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20年延安市两所三甲医院宫颈癌住院患者病例分析

来源 :延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2011-2020年延安市宫颈癌住院患者病例资料的分析,了解延安市宫颈癌住院患者构成特征及变化情况,为延安市宫颈癌的宣传教育、早期筛查、预防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病案浏览器检索宫颈恶性肿瘤(C53),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及延安市人民医院两院所有新确诊的宫颈癌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1241例宫颈癌患者被纳入此研究。回顾性分析新发宫颈癌患者基本特征、延安市各县区发病人数、住院患者发展变化、临床病理资料及宫颈癌筛查等病例资料,所有收集的数据经EXCEL编码整理后通过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延安市宫颈癌患者以农民为主,占84.69%,孕产次以≥3次为主,就诊原因中以阴道不规则流血为主,占51.81%,就诊原因在绝经状况比较中,阴道不规则流血占72.53%,成为绝经后妇女就诊的主要原因;阴道接触性出血占40.81%,成为未绝经妇女主要就诊原因。2.2011-2020年延安市两所三甲医院收治各县区新发宫颈癌的患者中,前5位依次为:宝塔区,254例,占20.5%,安塞区170例,占13.7%,子长市147例,占11.8%,志丹县137例,占11.0%,宜川县95例,占7.7%。3.10年内新发宫颈癌住院患者平均每年增长10.38%,宫颈癌住院患者人数随时间变化整体呈上升趋势。4.1241例患者中最小发病年龄22岁,最大年龄93岁,平均发病年龄为51±17岁,40-49岁为发病高峰组,平均发病年龄从2011-2012年的49±16岁上升至2019-2020年的52±17岁,年龄段60-69岁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总体呈上升趋势。5.宫颈癌分期,FIGO II期除2015-2016年外,余排名均为第一位;FIGO I期排名第二位。宫颈癌FIGO I期患者构成比由2011-2012年34.9%增加到2019-2020年的44.2%,FIGO II期患者构成比由2011-2012年40.2%增加到2019-2020年46.3%,提示FIGO I期及II期患者有逐年增长趋势;FIGO III期及IV期患者构成比由2011-2012年23.0%降低到2019-2020年7.6%,提示FIGO III期及IV期患者有逐年降低趋势。6.宫颈癌病理类型,鳞癌排名第一位,但从2011-2012年的98.6%下降到2019-2020年89.1%;而腺癌从2011-2012年1.0%上升到2019-2020年的6.8%,其他类型从2011-2012年的0.4%上升到2019-2020年的4.1%。总体鳞癌呈下降趋势而腺癌及其他类型呈上升趋势。7.不同时期宫颈癌病理分化程度顺位排名,分别为中分化、高分化、低分化。中分化从2011-2012年的51.7%降低到2019-2020年的44.2%,而低分化从2011-2012年的21.5%上升到2019-2020年的25.7%,高分化整体呈上升趋势。8.体检就诊组与症状就诊组在不同临床分期比较中P<0.05,其中FIGOⅠ期体检组较症状就诊组高(78.79%vs59.52%),FIGOⅡ期症状就诊组较体检就诊组高(38.89%vs20.20%);体检就诊组与症状就诊组在不同分化程度中比较P<0.05,高分化在体检就诊组较症状就诊组高(61.62%vs20.83%),而中分化(52.18%vs32.32%)及低分化(26.99%vs6.06%)在症状就诊组较体检就诊组高;体检就诊组与症状就诊组在肌层浸润程度比较P<0.05,浅肌层浸润在体检就诊组明显高于症状就诊组(82.83%vs46.63%),而深肌层与全层在症状就诊组明显高于体检就诊组(40.28%vs15.15%)、(13.09%vs2.02%);体检就诊组与症状就诊组在淋巴结转移比较P<0.05,体检就诊组中无淋巴结转移,而症状就诊组淋巴结转移104人,占(20.63%)。余病理类型及脉管癌栓在不同就诊原因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1241例宫颈癌患者,281例患者于确诊前均行HPV及TCT检查,两者均为阳性有186例,占66.19%,均为阴性有12例,占4.27%,两者中任一为阳性共有269例,占95.73%。10.1241例宫颈癌患者,395例于宫颈癌确诊前行HPV检查,检测率31.83%,其中HPV阴性31例,占7.85%;HPV阳性364例,占92.15%,HPV16型共245例,占67.31%,为感染的主要类型,HPV阳性率在三种临床病理类型中(SCC、AC及其他类型)分别为93.03%、63.64%、90.90%,P<0.05。行两两比较时,HPV阳性检出率SCC高于AC(P<0.0167)。11.1241例宫颈癌患者,447例于确诊前行TCT检查,检测率36.02%,其中TCT阴性有141人,占31.54%;TCT阳性306例,占68.46%,不同临床病理类型(SCC、AC及其他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延安市宫颈癌发病年龄总体呈上升趋势,年龄段60-69岁上升明显,建议在“两癌”普查中适当提高宫颈癌筛查年龄,有助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发现及早干预;2.延安市宫颈癌发病人数逐年上升,需继续加强宫颈癌宣教及普查强度,建议将绝经后妇女阴道不规则流血及未绝经期妇女阴道接触性出血,作为本地区宫颈癌宣传教育的一方面。3.延安市宫颈腺癌有逐年上升趋势,医务人员应提高对宫颈腺癌筛查的关注。
