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中国政治史的演进中,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占有其他政治、社会力量所不能替代的位置,同时,中国政治舞台另一极不可忽视力量——中间势力,作为游离于国共两党之外的第三种力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这三种力量的冲突与合作构成了现代政治史的丰富画面,成为主宰中国政局发展的主要推进力量。抗日战争的爆发,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互作用,使得政局纷繁复杂,国共两党与中间势力之间的关系的分化组合成为左右政局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对抗战时期不同历史阶段国共两党中间势力政策进行探讨和分析,进而剖析出两党中间势力政策的异同,以及对政局走向的影响。本文具体内容如下:引言:通过对前人著述的梳理,考察出这一选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之所在,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主要对国共两党九?一八事变后的中间势力政策进行考察,在对中共排斥政策、国民党镇压政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两党这一时期中间势力政策的差异。第二章:考察华北事变后国共两党中间势力的调整:中国共产党开始修正中间势力理论;与中间势力携手共筑统一战线;联合逼迫国民党政府抗日对敌等政策。国民党限制的松动:部分参政机会的开放,容纳各派共同救国;开放抗日言论,取消部分民主限制;对左翼势力的民主活动进行镇压政策。通过对上述政策的考察,比较出此时国共两党中间势力政策的差异。第三章:对全面抗战时期的两党中间势力政策进行比较研究,考察出这一时期两党政策在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上是有相同之处的,在总的发展方向上是进步的,但二者存在很大差别,即在对中间势力的地位认同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中共对中间势力的政策是出于真诚合作,而国民党是权益利用之举。第四章:对于抗战相持阶段的国共两党中间势力政策进行研究,对这一时期中共与中间势力从联合参政到联合执政的转变以及帮助中间势力组织化等政策以及国民党由宽容到严格限制等政策进行评析,并对这一时期两党政策的异同进行比较。第五章:重点战略反攻阶段两党中间势力政策,着重考察胜利前夕国共两党对自己命运前途评估的基础上而对中间势力采取的不同政策:即中共的加强统战,共同建国政策,国民党的限制与争取政策。进而比较出二者政策存在着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政治取向以及主动团结与被迫争取的方式不同。第六章:对抗战时期国共两党中间势力政策进行整体分析和评价,得出对于我们今天的历史启示。结语:对整个抗战时期两党中间势力的演进、各自政策的利弊得失进行分析,得出本文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