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沿海和内河是矿、煤、粮、建材等大宗散货的重要运输通道,国内干散货航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际金融危机对干散货航运业造成了巨大冲击,运价曾出现大幅下跌,航运企业经营十分困难。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我国经济的回升向好,干散货航运业逐步回暖,但运力过剩的矛盾逐步显现。未来,干散货航运业将步入较长时间的低迷期。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必然要求干散货航运业由传统的低端位移服务向高端服务业发展,拓展服务功能。拓展物流成为航运企业转型发展、增强其竞争力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航运物流特别是干散货航运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对拓展模式、物流风险的深层次探讨。因此,研究干散货航运物流模式及其风险对于提高我国干散货航运服务水平,促进散货物流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我国干散货航运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价值链角度出发,研究我国干散货航运企业拓展物流的形成机理和发展规律,建立干散货物流拓展模式选择模型,研究干散货航运物流风险评价方法。这对于干散货航运企业在复杂环境下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且对构建我国干散货航运物流理论体系和提高干散货航运物流水平具有现实意义。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1)通过较为全面的文献检索与查询,掌握了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研究情况,目前缺少从价值链和管理学角度对干散货航运物流拓展模式及风险的理论及实用模型研究;(2)通过对价值链基本理论和国内航运企业物流运营现状的分析,说明拓展航运物流是干散货航运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归纳总结了国外典型航运企业干散货物流服务的实际做法和经验。航运企业发展的战略取向充分证明:无论是主导物流还是积极参与物流,向物流拓展已经成为大多数航运企业的战略选择;(3)提出航运物流具有种群特征,阐明生态学理论可以很好地模拟航运物流的发生与发展机理;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的干散货物流实现方式。构建了单一企业的航运物流和多种主体的航运物流生态学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对相互竞争的航运企业而言,物流发展价值大小取决于不同企业对物流资源的竞争能力;对于以协同为目标的航运物流,保持竞争主体的差异性有利于物流价值链的优化和平衡;(4)从物流价值链出发,提出干散货物流拓展模式的影响因素,运用主成分法和专家调查法探讨了各影响因素的价值,以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利润率和市场份额为依据构建了干散货物流拓展模式选择模型,并运用古诺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物流拓展模式的经济性;(5)明确提出了干散货航运企业物流模式实施中的主要风险因素的量化指标,通过不同评价方法的比较,首次采用等级系数法建立了干散货航运企业物流模式实施风险评价模型;(6)为提高前述干散货航运物流理论的实用性、验证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结合我国沿海某干散货航运企业向物流转型实际展开了实证研究。实证表明,本论文所建立的干散货物流拓展模式及风险评价理论和模型,具有借鉴意义和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