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风险对中国OFDI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证研究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lessc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不断增长。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推动了区域经济合作,同时为金融危机后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是,在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不断发展的同时背后隐藏的投资风险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多维角度界定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的范围,而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定量的角度对投资风险进行测度,然后通过实证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风险对中国OFDI的影响,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进行预测,通过风险测度、实证分析和风险预测加强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风险防范。
  在投资风险测度方面,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出总投资风险和分项风险的得分,结果发现,除新加坡外,其他亚洲国家的投资风险得分都较低,属于高投资风险区,而大部分中东欧国家的投资风险得分都较高,投资风险较低。在机制分析中,本文引入了Dixit-Stiglitz模型,并将投资风险因素嵌入到模型中,从而在理论上证明了投资风险与企业收益之间是负相关,对OFDI具有抑制作用。在实证分析中发现,投资风险对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的抑制作用显著,即风险得分越高,风险越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就越多。通过分项风险回归分析发现,政治风险对OFDI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社会风险,影响程度最小的是经济风险。此外,在资源丰富的国家,投资风险对OFDI的影响不显著,因为在资源丰富的国家企业更加注重东道国的自然资源,从而忽略了投资风险,并不关注东道国投资风险状况;而在资源不丰富国家投资风险对OFDI具有抑制作用,其中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对OFDI的抑制作用显著,而社会风险在资源丰裕度低的国家不显著;在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中,总体的投资风险以及分项风险都对OFDI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在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投资风险对OFDI仍然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但是对OFDI的影响程度与高收入国家相比明显减少。然后,本文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沿线国家投资的风险,发现西亚和中亚是高投资风险的聚集区,而中东欧国家风险等级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今后中国企业在对这些地区的国家进行投资时应该更加谨慎,以免因东道国较高的投资风险而带来损失。最后,针对本文结论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对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提出风险防范建议,更好地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
其他文献
《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践的研究——以河北定州、河南兰考合作经济组织为例》一文在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分散的小农经营不能有效的与市场经济对接,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的现实背景和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的理论背景下,对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文章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理论研究,包括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涵义、类型;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历程以及现状;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
中国家族企业在经济增长当中的贡献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之一。然而,市场数据研究却表明,其可持续发展状况很不容乐观。因此,家族企业如何突破制度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研究问题。本文拟从企业本质,即家族企业是家族企业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的特别契约这一全新的角度,运用博弈分析、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方法,探究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制度保证。家族企业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
学位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力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兴起,对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研究层出不穷,研究范围涉及各个领域,通过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单纯的物质资本投入已经无法满足当今世界的发展,物质资本的影响力开始减弱,人力资本逐渐登上舞台。中共十八大和十九大指出我国需要在经济发展上不断进行调整,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形式,而人力资本就是这场经济转变的关键。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
学位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最小社会单位,家庭的形成以夫妻婚姻关系的缔结为标志,婚姻幸福是家庭稳定的前提,因此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然而,近年来中国的离婚率逐年攀升,现代婚姻稳定性弱化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劳动力市场性别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微观角度来看,家庭是劳动力的供给方,劳动力市场性别结构的变化对家庭分工产生了深刻影响,“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分工模式受到挑战
学位
丰富优厚的本土资源只是城市发展的先天条件,各种各样的工业资源也不会永葆一座城市发展的后劲,那么,城市如果要发展,高技术产业才是主要驱动力!因此,研究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关联特征及空间交互效应机理具有现实紧迫性。在考察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新绩效时,有必要在分析框架中加入空间集聚因素,以更细致、全面地研究空间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门限及溢出效应,鉴于此,论文做了以下研究:  (1)双重
学位
新制度经济学的提出与发展,为当前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关于制度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的研究文献开始层出不穷。目前相关研究中更多的依然以单边制度质量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及采用单一指标来衡量两国制度差异对直接投资的影响。一来现有文章中对制度距离指标的选取以及划分不够详细,二来专门研究制度距离影响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东道国投资的文献比较少。因此,在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宏观背景下,随着对沿
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日渐提升,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然而,基于文化差异视角的服务贸易相关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结论莫衷一是。因此,深入探讨文化差异对双边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对于厘清文化差异影响服务贸易的作用机理和促进服务贸易高效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文化差异影响贸易的相关文献,分别分析了文化差异带来的信息成本和契约成本,解释了文化差异通过贸易成本途径影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中国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近年来,随着社保类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力度的加大,大中型企业为员工参保已基本常态化。但小微企业受自身效益和市场环境的约束,更多地表现为被动为员工参保缴费,近半数员工甚至没有养老保险。根据2013年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小微企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2.3%。调查也显示小微工业企业中农民工
学位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随后受到相关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我国企业“走出去”事业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2015年底,中国对外投资数额首次超过实际利用外资额,标志着一个资本输出的时代已拉开帷幕。伴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提出和推进,中国对外投资事业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台阶。同时,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贸易保护主义再度现出抬头迹象,而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加快,制造业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全球制造业贸易也逐渐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由于各国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特征各不相同,这为各国带来了不同的比较优势,也使得各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各不相同。自加入WTO以来,中国在全球制造业贸易网络中的核心地位不断提升,贸易强度不断增大,贸易伙伴也日益多元化,但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仍然较低。因此,如何通过改善贸易网络特征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