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志教授从痰论治脑系疑难病学术思想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Wang_Gu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在“王新志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室”的指导下,为了总结、传承及发扬王新志教授从痰论治脑系疑难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对王新志教授从痰论治脑系疑难病的学术思想、辨证思路、辨治方法及遣方用药的经验进行挖掘整理,形成学术理论,不断丰富、完善中医药治疗脑系疑难病的理论研究及临床思路。
  方法:首先,通过研究古代文献中关于痰病学及脑系疑难病的相关理论,为立论做准备。其次,研究王新志教授既往关于从痰论治脑系疑难病的相关著作、学术报告和研究成果。并且跟随导师收集门诊及住院病历(记录包含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体征及王新志教授的辨证思路、诊断、方药等),记录老师的口述经验及心得,挑选经典病案,对老师的学术思想进行研究。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544例纳入的脑系痰证疑难病患者的用药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从痰论治脑系疑难病的病因病机、临证经验、常用方药,并通过验案举隅验证王新志教授从痰论治脑系疑难病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结果:本研究共收集病例544例,收纳处方544首,所涉及中药254味
  1.频数前10的高频治痰药为:石菖蒲、茯苓、远志、半夏、胆南星、枳壳、陈皮、天竺黄、桔梗、厚朴等。使用频次超过200次的高频非治痰药物:天麻、川芎、地龙、黄芪、泽泻、僵蚕、柴胡、白术、白芍、丹参、全蝎、黄芩。
  2.药物归经分布:所用药十二经均有涉及,累计频数为26767次,累计频率为100.0%。其中归肝经(19.94%),脾经(16.56%),心经(14.39%),肺经(13.59%),胃经(12.49%),肾经(9.54%),胆经(5.31%),膀胱经(3.43%),大肠经(2.47%),心包经(1.23%),小肠经(0.96%),三焦经(0.10%)。
  3.药物四气分布:在所用药物中,共有温、平、寒、凉、热五种药性,频数为10736次,以温性药物出现频次最高(36.17%);其次为平性(31.27%);接着为寒性(25.17%),三者累积频率达92.61%;总体来看,以温、平、寒三性药物为多。
  4.设置支持度20%,置信度为0.6,进行组方药对规律分析,剔除甘草,出现频次超过200次的治痰类药物药对有:天麻-石菖蒲,远志-石菖蒲,茯苓-天麻,茯苓-石菖蒲,川芎-石菖蒲,白术-茯苓等。非治痰药类药对为:川芎-天麻,川芎-丹参,地龙-僵蚕,泽泻-天麻,川芎-地龙等。治痰药物规则分析,置信度前五:远志->石菖蒲,川芎-石菖蒲->天麻,白术->茯苓,茯苓-石菖蒲->天麻,茯苓-天麻->石菖蒲。
  5.特殊用药:引经药、开窍药、安神药、动物药及藤类药。
  结论:王新志教授诊治脑系疑难病时,强调把握异病同治原则,深刻认识到痰邪为因而致症状多端、病情迁延、疗效不佳的脑系疑难病。痰邪致病外责之于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六淫邪气,内责之于五脏失宜,致痰邪化生,上侵于脑窍,损伤脑络或蒙蔽清窍,骤发百病。临证时望痰,切痰,辨病性、病位,总结常用方:从肝胆论治之四逆散及温胆汤,脾胃论治之四君子汤和半夏泻心汤,从心论治为开心散,从肺论治为三子养亲汤,从肾论治之金匮肾气丸,通腑方以通腑化痰。诊疗时把握治痰需治瘀治气,强调“慢病守方、效不更方”“待阴阳自和”,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其他文献
该论文在液相添加剂的选择上,对BN和SiO进行了对比:添加BN的PTC材料有较高温度系数和升阻比,然而其耐压强度未尽人意,SEM显示"凹面"异常晶粒,此现象未见诸于报道.这对于获得高耐压PTC材料来说属不利因素.并结合XRD、EDS微观分析手段对BN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学位
由于多天线在提升频带利用率、系统容量等方面的巨大优势,MIMO维度的扩展,即大规模MIMO技术将是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大规模MIMO系统的导频开销巨大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特别是考虑多小区蜂窝系统,采用多小区多用户正交导频的开销将进一步大大增加,此外对于大规模MIMO系统而言,其理论性能受限于相邻小区的参考信号资源复用,面临更为严重的导频污染问题,如何减少导频开销以及设计符合大规
