域、武备、外......
乾隆二十六年(1761),江西武宁县发生了一起莫名其妙的文字狱。事情的起因其实很简单。武宁县有个杨店村,村里的余廷正、余豹明为田界的......
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加强,皇帝对文化思想进行高压控制。处于威慑下的士人,为了避祸,也尽力淡化世务,趣味趋向于世俗化,对古物辨伪、版本校......
在中国历史研究领域,有一个“说不完的明史”现象。如果说中国汉唐史气质阳刚、气势恢弘,令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充满文化自豪感,那么......
龚自珍在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不仅是一位以诗文名世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曾给予他高度评价:“晚清思想......
廖沫沙何许人?著名的杂文大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跃上文坛。但真正让廖先生轰动全国名闻天下,则是“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了。......
回头看看图书馆,在“四人帮”横行的年代,出现的啼笑皆非的怪事,足足可以编集一部新《拍案惊奇》。 且说1970年,林彪、“四人帮”利......
【中图分类号】I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03-03 一、古镇秀才 南黄海之滨有一个古朴秀美的小镇—......
清代文字狱的研究从二十世纪上叶开始不断发展,在历史学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丰富的成果,虽然在档案学领域也有一些研究,但不够具体......
提起文字狱,我们中国人并不陌生。在清代,简单的一句诗,如“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足以导致牢狱之灾。其实,不仅仅在中国,在西方也有......
康雍乾时期的文字狱一直都得到世人的瞩目,查嗣庭的所谓“维民所止”试题狱就是其中较著名的一例。但查嗣庭案除了是一场由于文字......
1774年至1783年,乾隆借着禁书运动的台风,掀起了文字狱的第二次高峰,也成为古代中国文字狱的顶峰。乾隆四十二年(1777)的王锡侯《......
北宋自“庆历党议”始,党争就成为当时宋廷的主要政治主题。随着党争的日趋激烈,党争的性质也逐渐发生变化。在北宋末年徽宗登位、蔡......
过去对于清代文字狱的研究,多半着重在专制权力对政治与学术等层面所造成的影响,认为思想箝制的结果导致考据学的兴起,并强调大兴......
提起文字狱最为熟知的朝代就是清朝,而最为特殊的应该就是雍正朝的文字狱了。这一时期的文字狱,由于性质的不同分为两个阶段。而这......
清朝顺治(1644-1661年)十八年间,因立国之初,战乱频仍,文字狱较少,约有四、五例。顺治四年(1647年)十月发生的函可《变纪》案一般被称......
一、用哲学的眼光来看当代豫剧艺术的困境rn人类历史,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都是一元社会,除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外,其他的各种思......
一部史书的编修,竟引出一场骇人听闻的血腥大狱,不仅修史者本人被剖棺籍家,参与修订者也难以幸免,甚至刊刻的工匠、卖书的商人也被......
正是荧屏上常晃荡着英明果断、风流潇洒、知识渊博、慈爱纯情的辫子皇帝形象的时候,读金性尧先生积数十年研究心血用随笔手法记下......
摘要:文字狱在我国封建社会末期屡屡兴起,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尤为明显。文字狱的迭兴更加骇人听闻,用杀戮政策对待士大夫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