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叶集》中的“ホトトキス”意象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dakedi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叶集》中吟咏鸟类的和歌为数众多。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吟咏“ホトトギス”的和歌,达到了153首。本文拟对《万叶集》中“ホトトギス”的吟咏歌进行考察,从而探明《万叶集》中“ホトトギス”的意象。   《万叶集》中“ホトトギス”的吟咏歌既有表达暗淡心象的和歌,又有表达明朗心象的和歌。笔者认为《万叶集》中“ホトトギス”的意象以明朗心象为主。   《万叶集》中表达暗淡心象的“ホトトギス”吟咏歌有以下两类:(1)追悼逝者的哀伤歌;(2)表达恋爱苦闷之情的恋歌。   表达暗淡心象的“ホトトギス”吟咏歌无论从数量上看,还是从作歌者人数上看都是少数。整个《万叶集》中,以上两类和歌只有20余首。   依据主题对《万叶集》中表达明朗心象的“ホトトギス”吟咏歌进行分类的话,可分为以下三类:(1)表达对“ホトトギス”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其鸣声的赞叹之情;(2)表达对“ホトトギス”到来的期盼之情;(3)将“ホトトギス”作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媒介。   之所以出现大量表达对“ホトトギス”喜爱之情以及对其鸣声赞叹之情的和歌,这与人们历来喜爱“ホトトギス”的文学传统有关;同时,也与作为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的候鸟这一“ホトトギス”的特性有关。   表达对“ホトトギス”期盼之情的和歌的出现,与奈良朝审美意识的固定以及历法意识的发达有着密切联系。   而将“ホトトギス”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媒介的和歌多为问答歌和宴席歌。问答歌和宴席歌具有注重人际交流及感情联系的特点。这一特点促使“ホトトギス”吟咏歌的另一大主题——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媒介——主题的形成。   《万叶集》153首“ホトトギス”吟咏歌中,大伴家持作歌64首,为数最多。因此,在探究《万叶集》中“ホトトギス”意象时大伴家持的作品不可忽视。大伴家持对《万叶集》中“ホトトギス”意象的形成所做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深化了“ホトトギス”吟咏歌的意境,还在于他拓展了“ホトトギス”吟咏歌的题材。与立夏节气相关的“ホトトギス”吟咏歌以及对“ホトトギス”“初音”的吟咏都是大伴家持的独创。这些创造不仅对于《万叶集》中“ホトトギス”意象的形成,而且对于后世日本诗歌中“ホトトギス”意象的形成,都具有深远意义。
其他文献
中岛敦留下来的最后遗稿《李陵》在作者去世后才得以发表。作品中的主人公们都很坚强却最终都被陷入悲惨的境地。对处于的描写,作者描写这种极限状况下的人物的意图是什么呢?
作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阅读在外语教学中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但是,中国大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对于篇章的整体理解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如
本文以当代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为研究对象,主要剖析母女关系。《喜福会》自出版后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的广泛讨论,其中小说中的文化冲突最为人们关注,这是因为
多丽丝·莱辛(1919-),英国著名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世界文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她一生创作丰富,总计有数十部长篇小说、七十多部短篇小说、两部剧本、一本诗集、
词汇是英语语言中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它在英语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学习、记忆浩如烟海的英语词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他们迫切希望寻找更科学
长期以来,听说是语言学习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也是英语教师最为头疼的环节。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特别是马上要举办的世博会,社会对非英语专业人才的英语听说水平提出了
《都柏林人》共有十五个短篇小说,是詹姆斯·乔伊斯塑造女性人物最多的一部作品,也是英国短篇小说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由于当时爱尔兰的历史和环境的局限性,乔伊斯不可避免地将女
本文着重以韩礼德、哈桑合著《英语的衔接》一书中的衔接理论为理论框架,结合英汉衔接手段对比研究的大量成果,通过分析、比较郭国良译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赎罪》中各类衔接方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在中国的两次翻译,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事件。1987年,中国作家韩少功的首译,在国内掀起了一场阅读和讨论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