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面向中小学音乐教育培养师资人材,《舞蹈》课作为培养方案中的一门必修课程,舞蹈学习对于音乐教师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现行的高师音教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以专业艺术院校舞蹈教学为模本,上课内容一般是从专业舞蹈训练的角度设计一些简单化了的动作进行教学,教学过程呈现出内容不符合高师音教专业就业需求,教学方式过于陈旧等问题,调整和完善现行的高师音教专业舞蹈课程内容,设计一套符合音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面向中小学音乐教育培养师资人材,《舞蹈》课作为培养方案中的一门必修课程,舞蹈学习对于音乐教师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现行的高师音教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以专业艺术院校舞蹈教学为模本,上课内容一般是从专业舞蹈训练的角度设计一些简单化了的动作进行教学,教学过程呈现出内容不符合高师音教专业就业需求,教学方式过于陈旧等问题,调整和完善现行的高师音教专业舞蹈课程内容,设计一套符合音教专业自身需求和发展的舞蹈课程教材,成为当下音教专业舞蹈课教学改革的一项任务。从转变舞蹈教学视角开始,经过一年的师范大学音教专业舞蹈课跟班教学,论文成为这一实践的经验总结。音教《舞蹈》课程教材建设必须考虑到音乐与舞蹈学科的关联性,既要从音乐教师的就业需求出发,也要能较全面的展现舞蹈知识。课程教材建设内容以面授和网络辅修二个部分组成。教材建设的论述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进行高师音教《舞蹈》课定位。根据音教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和需求,提出高师音教《舞蹈》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要求,通过分析当前教材的现状,提出《舞蹈》课程教材建设要求和四个面向。第二章,《舞蹈·基训与形体》是指舞蹈课程中身体素质训练。考虑音乐生的身形和柔韧性等基本状况,动作以基训与形体训练中“地面素质训练”部分为主,以形体训练目标为主要方向,训练动作采用从单一、复合到组合的发展规律。第三章,《舞蹈·民族民间舞》是指舞蹈课程中动作风格训练。让音教专业学生初步掌握四大汉族和四大少数民族的舞蹈风格特点、基本动律和基本节奏型,为舞蹈编创打下良好的基础。第四章,《舞蹈·律动与编创》是指舞蹈课程中舞蹈作品的小段式律动编创训练。这里的舞蹈律动不是指舞蹈专业方面的律动,而是一种音乐与舞蹈相互融合的律动教学,并选取人教版中小学音乐教材的音乐为伴奏音乐,进行举例说明。第五章,《舞蹈·分类与欣赏》是指舞蹈课程中理论知识和作品欣赏部分。通过了解不同种类的舞蹈风格和特点,使音乐生初步鉴别六大舞种以及它们相关的代表性舞蹈和背景资料,并给予学生专业的舞蹈网址链接作为网络学习部分。《舞蹈》课程教材建设的四个面向构成有机的组成,第一和第二面向是舞蹈课堂主要的面授内容,成为第三舞蹈编创练习和第四网络作品鉴赏学习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中国城市化规模的日益扩张,打破了传统中国礼俗社会关系的“差序格局”,带来了邻里关系的随机组合,造成了“原子化”的个人。社区营造是改变现代社会“原子化”个人、邻里冷漠、促进社区和谐与增加社区社会资本的有效手段。在实际的社区营造过程中,居民会出现参与意愿低、能力不足以及参与主体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介入过程中对“人”的塑造不够。所以,介入社区营造的过程中,社工需要采用中介者角色扮演、资源整
正确认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正反面作用,探索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有效对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既是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和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要求,也是本文研究探讨的目的。本文在整体性治理视域下,围绕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要要素,即公共部门、网民和网络媒体三个方面,梳理当前政府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现实困境,深入分析治理困境背后的原因。首先是政府部门由于职能部门“碎片化”等机制制度问题,
交际策略是弥补语言知识欠缺、用于解决交际困难的补偿手段。“交际策略”概念的提出和相关研究始于1972年。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交际策略(下文简称为汉语交际策略)研究起始较晚,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后汉语交际策略研究缓慢发展,究其原因在于“交际策略”理论目前尚无定论,且“交际策略”实证研究与语料搜集十分费时费力,研究条件受限制。本文采用微变化研究法,与六名英语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进行八次以周或天为间隔单位
我国学生在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涯当中,英语一直作为他们学习的最主要的科目之一,其教学质量的好与坏备受教育界和社会大众的关注。我们身边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很多初中英语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上了高中之后,成绩便出现明显下滑;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初中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上了高中之后,他们往往会出现厌学,甚至出现部分学生放弃学习英语的现象。笔者在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现
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中考既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一次升学考试,也是检测初中生学业水平的重要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直以来都是受我国社会关注度很高的考试。中考“怎么考”、“考什么”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初中教学该“怎么教”、“教什么”。随着课程改革和新高考的推进,新高考的理念也随之在中考地理试题中不断地渗透,中考已然发生了新的变化。近些年来江西省中考地理试题中已逐渐体现出教学的本质,初步体现了地
体育运动是神奇的存在,它能够把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人聚集在一起,只为了一起运动,只有在共同的运动中拼搏,奋进才会忘记所有差异性。本文为了解新疆克拉玛依市发展较好且与维吾尔族、汉族民族无关的韩国体育项目跆拳道,通过习练的汉族与维吾尔族,分析两民族少年儿童在一项体育运动中习练的认知、动机、获得感的共性及差异性,从而促进两民族的互相学习,共享民族传统体育,增近两民族的互通互融,同时为民族的互通
在私法领域,法律行为是引起权利变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农地经营权作为一项新独立出来的权利类型,亟需法学予以科学解释、限定,法律作出规范和合理调整。国家已经在最新修订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明确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法律概念,但只在个别条文里进行了简单的规范,并没有对具体的权利行使规则做出明确规定,也没有相关配套机制予以补充。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实践也已给各法律关系主体带来诸如维权救济困难等各种风险。本文立足于法
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努力自清末便已开始,而与中国文学“走出去”热切需求不相称的是,中国文学在西方的传播一直处于困境,阻力重重。笔者挑选木心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中的三篇短篇小说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原文本,并运用飞散理论,在翻译实践中探究如何在中国文学英译中保留中华文化特征以及原作者简洁诗意的语言和无分中西的思想,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同时通过跨民族思维,对目的语及目的语文化加以利用,提升读者阅读的
律师辩护正经历着从单一地强调对抗到逐步吸收协商的发展历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正式进入刑事诉讼立法则将协商式辩护的发展推向高潮。相较于以对抗为主的辩护方式,以协商为主的辩护方式更有利于降低诉讼成本、控制诉讼风险。我国的诉讼环境缺乏相互对抗的平台,国家追诉机关将被追诉者压制的情况屡见不鲜,加之我国的有罪供述率极高,对抗式辩护的空间受到严重压缩。诸多因素伴随这认罪认罚制度的持续发酵之下,协商式辩护的重要性
大型民族舞剧《丝海梦寻》是21世纪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简称“海丝”)题材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舞剧作品之一,《丝海梦寻》从诞生以来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超过60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舞剧《丝海梦寻》主题深刻、内涵丰厚、情感细腻,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中西结合的音乐、风格显著的舞蹈、简朴大气的舞台布景与闽南的民俗文化紧密结合,将闽人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与家国一体、重义轻利的伦理精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