其他文献
目的:足是人体下肢直接与地面接触的部分,通过足弓(Foot Arch)这一特殊结构,发挥着吸收地面冲击力、支撑身体重量、步态推进等重要作用。本研究拟通过分析新入伍战士在展开训练前的足部运动学特征与足弓高度的关系,探索足弓高度的变化对足部运动学特征的影响。再分析三个月共同科目训练中,发生下肢应力性骨折的战士的足弓高度及足部运动学特征,探讨可能引起下肢应力性骨折发生的相关足部生物力学因素。方法:应用前
学位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获得SWE及PSA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截断值;联合三种方法提高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诊断效能
目的:通过在膝关节镜手术与膝关节置换手术结束后,于内收肌管的不同位点以盐酸左旋布比卡因和地塞米松的混合液进行单次内收肌管神经阻滞,同时配备自控式静脉镇痛泵。观察术后患者患肢首次抬腿时间、患肢出现疼痛时间、术后静脉使用止疼药(舒芬太尼)剂量以及术后是否发生恶心呕吐。通过对比各个观察指标来探索两种手术各自最佳的阻滞位点,从而探索膝关节手术术后内收肌管神经阻滞的最佳阻滞位点。为术后患者镇痛提供更好的方案
背景:目前关于妊娠期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治疗启动时机,感染科医师与产科医师之间、国内外各个地区之间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我国感染病学会及欧洲肝病研究协会的指南建议在妊娠24-28周开始抗病毒治疗,认为在保证胎儿安全的前提下,尽早抗病毒治疗可能对预防早期胎盘感染和子宫内传播是有益的。然而,我国妇产科学会、美国胃肠病学肝病与妊娠指南及
目的:观察不同剂型利多卡因气道表面麻醉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全麻苏醒期呛咳、术后咽喉痛、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的影响,分析不同剂型的优缺点,寻找减少气管插管气道并发症的合适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80例。研究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研究:利多卡因不同剂型单独使用,共纳入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随机分为四组:A组(对照组n
学位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索右美托咪定对AECOPD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下,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观察:预后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明确右美托咪定是否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起到降低炎性因子、改善血气指标等作用,为AECOPD患者无创正压通气的镇静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2019年11月-2021年1月因AECOPD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呼吸内科行住院治疗的患者40例,以随机数字表随机
目的:对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基于已有的布比卡因剂量的研究,选用剂量相等的轻比重与重比重两种比重的布比卡因作为腰硬联合麻醉的腰麻药液,通过观察患者的术后转归情况,探究此两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药液对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别,以及使用哪一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药液的老年患者的术后转归结果更优。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前瞻原则,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拟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择期单侧全髋
目的:本研究通过在老年胃癌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30min将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经鼻腔滴入,观察其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插管期、拔管期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质量以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以探索适合于老年患者右美托咪定滴鼻的最安全、有效的剂量,为老年胃癌手术患者提供更安全舒适的麻醉前用药方案。方法:依序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拟在全麻下进行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