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型城镇化道路探索中,特色小镇因其在促进产业转型及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优势凸出,故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载体。在国家公布的两批特色小镇名单中特色文化小镇占有很大比例,故具有重要地位,而“产城人文”作为特色文化小镇的核心要素,在新经济环境下,四者的融合程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特色文化小镇的发展水平,所以研究特色文化小镇“产城人文”融合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文是重庆市社科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受重庆市社科项目资助,故选择重庆市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通过对“产城人文”及其融合的理论、“产城人文”协调互动关系、“产城人文”融合测度方法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建立“产城人文”融合的理论支撑。然后,从产业、城镇功能、人口集聚以及文化发展四个方面宏观分析了重庆市特色文化小镇“产城人文”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耦合度以及耦合协调度函数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建立本文的融合水平模型以及本文的指标体系,利用问卷调查数据以及小镇产业数据实证研究了重庆市特色文化小镇的“产城人文”融合水平。具体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单从“产城人文”四系统耦合度指数来看,重庆市特色文化小镇的四系统耦合指数整体较高,除了龙潭镇外,其余小镇的“产城人文”耦合指数都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或者磨合阶段。第二,通过耦合协调度函数进一步测算后发现重庆市特色文化小镇“产城人文”耦合协调度并不乐观,只有两个小镇处于良好协调状态,而近似一半数量的小镇“产城人文”耦合协调度都处于失调状态,说明重庆市特色文化小镇虽然“产城人文”发展程度较一致,但是纵向看来大部分发展水平低,是低水平基础上的耦合,故大部分小镇“产城人文”融合水平不高。第三,基于同一耦合阶段下的小镇进行比较,在高水平耦合度下,与良好协调小镇相比,涞滩镇耦合水平低的原因是人口集聚水平滞后,双江镇“产城人文”融合水平低的原因是“产城人”整体水平低,勉强协调小镇融合水平低的原因都来源于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双滞后。在磨合耦合度下,龚滩镇是因城镇功能、人口集聚双滞后导致濒临失调,其余小镇是因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双滞后导致的。故产业发展、人口滞后是大多数小镇产城人文融合水平低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存在少数小镇城镇功能滞后制约“产城人文”融合的情况。最后,针对特色文化小镇“产城人文”融合水平差异的原因,提出发展策略,以期推动特色文化小镇健康发展。
本文首先通过实地调研搜集了重庆市特色文化小镇的大量数据资料,并进行分类处理,从而为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这摆脱了以往研究单个小镇的局限性,有利于从宏观上对特色文化小镇群进行比较与分类。其次,通过耦合模型对特色文化小镇“产城人文”融合水平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为衡量新型小镇的发展水平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本文通过对“产城人文”及其融合的理论、“产城人文”协调互动关系、“产城人文”融合测度方法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建立“产城人文”融合的理论支撑。然后,从产业、城镇功能、人口集聚以及文化发展四个方面宏观分析了重庆市特色文化小镇“产城人文”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耦合度以及耦合协调度函数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建立本文的融合水平模型以及本文的指标体系,利用问卷调查数据以及小镇产业数据实证研究了重庆市特色文化小镇的“产城人文”融合水平。具体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单从“产城人文”四系统耦合度指数来看,重庆市特色文化小镇的四系统耦合指数整体较高,除了龙潭镇外,其余小镇的“产城人文”耦合指数都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或者磨合阶段。第二,通过耦合协调度函数进一步测算后发现重庆市特色文化小镇“产城人文”耦合协调度并不乐观,只有两个小镇处于良好协调状态,而近似一半数量的小镇“产城人文”耦合协调度都处于失调状态,说明重庆市特色文化小镇虽然“产城人文”发展程度较一致,但是纵向看来大部分发展水平低,是低水平基础上的耦合,故大部分小镇“产城人文”融合水平不高。第三,基于同一耦合阶段下的小镇进行比较,在高水平耦合度下,与良好协调小镇相比,涞滩镇耦合水平低的原因是人口集聚水平滞后,双江镇“产城人文”融合水平低的原因是“产城人”整体水平低,勉强协调小镇融合水平低的原因都来源于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双滞后。在磨合耦合度下,龚滩镇是因城镇功能、人口集聚双滞后导致濒临失调,其余小镇是因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双滞后导致的。故产业发展、人口滞后是大多数小镇产城人文融合水平低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存在少数小镇城镇功能滞后制约“产城人文”融合的情况。最后,针对特色文化小镇“产城人文”融合水平差异的原因,提出发展策略,以期推动特色文化小镇健康发展。
本文首先通过实地调研搜集了重庆市特色文化小镇的大量数据资料,并进行分类处理,从而为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这摆脱了以往研究单个小镇的局限性,有利于从宏观上对特色文化小镇群进行比较与分类。其次,通过耦合模型对特色文化小镇“产城人文”融合水平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为衡量新型小镇的发展水平提供了一定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