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han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国培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教师实践性课程原则上不少于50%,进一步加大实践性培训比重,从而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①为了响应国家教育部的通知,各地高校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方式和课程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培训方式要创新,培训内容要以学员为中心,发挥其自主学习的作用,还要不断的实践,进而可以更好的增强学员对培训的兴趣。在这个信息时代,微学习以其方便、快速、微小的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微课程以其短小、精悍的优势使它逐渐被重视。笔者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和需求,尝试以微课程作为新的培训内容的载体,运用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探索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策略,并且构建出微课程的应用模式,为教师提供培训的参考模式。本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对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现状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概括总结,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对微课程与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且阐述了本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对可汗课程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可汗课程与传统课程的不同之处,参考其他研究者对微课程的认识,笔者将结合可汗课程的优势,分析总结出微课程在设计过程中的原则和应用模式。第四章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与需求做了调查分析,了解了高校教师的学习方式和需求,并且结合前面提出的微课程设计的应用模式,对教师的应用技能进行微课程设计,并将此微课程提供给教师进行体验,最后对教师的使用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第五章对论文进行了总结与展望。笔者在其他研究者对微课程认识的基础上得出微课程的应用模式,这个模式还有很多待改善的地方,期望能给后来研究的学者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正>【编者的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是中国人了解苏联的唯一来源。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学者的苏联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一些专题性研究。但是,市
<正>贺菊乔教授系湖南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学术继承人,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学验俱丰。尤其擅长中医男性病的诊治,对男性不育的治疗有
近年来,随着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公民意识的觉醒,政府公共服务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服务质量,通过向企业“取经”,政府机关引入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概念的界定是:“健康应该包含4个基本的方面:最起码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良好。”由此可见社会适应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迈向
本文对中美两国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提出有利于中国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良性发展的建议。论文主要运用文献学方法、田野调研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等4种
《杜拉拉升职记》和《穿普拉达的女王》同样讲述一个有关职场奋斗的故事,同样表现一个小人物的成长史,同样表达了生存的残酷、生活的归属、时尚的元素等话题。因为这两部影片
城市出入口机动车 OD是城市交通规划中进行交通需求预测的一项基础资料。根据我国中小城市出入口交通的实际情况 ,提出适合于中小城市实际的出入口机动车 OD调查方法和其扩样
幼儿园教育是个体学习生涯的开端,小学教育是每个人进行文化知识学习的开始。朱慕菊等人开展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表明,儿童从幼儿园刚刚进入小学面临着学习适应困难和社
中国市场经济的全新变革,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经历同样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样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高位运动的步伐,达到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建筑
作者积累了一定的网络视频教学实践经验,从实施翻转课堂的基础与翻转课堂内涵的一致性等方面进行探讨,构建出具有课前自主学习、问题构建、课上点拨三大教学模块的翻转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