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反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肩负着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的崇高使命。扶贫,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最好体现,可以说,党在长期的扶贫工作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之路。在漫漫扶贫道路上,党和政府不断摸索出许多扶贫方法,其中,选派干部下乡驻村帮扶制度就是中国特色扶贫之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冲刺阶段,进入了“深水期”,如何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促进脱贫成效显得的尤为重要。在扶贫工作中,驻村干部始终冲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站在脱贫攻坚工作的最前沿和主战场,他们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中坚力量。对驻村干部进行研究,既是一种学术探讨,也是一种现实关怀。他们是否自愿驻村、精神状态是否饱满、工作态度是否热情、工作作风是否扎实、服务质量是否优良都直接关系到扶贫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关系到精准扶贫成效是否明显,进而关系到2020年能否如期实现全面脱贫的伟大目标。可以说,对驻村干部的驻村意愿及影响因素开展研究意义重大。
本论文以广西灌阳县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驻村干部的驻村意愿出发,向全县60%以上的驻村干部发放调查问卷,并对10位具有典型代表的驻村干部开展面对面深度访谈。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57.59%被调查者愿意从事驻村工作,25.45%的驻村干部明确表示不愿意驻村,16.96%被调查者表示目前还没想好是否愿意继续从事驻村工作;通过对深度访谈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结果与调查问卷接近,6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从事驻村工作,40%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驻村工作,但由于组织安排,所以继续从事着驻村工作。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深度访谈结果,分析出了影响驻村干部的意愿的五个主要因素,包括:驻村干部的个体特征、个人素养、管理机制、激励机制、所驻村庄的特征等。综合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结果,并在灌阳脱贫攻坚工作上特别是对驻村干部的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驻村意愿的影响因素综合形成了五条建议对策:即优化驻村干部队伍结构、强化驻村干部个人素养、完善干部日常管理机制、健全驻村干部激励机制、健全驻村干部服务保障体系等建议,这些对策建议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旨在提升干部驻村意愿,不断提高驻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他们的价值感和使命感,使他们主动驻村、乐于驻村,以期为其他地方解决同类问题提供参考。
目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冲刺阶段,进入了“深水期”,如何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促进脱贫成效显得的尤为重要。在扶贫工作中,驻村干部始终冲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站在脱贫攻坚工作的最前沿和主战场,他们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中坚力量。对驻村干部进行研究,既是一种学术探讨,也是一种现实关怀。他们是否自愿驻村、精神状态是否饱满、工作态度是否热情、工作作风是否扎实、服务质量是否优良都直接关系到扶贫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关系到精准扶贫成效是否明显,进而关系到2020年能否如期实现全面脱贫的伟大目标。可以说,对驻村干部的驻村意愿及影响因素开展研究意义重大。
本论文以广西灌阳县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驻村干部的驻村意愿出发,向全县60%以上的驻村干部发放调查问卷,并对10位具有典型代表的驻村干部开展面对面深度访谈。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57.59%被调查者愿意从事驻村工作,25.45%的驻村干部明确表示不愿意驻村,16.96%被调查者表示目前还没想好是否愿意继续从事驻村工作;通过对深度访谈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结果与调查问卷接近,6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从事驻村工作,40%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驻村工作,但由于组织安排,所以继续从事着驻村工作。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深度访谈结果,分析出了影响驻村干部的意愿的五个主要因素,包括:驻村干部的个体特征、个人素养、管理机制、激励机制、所驻村庄的特征等。综合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结果,并在灌阳脱贫攻坚工作上特别是对驻村干部的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驻村意愿的影响因素综合形成了五条建议对策:即优化驻村干部队伍结构、强化驻村干部个人素养、完善干部日常管理机制、健全驻村干部激励机制、健全驻村干部服务保障体系等建议,这些对策建议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旨在提升干部驻村意愿,不断提高驻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他们的价值感和使命感,使他们主动驻村、乐于驻村,以期为其他地方解决同类问题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