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研究急性心肌梗死GRACE危险评分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395例。其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199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96人。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GRACE危险评分相关数据、血清肌酐值、峰值超敏肌钙蛋白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合并病、心电图、造影结果、四诊信息等,并且进行危险评分及中医辨证。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及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急性心肌梗死总体男女比例有显著差异,男性所占比例为80.25%,提示急性心肌梗死为男性高发病率。女性患者平均年龄大于男性,分别为67.60±12.54岁、59.24±12.32岁,有明显的差异(P<0.01)。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比例在性别分布上无差异,男性吸烟的比例大于女性,表示吸烟可能是导致男性高发病率的原因之一。两类型的AMI的性别构成无明显差异,年龄构成有差异(P<0.05),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未见明显差异。非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ST段抬高型患者平均年龄,18-40岁人群中,以ST段抬高型多见,60岁以上人群中,以非ST段抬高型多见。
2.GRACE危险分层在两类型心梗上分布有差异(P<0.05),低危组中,非ST段抬高型占比较高,为70.00%,而在高危组中,ST段抬高型占56.22%,且ST段抬高型平均危险积分高于非ST段抬高型,提示ST段抬高型的高危人群较多。
3.分析GRACE分层与危险因素及检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提示高危组糖尿病的比例显著高于低危组,高危组血脂异常的比例分别低于低、中危组,高危组女性的比例分别高于低、中危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是否患有高血压、是否有吸烟中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峰值超敏肌钙蛋白I与危险程度呈正相关(P<0.05)。
4.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病变程度与GRACE危险分层关系密切,危险程度越高,Gensini积分越高,冠脉病变支数越多,且高危组严重冠脉病变比例高于低危组(P<0.05)。
5.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以实证为主,其次为虚实夹杂证,虚证较少。其中实证中以热毒血瘀证(36.96%)、痰瘀互阻证(26.33%)、心血瘀阻证(15.18%)为主,虚实夹杂证为气虚血瘀证(8.86%)。各证型间性别比例有差异,女性在心肾阳虚证中比例较高。
6.中医证型在危险分层上分布有差异,气阴两虚证、心血瘀阻证、痰瘀互阻证多为低危组,痰瘀互阻证、心血瘀阻证、气滞血瘀证多为中危组,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热毒血瘀证多为高危组,经两两比较,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热毒血瘀证均比心血瘀阻证、痰瘀互阻证危险程度高(P<0.05)。
7.分析中医证型与GRACE积分及其细目的相关性,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患者GRACE危险积分相对其他证型较高,具有相对高的危险程度,热毒血瘀证患者GRACE危险积分比痰瘀互阻证高,提示热毒血瘀证的危险程度高于痰瘀互阻证(P<0.05)。中医证型在收缩压、肌酐、心率、是否有ST段偏移、是否有心脏骤停均无明显区别,在泵功能分级上有明显差异,初步说明气虚血瘀、心肾阳虚的泵功能衰竭程度较高,P<0.05。
结论:
1.急性心肌梗死为男性高发病率,女性发病年龄较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较多。
2.女性、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危险程度较高,年龄、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峰值超敏肌钙蛋白I与GRACE危险分层呈正相关。
3.GRACE危险分层可初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病变支数、严重冠脉病变比例由低危组向高危组递增。
4.急性心肌梗死证型分布以实证为主,常见证型为热毒血瘀证、痰瘀互阻证,心血瘀阻证,高危证型是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热毒血瘀证,心肾阳虚证GRACE危险积分最高,泵功能衰竭程度较高,对高危证型患者需加强及时干预。
调查研究急性心肌梗死GRACE危险评分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395例。其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199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96人。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GRACE危险评分相关数据、血清肌酐值、峰值超敏肌钙蛋白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合并病、心电图、造影结果、四诊信息等,并且进行危险评分及中医辨证。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及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急性心肌梗死总体男女比例有显著差异,男性所占比例为80.25%,提示急性心肌梗死为男性高发病率。女性患者平均年龄大于男性,分别为67.60±12.54岁、59.24±12.32岁,有明显的差异(P<0.01)。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比例在性别分布上无差异,男性吸烟的比例大于女性,表示吸烟可能是导致男性高发病率的原因之一。两类型的AMI的性别构成无明显差异,年龄构成有差异(P<0.05),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未见明显差异。非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ST段抬高型患者平均年龄,18-40岁人群中,以ST段抬高型多见,60岁以上人群中,以非ST段抬高型多见。
2.GRACE危险分层在两类型心梗上分布有差异(P<0.05),低危组中,非ST段抬高型占比较高,为70.00%,而在高危组中,ST段抬高型占56.22%,且ST段抬高型平均危险积分高于非ST段抬高型,提示ST段抬高型的高危人群较多。
3.分析GRACE分层与危险因素及检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提示高危组糖尿病的比例显著高于低危组,高危组血脂异常的比例分别低于低、中危组,高危组女性的比例分别高于低、中危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是否患有高血压、是否有吸烟中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峰值超敏肌钙蛋白I与危险程度呈正相关(P<0.05)。
4.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病变程度与GRACE危险分层关系密切,危险程度越高,Gensini积分越高,冠脉病变支数越多,且高危组严重冠脉病变比例高于低危组(P<0.05)。
5.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以实证为主,其次为虚实夹杂证,虚证较少。其中实证中以热毒血瘀证(36.96%)、痰瘀互阻证(26.33%)、心血瘀阻证(15.18%)为主,虚实夹杂证为气虚血瘀证(8.86%)。各证型间性别比例有差异,女性在心肾阳虚证中比例较高。
6.中医证型在危险分层上分布有差异,气阴两虚证、心血瘀阻证、痰瘀互阻证多为低危组,痰瘀互阻证、心血瘀阻证、气滞血瘀证多为中危组,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热毒血瘀证多为高危组,经两两比较,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热毒血瘀证均比心血瘀阻证、痰瘀互阻证危险程度高(P<0.05)。
7.分析中医证型与GRACE积分及其细目的相关性,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患者GRACE危险积分相对其他证型较高,具有相对高的危险程度,热毒血瘀证患者GRACE危险积分比痰瘀互阻证高,提示热毒血瘀证的危险程度高于痰瘀互阻证(P<0.05)。中医证型在收缩压、肌酐、心率、是否有ST段偏移、是否有心脏骤停均无明显区别,在泵功能分级上有明显差异,初步说明气虚血瘀、心肾阳虚的泵功能衰竭程度较高,P<0.05。
结论:
1.急性心肌梗死为男性高发病率,女性发病年龄较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较多。
2.女性、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危险程度较高,年龄、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峰值超敏肌钙蛋白I与GRACE危险分层呈正相关。
3.GRACE危险分层可初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病变支数、严重冠脉病变比例由低危组向高危组递增。
4.急性心肌梗死证型分布以实证为主,常见证型为热毒血瘀证、痰瘀互阻证,心血瘀阻证,高危证型是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热毒血瘀证,心肾阳虚证GRACE危险积分最高,泵功能衰竭程度较高,对高危证型患者需加强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