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权衡·辨证施治——重庆市居住建筑设计节能策略初探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巨大的建筑能耗产生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当今建筑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我国的发展建设意义重大,建筑节能势在必行。近年来,国家已出台了大量相关法规对建筑节能做出了规范。而居住建筑属于大量性建筑,能量消耗在建筑总能耗中占据重要地位,加强居住建筑节能研究意义重大。 重庆处于夏热冬冷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常年湿度大,风速小,气候条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由此导致住居热环境现状较为恶劣。为改善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室内热舒适性,冬季采暖、夏季空调发展迅速,居住能耗快速增长。 笔者通过对重庆地区地域气候特点的分析,结合国内外建筑节能的研究成果,借鉴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方法,提出了在对建筑各要素综合权衡的基础上,对居住建筑节能问题辨证施治的设计策略,即以被动调节为主,主动调节为辅;优化建筑设计,促进室内通风;结合设计节能,兼顾综合需求;吸收民居传统,强化地域特征;提倡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在此基础上,笔者重点针对《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体型系数、窗墙面积比、外围护材料与构造三个主要方面提出思辨,以找出适应重庆地域气候特点的具体应对措施。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概论。首先,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提出从建筑设计出发解决节能问题,然后,确定了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第二部分(第二章),重庆地区居住建筑设计节能的现状与问题。首先分析了重庆地区独特的气候环境特点,然后结合这些特点和当前居住建筑节能的现状,提出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三部分(第三章),设计节能的方法与对策。结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论文提出综合权衡的设计方法和辨证施治的设计策略,同时对目前重庆地区居住建筑设计节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原则。 第四部分(第四、五、六章),对《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对体型系数、窗墙面积比和外围护材料与构造的规定做出辩证的思考。在前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从宏观到微观,通过思辨提出适应重庆地区气候地域特色的居住建筑设计的具体应对措施。
其他文献
随着当代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校园的空间形态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寒地大学校园也应该对此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校园空间形态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问题,在“
日常生活中“广场”二字的使用极为广泛,常可听到的用语有“言论广场”、“市民广场”、“购物广场”、“政府广场”等,但其字义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在城市开放空间中,“广场
城市设计自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后,因其在城市空间环境塑造上的学科优势而日益受到我国的重视并应用于大量的工程实践。但反思20余年来城市设计在我国的实践历程,城市设计充当
从城市设计目前的成果来看,大致存在两类的城市设计:一、注重整体空间形态和环境的最终效果的设计,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空间形态,由于大规模形态整体开发的可能性极小,这一类城市设计
论文通过对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图书馆实践创作的分析和总结,剖析了设计从分析、解题到思考的思维过程,并对设计中所涉及到的地域传统问题、环境协调问题和创作方法问题进行了理论
相当长的时间内,地域特征在维持建筑的地方性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建筑师们也一直将表达地域特征作为体现地域文化的主要手段.但是,随着世界范围内全球化的日益高涨、建筑材
本文是城市街道空间设计导则运作机制的专题研究。 城市街道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主要构成要素,担负着交通、交往、游憩、购物等多项功能,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城市街道空
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与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也直接关系到居民对社会状况的满意程度,在注重社区发展的今天,居住区公共配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直接
自人类诞生之日起,便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当你身处一个自然空间,视觉的净化,内心的宁静便不由自主的随之产生。自然带给人类发自内心的吸引力,因此,人类对自然有着发自内心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