柚木经过光照由浅褐色向金黄色发生转变,大幅度提高了柚木的商品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实验探究柚木的变色原因及光诱导变色机理,为建立木材材色调控技术方案提供实验和理论支撑。通过柚木光变色与木质素、抽提物成分结构变化规律以及色度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合柚木中典型发色成分的光诱导反应,探讨柚木发色成分的组成和反应机制;通过探针试剂对柚木单板进行人工诱导变色,初步确定柚木光变色的反应类型与色度学之间的关系,为
学位
顶体反应是哺乳动物受精的必要过程,一些化学物质可以诱导精子发生顶体反应,包括孕酮,透明带,γ-氨基丁酸等.孕酮及γ-氨基丁酸都是通过精子膜上的受体介导的.γ-氨基丁酸受体系统在介导和调控大鼠精子顶体反应方面起了很重要作用:GABAR可能通过抑制电压依赖型钙通道,抑制腺苷酸环化酶(cAMP)活性进而降低cAMP水平及对GABAR功能的负向调节抑制了GABA引发的顶体反应. 我们用生物合成的方法制特异
学位
该文主要合成了环氧丙基三甲(乙)基氯化铵中间体、季铵盐型、烷基多胺及甜菜碱型两性沥青乳化剂,并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采用新的合成工艺合成了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中间体.即先加入环氧氯丙烷,再加三甲胺,不进行酸碱处理.采用烷基酚取代传统工艺中的木质素,再与上述中间体反应合成出了阳离子季铵盐型沥青乳化剂.此法工艺简单,乳化剂的性质稳定.拌和实验表明,该乳化剂为中裂型.采用新的合成路线合成出了新型阳离子
学位
以具有三级差分抽气系统的分子束质谱为检测手段,通过加强仪器的接地和屏蔽保护,并采用数字示波器强大的累加平均功能消除强烈的电磁干扰从而提高信噪比,对线板式高压脉冲电晕放电N等离子体和N+O等离子体阴极板区的正离子成份进行了诊断研究.
本课题以泌乳奶牛乳腺组织为研究材料,在泌乳奶牛乳腺组织的体外培养方法选择(试验一)和用于测定奶牛乳腺组织酪蛋白α基因mRNA表达量RT-PCR法的构建(试验二)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建立的方法,研究、探讨了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组织对泌乳素刺激的应答性(试验三)与蛋氨酸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组织酪蛋白α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四).1.泌乳奶牛乳腺组织体外培养方法的建立(试验一)2.酪蛋白α基因及持家基因GAPD
学位
目的:  袁海波教授从事临床工作50余年,学验丰富,擅于应用中医中药理论防治心血管及相关脏腑疾病。本课题通过学术思想研究和病案研究两部分,体会总结袁海波教授对阳虚型胸痹心痛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在诊疗本病时的辨证思路和用药等方面的经验,最终得出中医药防治阳虚型胸痹心痛病的方案,为中医学的传承、发扬、创新提供力量。  方法:  1.阅读导师指定的相关医学著作,并查阅相关文献,阅读能体现导师诊疗阳虚型胸
学位
目的:失眠已然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一大影响因素,对于失眠的治疗,中医上经历了数千年的积累,占有很大的优势。导师宫洪涛教授临证数十载,对于治疗失眠方面经验独到,疗效显著,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本人侍诊三年,感悟良多,现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整理总结宫洪涛教授调理中焦的学术思想和临床治疗失眠的经验,研究其学术精华,以期对临床治疗失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方法:前期通过检索失眠的相关医史、文献,
学位
目的:通过对“解毒破瘀健脾方加TACE治疗”及“单纯行TACE治疗”两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近期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瘤体疗效、临床症状、术后栓塞综合征、生命质量、甲胎蛋白及肝功能方面的差异,评价解毒破瘀健脾方对控制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瘤体进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等方面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案,将满足纳入标准的58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1:1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