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公共事件集中爆发,并在网络的催化下演变成网络公共事件。面对网络公共事件的舆情,政府能否有效回应网络公共事件,是影响事件发展走向的关键。就现状而言,我国政府在回应网络公共事件时存在主体应对能力弱、过程相对封闭单一、方式多为被动回应等问题。一旦政府回应失败,就极易造成网络舆情高涨,甚至会演变成群体性事件。为解决政府回应网络公共事件的困境,提高政府回应能力,本文以治理理论为视角,探讨在政府回应失灵的情况下,引入第三方参与政府回应的机制,弥补当前政府回应网络公共事件的不足。本文认为,第三方参与政府回应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主体应对能力的不足,提高政府回应过程的开放度,改变政府被动回应的方式。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结合现实案例揭示第三方参与政府回应的具体实践过程。首先,本文阐述网络公共事件中第三方参与政府回应的产生、发展的状况。然后,本文结合三个典型案例,探讨网络公共事件中第三方参与政府回应的主体、过程和方式。研究认为,第三方参与回应的主体具有专业性,即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等能够根据网络公共事件的具体问题,从专业化的角度科学回应问题;第三方参与的过程相对透明,第三方参与政府回应的过程一般都由新闻媒体、网络媒体跟踪报道,提高政府回应的透明度;第三方参与的方式具有灵活性,网络公共事件出现以后,第三方主体可以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参与方式,如第三方参与咨询、第三方参与调查、第三方参与监督等方式。第三方参与回应主体的专业性、回应过程的透明性、回应方式的灵活性等优势,可以弥补网络公共事件中政府回应的短板。进一步地,本文结合网络公共事件中第三方参与政府回应的具体实践,剖析其参与政府回应的现实困境,并认为第三方参与政府回应存在主体的合法性问题、过程的程序性问题、方式的表象化问题。同时分析了影响第三方参与政府回应的主要原因,即第三方参与回应主体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参与回应的程序不规范、参与回应的方式不成熟。为了弥补网络公共事件中第三方参与政府回应的缺陷,发挥第三方参与政府回应的作用,提出完善第三方参与政府回应的主要路径和机制,包括第三方参与政府回应的主要原则、提高第三方参与回应主体法律地位的法律保障机制、规范参与回应过程的程序机制、优化不同参与回应方式的机制等。本文的贡献在于:本文结合治理理论的有关思想,提出第三方参与的概念,并将第三方参与运用到网络公共事件政府回应的研究之中,为解决网络公共事件中政府回应的困境提供解决思路。同时构建网络公共事件中第三方参与政府回应的具体机制,即集咨询、调查、监督为一体的第三方全程参与政府回应的机制。本文的不足之处有:根据网络公共事件类型、范围、性质等方面的不同,第三方参与政府回应的机制应有所不同,本文应进行持续跟踪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