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谷物加工业是一个与三农问题密切关联,且与公众膳食营养及饮食安全息息相关的民生产业与国民健康产业。传统谷物加工片面追求精度和白度,致使谷物过度加工,造成了能源消耗较多、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人们饮食日趋精细,罹患慢性疾病的风险显著提高。因此,研发和食用营养价值较高并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全谷物食品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全谷物由于口感粗糙、保质期较短等因素限制了其推广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谷物加工业是一个与三农问题密切关联,且与公众膳食营养及饮食安全息息相关的民生产业与国民健康产业。传统谷物加工片面追求精度和白度,致使谷物过度加工,造成了能源消耗较多、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人们饮食日趋精细,罹患慢性疾病的风险显著提高。因此,研发和食用营养价值较高并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全谷物食品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全谷物由于口感粗糙、保质期较短等因素限制了其推广使用,人们对谷物加工技术变革和工艺改进提出了新的要求。论文针对谷物加工过程营养损失较大、产品适口性不足等产业发展难题,在充分认知谷物原料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增加预处理环节、消除谷物麸皮对加工过程以及产品性能的不利影响是突破现有谷物加工技术难题的关键。汽爆是一种清洁高效的预处理技术,近年来在谷物加工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在气相蒸煮阶段的热化学反应和瞬间爆破阶段的机械撕裂的双重作用下,汽爆可以对原料进行热化学-机械改性。论文对麦麸、小麦、高粱汽爆预处理及其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谷物加工提供一种新的预处理方法和一定的技术参考。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麦麸和重组全麦粉的汽爆稳定化新方法针对麦麸中脂肪酶活性较高,麦麸以及全麦粉中脂质容易发生水解酸败,影响麦麸和全麦粉贮藏性能、营养价值和感官品质等问题,建立了麦麸和重组全麦粉的汽爆稳定化方法。汽爆在压力0.8MPa、维压时间5min的条件下有效灭活麦麸的脂肪酶和过氧化物酶,灭酶效果优于常规蒸汽灭菌(0.1MPa,20min)。汽爆稳定化方法能够保持麦麸蛋白质、脂质含量,促进不溶性膳食纤维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提高麦麸提取液总黄酮、总多酚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此外,汽爆显著降低了麦麸和重组全麦粉贮藏过程中产生的脂肪酸含量,改善了麦麸和全麦粉的贮藏性能。(2)汽爆改善麦麸的理化性质,对馒头品质有改良作用针对麦麸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影响面制品加工性能和产品口感等问题,采用汽爆处理改善麦麸的理化性质,并评估汽爆麦麸对面粉、面团和馒头品质的影响。汽爆麦麸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提高了66.67%,维持了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与未处理麦麸相比,汽爆麦麸持水力、水溶性指数、胆固醇和胆酸盐吸附能力分别提高了13.91%、30.77%、28.61%和70.83%。汽爆麦麸的添加对面团和馒头的质构性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在添加量为10%时,小麦馒头的弹性和咀嚼性显著增加,硬化速率最小。(3)汽爆提高麦麸的膨化品质针对麦麸中不溶性物质含量较高,不利于挤压膨化、产品膨胀度较低等问题,首次采用汽爆技术作为麦麸挤压膨化的预处理方法,提高麦麸的膨化品质。与未处理麦麸膨化物相比,汽爆麦麸膨化物横向膨胀度提高了37.93%,粉碎后可以得到粒径更细的粉体。此外,汽爆显著提高了麦麸膨化物的总多酚含量(155.19%)和总黄酮含量(108.89%),提升了水溶性指数、膨胀力和阳离子交换能力。(4)建立汽爆麦麸粉碎新工艺针对麦麸韧性较大、难以粉碎成细小的颗粒以及粉碎过程能耗较高等问题,建立了汽爆麦麸粉碎工艺。汽爆(0.5MPa,2min)可有效地破坏麦麸致密结构,降低麦麸的力学性能,提高麦麸粉的出粉率和破壁率。与热风干燥处理(105℃,12h)相比,汽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麦麸粉碎过程的电能消耗。此外,重组全麦粉粉质性能试验表明,汽爆麦麸具有良好的加工适应性。(5)建立汽爆全麦粉加工工艺针对全麦粉出粉率较低、粒度分布大、脂肪酶含量较高、加工适应性较差等问题,将汽爆引入小麦加工,建立了汽爆全麦粉加工工艺。汽爆破坏了小麦麸皮的结构,降低了小麦的咀嚼性,提高了全麦粉的出粉率。汽爆维持了全麦粉的基本营养成分和白度,与普通全麦粉相比,汽爆降低了脂肪酶酶活。汽爆全麦粉面条内聚性、弹性和咀嚼性分别提高了35.00%、26.00%和25.77%。(6)汽爆高粱全粉改善馒头的质构性能和食用品质针对高粱中含有较多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单宁含量,造成高粱的食用品质较差等问题,将汽爆技术引入高粱加工。汽爆高粱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单宁含量分别降低了33.96%和13.58%,抗性淀粉、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109.28%、18.92%和39.01%。适量添加汽爆高粱全粉可改善小麦面团质构特性及馒头品质,汽爆高粱全粉的添加量为25%时,馒头硬化速率最低,食用品质较好。
其他文献
