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明的进程》看中国文化实践的文明标准 ——日常生活视角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重新解读文化相对论,本文认为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可评价的,因为每个文化综合体都有其价值所在。然而,构成文化这个复杂体的文化要素却是可以识别的,同时也可以对其进行价值判断。本文选择文明作为评价文化要素是否为先进文化要素或落后文化要素的标准。文明因其带有先进属性及其多样性成为评判标准的一种选择。埃利亚斯·诺贝特在其著作《文明的进程》中以西方文明行为变化为线索探究了西方文明进程。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导致社会经济的分化,表现为社会职能的分工。社会职能相互关联便需要个体之间相互配合。随着社会职能分工的日益复杂化,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会越来越高。因此个体必须克制自己情绪化的本能行为,遵守人际间约定俗成的行为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合作。基于对数个世纪以来西方文明行为方式变化的研究,埃利亚斯认为文明的进程就是日常行为的合理化和习惯化过程。基于西方文明,埃利亚斯旨在为所有文明提供一个共有的理论框架。中华文明行为的产生最初也是为了规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从而更好地为人际关系和社会服务,但其表现方式与西方文明存在区别。当西方文明行为与传统中华文明行为融合发展之后,呈现出了新的中国当代文明行为标准。通过结合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本文提出了吸取两种文明成果的现代文明评价标准原则,分别体现于羞耻心,尊重和博爱。三条原则分别从主体,客体以及全人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规定文明行为评价标准。羞耻心是在内化的文明概念被触犯之后的感觉;尊重是使交际对方感到舒适的心意;博爱是指对全人类的关心。通过实践文明标准原则,人们能够有机会审视自己的行为,这也是自我教育与提高自我修养的渠道之一。此外,人们还能够对如何成为文明人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清晰的判断。当区分文明行为与非文明行为的意识产生后,人们就会有更大的意愿去坚持内化的行为准则。在这人际交往与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的时代,文明行为不仅能够作为人际矛盾的润滑剂,还能为国际友人营造当代中国的新形象。曾经中国人因不文明行为而备受诟病,但是当中国人行动起来改正自身的不文明行为并保持文明行为时,中国人的名誉与中国的形象将被重新定义。
其他文献
体育运动是神奇的存在,它能够把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人聚集在一起,只为了一起运动,只有在共同的运动中拼搏,奋进才会忘记所有差异性。本文为了解新疆克拉玛依市发展较好且与维吾尔族、汉族民族无关的韩国体育项目跆拳道,通过习练的汉族与维吾尔族,分析两民族少年儿童在一项体育运动中习练的认知、动机、获得感的共性及差异性,从而促进两民族的互相学习,共享民族传统体育,增近两民族的互通互融,同时为民族的互通
在私法领域,法律行为是引起权利变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农地经营权作为一项新独立出来的权利类型,亟需法学予以科学解释、限定,法律作出规范和合理调整。国家已经在最新修订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明确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法律概念,但只在个别条文里进行了简单的规范,并没有对具体的权利行使规则做出明确规定,也没有相关配套机制予以补充。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实践也已给各法律关系主体带来诸如维权救济困难等各种风险。本文立足于法
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努力自清末便已开始,而与中国文学“走出去”热切需求不相称的是,中国文学在西方的传播一直处于困境,阻力重重。笔者挑选木心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中的三篇短篇小说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原文本,并运用飞散理论,在翻译实践中探究如何在中国文学英译中保留中华文化特征以及原作者简洁诗意的语言和无分中西的思想,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同时通过跨民族思维,对目的语及目的语文化加以利用,提升读者阅读的
律师辩护正经历着从单一地强调对抗到逐步吸收协商的发展历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正式进入刑事诉讼立法则将协商式辩护的发展推向高潮。相较于以对抗为主的辩护方式,以协商为主的辩护方式更有利于降低诉讼成本、控制诉讼风险。我国的诉讼环境缺乏相互对抗的平台,国家追诉机关将被追诉者压制的情况屡见不鲜,加之我国的有罪供述率极高,对抗式辩护的空间受到严重压缩。诸多因素伴随这认罪认罚制度的持续发酵之下,协商式辩护的重要性
大型民族舞剧《丝海梦寻》是21世纪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简称“海丝”)题材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舞剧作品之一,《丝海梦寻》从诞生以来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超过60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舞剧《丝海梦寻》主题深刻、内涵丰厚、情感细腻,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中西结合的音乐、风格显著的舞蹈、简朴大气的舞台布景与闽南的民俗文化紧密结合,将闽人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与家国一体、重义轻利的伦理精神作
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面向中小学音乐教育培养师资人材,《舞蹈》课作为培养方案中的一门必修课程,舞蹈学习对于音乐教师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现行的高师音教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以专业艺术院校舞蹈教学为模本,上课内容一般是从专业舞蹈训练的角度设计一些简单化了的动作进行教学,教学过程呈现出内容不符合高师音教专业就业需求,教学方式过于陈旧等问题,调整和完善现行的高师音教专业舞蹈课程内容,设计一套符合音教
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现今传统文化教学不容乐观,教育实践者应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革新,但这种转变唯有从教学本质上入手。近年来,我国兴起一种新式教学方法即群文阅读教学。该方法最早由台湾学者赵镜中先生所提出,随后大陆也展开了相关研究。我国学者通过对群文阅读教学理论上的探讨,发现该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后,便将此方法有效运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让全国人民拍手叫好,但是,要让这样的好政策真正落地,取得实效,还需要系列配套措施。我以为,这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就是家庭教育相关政策要跟上,以缓解家长焦虑。
期刊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第一次公开问世”,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理论分析了社会有机体概念。社会有机体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其形成有着特定的理论背景和实践基础。近代实证主义社会学家孔德、斯宾塞将生物有机体的特征和规律运用于分析社会问题,这一做法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开辟了道路;马克思批判吸收了康德、黑格尔那里作为“自然目的之物”和“绝对精神”的外化或显现形式的“社会
词汇是英语语言学习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主要采用传统词汇教学方式,词汇教学效果不佳。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学习形式的变革,移动词汇APP正是信息技术应用于语言学习的最新产物,它的出现为英语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研究在混合式学习、建构主义学习和自主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以墨墨背单词为例,采用移动终端APP辅助英语词汇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旨在探究移动词汇APP对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