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缅语族相关论文
为了解藏缅语族彝语支族群的头面部特征,测量了彝语支7个族群共6460例(男性2953例,女性3507例)成人的22项头面部指标,并与我国其他......
在藏缅语内部,好些语言或方言的辅音系统中存在一套与m、n、?、?、l相对立的鼻音和边音,至今研究者们毫无例外地把这套音记录成?......
西夏语属藏缅语族。本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都认为它属于彝语支。本文通过西夏语与藏缅语族彝语支、羌语支、藏语支、景颇语支、缅......
本文根据有关人文背景和语言特点,提出羌缅语的概念,羌缅语的谱系地位是处于藏缅语族下位,羌语支和缅彝语支上位的一个语群,羌缅语词汇......
缅彝语声调的起源和发展变化受声母(如清浊、送气不送气等)和韵母(如元音的长短、松紧、辅音韵尾等)的制约。声调比较不宜简单地对待声......
掸邦位于缅甸东中部与中国、老挝、泰国接壤,掸邦的民族非常多,民族的划分也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有的按照风俗习惯;有的按照信仰;有的按照......
在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景颇语、阿昌语、载瓦语、浪速话和缅语等一些语言中,一部分双音节的词和词组前一个音节出现弱化现象。这种弱......
土家语差比句的固有格式为“乙+甲+A+niε~(55)”和“乙+甲+A+Ng”。其主要特点是:比较主体位于比较基准之后,基本上属纯语序差比......
怒苏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它有“su35人”和“tsho?31人”两个词,本文从构词、语义两个方面,比较了包含“su35人”或“ts......
作为一种在世界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相互结构自九十年代初就受到了国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关于相互结构的研究较多,但少有人......
阿昌族有2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德宏州陇川县的户撒和梁河县的遮岛、大厂等地。另外潞西县和龙陵县有零星分布。阿昌族的语言属汉藏......
戴庆厦教授新著《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二)已于1998年12月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作者已发表的24篇藏缅语研究论文,共35万字,其中多数是语......
口弦源流的历史语言学研究罗艺峰口弦名称的各民族语读音恰如本文题旨所示,我们这里主要的研究,不是在乐器的、乐律的、乐调的、乐曲......
本文分两部分:一、词类问题。1941年作者根据撒尼彝语的在句中的形式、意义及其功能,将其划分为名词、谓词、数词、助词、感叹词,......
文章回顾了演化树理论产生、发展的历史,分析了演化树理论对于语言演化研究的不足之处,介绍了生物学中演化网思想和演化网重建方法......
尔苏语是川西南20世纪80年代新发现小语种之一.尔苏语高度濒危.本文从濒危语言记录和典藏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尔苏语拼音方案的构建......
施传刚②的《追寻和谐:摩梭传统的性联盟与家庭生活》一书在人类学和中国西南研究两个领域中都是一部定鼎之作。本书揭示了摩梭社会......
纳西族属藏缅语族一支,流迁至云南西北部,依雪山而居。纳西族人民能歌善舞,目前仍保存着许多具有原始风格的舞蹈形式,古朴而意味深......
缅甸联邦(The Union of Myanmar)位于中南半岛西北部,东北部与中国毗邻,西北部和印度、孟加拉国接壤,东南部与老挝、泰国交界,西南......
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迁徙频繁,分支居于不同的地域,加之交通闭塞,哈尼族内部逐渐出现三个方言和若干土语。......
汉藏语系诸语言的调类生成、演化,至少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模式。甲式涉及汉语、壮侗语族、苗瑶语族诸语言,乙式涉及藏缅语族诸语言......
<正> 我国藏缅语族的部分语言中,名词有人称领属范畴。构成人称领属范畴,是将人称代词的缩减形式作词头,加在亲属称谓或其他名词......
【正】 在藏缅语族的历史比较研究中,声调的比较占有重要地位。找出声调的对应关系,对于准确地认识同源词,推进藏缅语言历史比较的......
本文通过藏缅语族内部各语言的比较,对藏缅语使动范畴作了较全面的探讨,对使动范畴语法形式的演变作了粗线条的描述,提出藏缅语动......
汉藏语系有四个主要的语族:汉语族、侗台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汉语、侗台语、苗瑶语之间有好些等同的特点,最明显的是宾语在谓......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论述到“家庭”时说:“父亲、子女,兄弟、姊妹等称谓,并不是简单的荣誉称号,……,”而......
藏缅语族各个族群的创世神话虽然叙述方式各不相同,但是从共同的神话素来看,却有非常大的共性。这其中不仅保留着藏彝走廊上各个古老......
<正> 白族是云南省24个少数民族之一,人口达113万多人,其中近百万人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语是白族人民至今交际所用的母语。......
阿昌族喜欢饮用“青竹茶”,这种青竹茶,山泉水、鲜竹青香与茶香味融为一体,滋味十分浓烈。 青竹茶制作方法较为奇特。首先,砍一节碗......
藏缅语族包含17个民族,其中许多民族之间存在唇齿相依的族源关系.它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审美心理颇为相似.围着篝火连袂踏歌......
缅语复辅音辨──与蔡向阳先生商榷钟智翔复辅音是现代缅语的一种重要语音现象。在以仰光口语为代表的现代缅语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
关于语言历史地位的讨论,除了从语言结构本身开展研究以外,还需要联系使用这个语言的民族的历史、深层文化、考古、原始宗教等多学科......
藏族是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主体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35.14%,主要分布在德钦县、香格里拉县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塔城、巴迪乡等地......
【正】 居住在湘、鄂、蜀、黔四省毗连山区的土家族,至今尚有一部分人操土家语,这是一种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语言,在语法上保存了......
拉祜族是亚洲古老的民族之一,是云南省15个跨境民族之一,分布在中国的云南省以及东南亚的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国的山区。云南省......
当代文献中的羌族、羌人,包括“戎”、“氐”、“夷”、“番”、“夏”……等名称,都与历史上的羌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但经常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