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为术前和术中淋巴结转移状态的评估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的393例EC患者的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病理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连续变量),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类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EC盆腔淋巴结转移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以及独立危险因素数量与淋巴结转移率的关系来评估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本研究纳入的393例EC患者均行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其中305例患者同时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表明,共有50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包括单纯盆腔淋巴结转移30例,单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5例,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均转移15例。淋巴结转移率为12.7%(50/393),其中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11.5%(45/393),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为6.6%(20/305)。2.盆腔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高水平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外周血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低水平淋巴细胞计数(LY),非子宫内膜样癌病理类型,低分化,肿瘤大小≥3cm,肌层浸润深度≥1/2,宫旁或阴道受累,附件受累,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以及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以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EC患者为对照组,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为比较组,根据ROC曲线确定的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各实验室指标判断EC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cut-off值如下:CA125为27.6U/mL,HE4为132pmol/L,LY为1.67×10~9/L,MLR为0.19,PLR为166。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CA125≥27.6U/mL(OR=6.10,95%CI:2.31-16.07,P=0.000),HE4≥132pmol/L(OR=4.25,95%CI:1.65-10.94,P=0.003),非子宫内膜样癌病理类型(OR=16.64,95%CI:5.96-46.47,P=0.000),肌层浸润深度≥1/2(OR=5.30,95%CI:2.07-13.55,P=0.001),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OR=4.70,95%CI:1.21-18.27,P=0.025)以及LVSI(OR=3.11,95%CI:1.09-8.92,P=0.034)为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CA125判断盆腔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0.779)、敏感性(77.8%)及阴性预测值(96.1%)最高;HE4的特异性(86.0%)和阳性预测值(30.4%)最高;HE4、LY、MLR及PLR的阴性预测值均高于90%。当六项独立危险因素均不存在时,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0.0%(0/154),随着独立危险因素数量的增加,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当任意五项及以上存在时,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达100.0%(9/9)。3.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高水平CA125和HE4,非子宫内膜样癌病理类型,低分化,肿瘤大小≥3cm,肌层浸润深度≥1/2,宫旁或阴道受累,附件受累,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LVSI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根据ROC曲线,CA125和HE4判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cut-off值分别55.5U/mL和105pmol/L。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子宫内膜样癌病理类型(OR=10.24,95%CI:3.02-34.71,P=0.000)和盆腔淋巴结转移(OR=21.84,95%CI:6.49-73.48,P=0.000)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CA125判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0.776)、敏感性(60.0%)、特异性(86.7%)、阳性预测值(24.0%)及阴性预测值(96.9%)均高于HE4。当两项独立危险因素不存在、任一项存在或全部存在时,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4%,13.8%~26.7%和61.1%。结论1.本研究表明,术前血清CA125和HE4水平增高,非子宫内膜样癌病理类型,深肌层浸润,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以及LVSI是EC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非子宫内膜样癌病理类型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2.在评估EC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方面,CA125的敏感性最高,HE4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最高,CA125、HE4、LY、MLR及PLR的阴性预测值均高于90%;而在评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方面,CA125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HE4。3.独立危险因素的存在与否和存在的数量可反映EC盆腔淋巴结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转移率,没有独立危险因素存在的患者几乎无淋巴结转移。4.术前和术中评估EC淋巴结转移状态,有助于EC患者手术中选择性淋巴结切除术的实施,并可进一步指导术后辅助治疗和判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