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指出:“在过去的历史中,人们似乎找到一个比较最有效(效力总是相对的)的抚育方式,那就是双亲抚育。”他把夫妻和子女比作“社会结构中的真正三角”。在这个“三角”中,“一个都不能少”。一个具有完整结构、有效发挥全部功能的家庭,在人一生成长的最关键的儿童、青少年时期,给予全盘的生活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安抚、社会知识的灌输、社会规范的熏陶,从而为人格发展和健康的社会化奠定最坚实、最丰富、最重要的基础。 然而客观社会现实是: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得不被动地生活在单亲家庭这种结构与功能都残缺不全的家庭中。他(她)们所能享受到的家庭教育不能不说也是充满遗憾的。要详尽展示这种“残缺境况”在成长过程中留下的印记,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也是个人所不能力及的,本文选择单亲子女在人际交往-互动中的行为、态度和心理特征这一侧面,作为一个窗口,以此透视他(她)们在人格心理成长、个性发展和社会化进程中的一些现象和特点,并加以分析,探讨因应对策。文章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单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域限、研究方法与来源;明确单亲家庭概念,简介单亲家庭发展状况。 第二部分:从理论上阐明人际间的交往-互动对人格发展与塑造的重要作用,以此说明选取人际交往-互动作为参照系统来研究个体人格发展的依据。 第三部分: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对比研究方式,具体归纳、展示单亲孩子在人际间的交往-互动过程中体现的各种行为特征及心理品质,并初步揭示这些特征及心理品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第四部分:从家庭内部角度,探析单亲子女上述心理特征及品质的形成原因。 第五部分:在以上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