《时与潮文艺》创刊于1943年3月15日,停刊于1946年5月15日,历时3年,共出25期,是抗战后期重庆文坛的重要文学期刊。《时与潮文艺》刊登了大量翻译、创作和理论批评作品,不仅成为中外沟通与交流的窗口,也是不同风格的创作对话的空间。在各种研究中,常能看到《时与潮文艺》作为“参考文献”而被提及,却鲜有人以期刊作为文本进行现代文学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时与潮文艺》期刊的研究来获得了解或重新认识抗
重庆文学的发展壮大过程与抗战文学密不可分,重庆抗战文学作为中国抗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大量优秀的文艺报刊为依托而产生广泛影响的。抗战期间重庆有报纸70家左右,其中抗战前就在本地坚持出报的报社只有3家。《新蜀报》于1921年2月1日在重庆创刊,创刊以来就以内容丰富、言论进步、编排新颖、印刷精美而蜚声文坛;抗战时期,《新蜀报》先后开辟了多个文艺副刊来宣传抗战文艺,不仅在本地报刊中取得了独树一帜的地
中西文化中都存在大量的人化动物神话文本。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即是中西神话中的人化动物情节,关注的落脚点是现代人化动物小说——虽然后者是对同一神话原型的运用,但由于叙事的不同,导致各文本意蕴也有所不同。依照神话—原型理论,人化动物可视为一种神话原型,本身具备一种可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功能。就意义层面而言,人化动物原型的反复出现,使文本具有大致相同的意义指向;就叙事结构层面而言,人化
1937年7月—1946年5月,作为大后方中心的重庆,其政治环境十分独特,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战时首都,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远东指挥部,同时是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的中央所在地,也是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和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背景下,作为中共驻国统区的首席代表,周恩来绝大部分时间呆在大后方中心——重庆,他组建并带领中共南方局在大后方多元芜杂的环境中,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民族”
在已有的众多的对米兰·昆德拉的研究中,均立足于其小说的政治和性爱内容,揭示了作为“存在的勘探者”,昆德拉以经验、想象、思辨、悲悯和超越营造了他独特的小说世界。此外,昆德拉还具有充分的理性自觉,其独特的小说世界所显示的艺术个性有:“基本词”的使用,音乐般的叙事节奏,文类的复调性及普遍的幽默及喜剧特质。本文认为,其所谓的“复调性”,不仅有形式上的,更重要的还在于其文本深层所蕴含的多种意识、不同情感空间
时空体理论研究,对于深化巴赫金思想整体的认识,对于深化时空问题与文学类型问题的研究,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对巴赫金时空体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是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对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渊源缺乏详细深入的探讨,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对时空体理论的解读,存在着方法单一,解读片面的缺点。 本论文以巴赫金思想发展为背景,广泛吸收解释学、症候阅读法以及深层历史阅读法等研究方法的优点,对巴赫金的时
田间道路运输作业自动化、智能化已成为田间道路运输作业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针对丘陵山区田间道路狭窄、曲折、起伏频繁的特点,基于履带式运载小车平台,以实现履带式运载小车在田间道路上的自动行驶为目标,采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研究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惯性导航系统(INS,InertialNavig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建筑能耗呈逐年上升趋势。解决建筑业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可再生能源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将是解决建筑供热空调能耗问题的重要途径。建立地源热泵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完善系统的预测模型,可最大限度节约能源,对于我国建筑能源转型、保护地质条件的稳定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辽宁省阜新市示范项目为基础,建立了中深层U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线下活动被都迁移至云上,本文顺应了这种趋势,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ebRTC的云通信调度指挥系统,该系统是云通信系统的子系统。云通信系统包括负责调度管理终端用户的云通信调度指挥系统,负责管理调度员信息、终端信息、组织架构的云通信管理平台和分配给个人用户的云通信终端三部分。因云通信系统工作量巨大,需团队多人协作完成,故本文研究云通信系统的调度
目的:观察针刀医学(包括针刀松解,中西药物和手法复位等)诊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半月板损伤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共观察本病246例,390个膝关节,显效198例,占80.4%;有效44例,占18%;无效4例占1.6%。结论:针刀医学诊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半月板损伤,疗效好、安全无后遗症、经济实用,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外科手术关节置换和关节镜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