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绘本参与式教学调查研究 ——以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为例

来源 :延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utyy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外贸易也不断加强,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教育部门也开始重视学生英语的基础教育和发展。然而,在许多学校,英语教学都开始引入英语绘本参与式教学,目的就是加强学生对英语的阅读以及表达,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大多数英语教师不能掌握英语绘本参与式教学的方法,认为英语绘本参与式教学并不能起到有效作用,不能提出有意义的提问策略。因此,对英语绘本参与式教学的调查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以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为例,调查该校初中英语绘本参与式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初中生的发展特点、初中生英语教育的目标,提出提高初中英语绘本参与式教学具体可行的解决策略。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课堂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针对教师们对英语绘本参与式教学的态度、教学中使用的方法、相关措施以及如何选择绘本、英语绘本参与式教学效果等相关内容进行调查,从而了解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英语绘本参与式教学的现状。调查结果如下:学生在课堂上活跃,但效果不明显;教师会运用英语绘本参与式教学,但方式古板;英语绘本难度与学生情况不符;教学评价内容片面。调查发现初中英语绘本参与式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教学方式单一;英语绘本的选择出现偏差;教学的目的性不强;缺乏有效科学的评价方式。分析其原因有:教师的重视度不够;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缺乏基于学生立场的绘本资源;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缺乏相应教育重视力度。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从教师与学生角度,尝试提出提高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英语绘本参与式教学的对策:加强教师对绘本的认识;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效增强学生对英语绘本教学的参与;把握绘本选择原则;设立多元评价手段。本研究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初中英语绘本参与式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与方法,推动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英语绘本参与式教学的发展。
其他文献
“知识补白”是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教材编者对使用者的指导方向。它不仅为教师补充教学内容,还帮助学生拓展基础的语文知识,加深师生对文本的理解,进而不断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忽略了这部分知识,并没有利用“知识补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为了让师生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更充分地利用“知识补白”,本文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知识补白”作为
传统高中语文写作一直以来被冠以“为高考而作文”的名义,长期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家长群体固有意识的引导,故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在于语文写作方面所体现出最显著的特征即为应试化。由荣维东提出的交际语境写作理论在近年于语文写作研究领域掀起一番热潮,所谓“交际语境写作”恰恰是针对于写作中出现的“语境外”、“情感虚化”等现象所提出的一种写作理论,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而言,这无疑是一次“升格”的契机。在多数语文教
语文教材是一个严密的体系,一般认为是由知识系统、选文系统、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四个系统组成。助读系统作为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媒介,在语文教材中占到很重要的地位。教材的编写应兼采各家之长,以“拿来主义”的态度,促进我国语文教材的进一步完善,以期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与我国相比,同处于儒家文化圈影响下的日本对于母语教材的编写有一定的独特之处。本论文通过对我国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和日本光村版初中《国语》
古典诗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目前古典诗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活动程式化,文本挖掘不深刻,检测反馈模式单一,学生不感兴趣,以致教学难以推进,教学效率低下。基于现状,论文试图将古典诗文教学与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文化元素结合起来,让流行文化元素成为一种可以利用的新兴的教学资源,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论文共分三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细分为四个板
我国的传统装饰纹样,源远流长,从开创时期算起,已有七千年的历史。这些纹样在历史过程当中,人的意识和物质的相互碰撞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内在机制,民族气魄,传统风格和独特的创造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特征,同时也反映了民族艺术无穷的创造能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艺术表达形式的变化,大众传播的多样化,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大的活力,经过世代的锤炼、继承、革新和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日臻完善。政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科一种全新的课程形式,具备语文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它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方面的培养方面作用显著。本论文将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研究对象也是出于这方面的原因。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学习能力以及开扩视野的重要时期,所以本研究以中学生作为主要的调查对象。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延安市实验中学初中生和部分语文教师,本论文的问卷依据综合性学习的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教
古诗词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髓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是对学生进行文化、道德和审美教育的宝贵资源,也是初中语文教材中不能缺少的部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主要包括“课内古诗词”和“课外古诗词诵读”两个部分。本论文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数据统计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的选文与编排进行分析,概括出选文与编排的特点,并对教材中的选文
上党梆子作为长治地方戏曲剧种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一直受到党和人民的牵挂。党中央一直积极号召“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将戏曲纳入学校教育,融入美育课程,新课标也要求将本地区的文化应用到课程中来,开发具有当地特色、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因此,长治市政府响应号召,积极开展“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活动选取长治市主城区的10余所学校作为第一批试点学校,要求各校以上党梆子为主要内容,兼顾其它剧种在学校
美术承载了人类情感是人类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中美术鉴赏课可以让更多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开发多元智能提升艺术感悟能力,最终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培养高尚人格的作用。实现包括崇高内在品质和伟大艺术实践,并表现在面对困难和挑战坚定自信、勇于创新、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在坚持民族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有所鉴别地吸收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特性、形式相融合,
初中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基础,对学生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行动研究是实践者为解决实际问题积极行动的研究方法,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新计划等螺旋上升的研究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最终得到满意结果。然而,初中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当前教学中存在严重问题,使得教师教学质量低下。基于这一问题现象,该论文采用行动研究的教学方式,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