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靶点预测—自噬凋亡”的祖卡木颗粒及其药味组合对AM作用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xue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祖卡木颗粒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版)》、《国家急(抢)救药品直接挂网采购示范药品目录》收载的维药重点品种,是非常具代表性维成药之一。作为维医药理论中治疗感冒的首选药物,具有独特的抗炎及止咳药效,临床研究表明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但目前应用科学方法阐释其组方抗炎机制的实验设计相对不足。本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60803)资助下,融合中医学语言进行功能表述与组方药物分类,借鉴现代医学生物指标表征作用靶点,将有利于提高祖卡木颗粒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目的:依据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的祖卡木颗粒抗炎活性的潜在作用靶点与机制,观察祖卡木颗粒及其组方中不同功效药物组合对AM细胞吞噬强度、细胞数量、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凋亡的差异性影响,分析并验证祖卡木颗粒组方中不同功效药物组合抗炎机制的差异性。方法:(1)祖卡木颗粒抗炎活性潜在作用机制预测:①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与各大期刊网站开源数据库,检索并筛选祖卡木颗粒潜在的有效化学成分,依托TCMSP、Stitch等平台筛选并预测上述有效化学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构建祖卡木颗粒“有效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数据集;②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炎症相关潜在作用靶点,汇总与祖卡木颗粒的共有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中,构建祖卡木颗粒“潜在作用靶点-炎症”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并进行通路分析与功能富集分析,预测祖卡木颗粒抗炎活性的潜在作用靶点与机制;③基于上述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祖卡木颗粒组方中疏散风热、止咳化痰、益胃润肺3组不同功效药物组合抗炎作用机制的差异性。(2)祖卡木颗粒抗炎活性与作用靶点验证:以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为病理模型,以AM吞噬作用为切入点,研究祖卡木颗粒IPF大鼠不同时间节点的干预作用。①机体病理状态方面,考察祖卡木颗粒对大鼠体重、体温、呼吸频率、肺组织病理情况及羟脯氨酸含量的差异性影响,验证其抗炎活性;②药效作用靶点方面,以祖卡木颗粒对AM吞噬强度的影响为切入点,研究AM细胞数量、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自噬程序的平衡关系对其的干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验证预测得到的祖卡木颗粒抗炎活性作用靶点与相关通路机制;③分析并验证祖卡木颗粒组方中疏散风热、止咳化痰、益胃润肺3组不同功效药物组合对IPF作用的差异性。结果:(1)祖卡木颗粒抗炎活性潜在作用机制预测:①结合数据库筛选与文献资源补充,剔除多味药物共有成分后得到祖卡木颗粒有效活性成分165个;综合利用TCMSP、Stitch等网络药理学平台,剔除多类活性成分共有靶点后得到祖卡木颗粒潜在作用靶点235个;②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炎症相关潜在作用靶点695个,与祖卡木颗粒的共有潜在作用靶点为89个;使用String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潜在作用靶点-炎症”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通路分析与功能富集分析,初步证实祖卡木颗粒抗炎活性的作用机制可能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及细胞增殖相关,并涉及细胞吞噬、细胞凋亡、细胞自噬等细胞程序,为后续生物学效应验证试验的指标选择奠定基础;③祖卡木颗粒组方中3组不同功效药物组合的抗炎机制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疏散风热组药物的抗炎作用与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信号通路可能相关,益胃润肺组药物的抗炎作用可能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相关,且3组药物多数抗炎信号通路下游可能与细胞凋亡相关联。(2)祖卡木颗粒抗炎活性与作用靶点验证:①抗炎活性验证试验表明,在给药第3天时,表里双治组大鼠体温显著降低(P<0.01),疏散风热组大鼠呼吸频率显著降低(P<0.01),2组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给药第14天时,祖卡木组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1);在给药第28天时,表里双治组大鼠体重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益胃润肺组羟脯氨酸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同样表明祖卡木颗粒复方及其不同药物组合均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炎症浸润与纤维化进展的治疗作用。②抗炎作用靶点验证实验表明,对于AM细胞吞噬强度,给药第3天时,祖卡木组与其所含不同药物组合均较模型组有显著提高(P<0.01);给药14天时,5组受试药物组较模型组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AM细胞数量,在给药第3天时,表里双治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疏散风热组、止咳化痰组与益胃润肺组AM细胞数目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给药第14、28天时,5组受试药物大鼠AM细胞相对数目均低于模型组(P<0.05)。对于TLR4/MyD88/NF-κB表面受体信号通路,给药第3、7天时,5组受试药物组TLR4、MyD88 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给药第3天时,祖卡木组、止咳化痰组与益胃润肺组NF-κB 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降低(P<0.05),给药第7天时,祖卡木组、疏散风热组、益胃润肺组与表里双治组的表达量较模型组低(P<0.05)。对于细胞凋亡、自噬程序的平衡关系,结果显示祖卡木颗粒及其不同药物组合均能显著降低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率(P<0.01),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干预关联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与自噬蛋白Beclin1结合、抑制凋亡蛋白Caspase3的激活相关;③深入对比分析祖卡木颗粒组方中不同功效药物组合对IPF作用的差异性,结果显示疏散风热组药物对于细胞凋亡及其与细胞自噬的平衡关系调节作用较为显著(P<0.01),益胃润肺组药物对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较为突出(P<0.05),同时三组药物均可以对AM细胞的吞噬与增殖、促炎因子的转录与分泌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与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相符。结论:整合传统与现代的多学科研究方法,可成功预测并验证祖卡木颗粒及其组方中不同功效药物组合的抗炎活性潜在作用机制。同时,以AM的吞噬强度为线索,可实现对AM细胞数量、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自噬程序的平衡关系等祖卡木颗粒相关抗炎活性机制的研究与探讨。疏散风热组药物对于细胞凋亡及其与细胞自噬的平衡关系调节作用较为突出,益胃润肺组药物对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较为显著,提示不同功效药物组合可能存在不同的抗炎机制与靶点,还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现代微媒体技术在社会中被人们普遍运用,而且发展为人们获得实时资讯的重要途径。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迎来了一个奇妙的时代即“微时代”,它给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很多社会问题也接踵而来,尤其是正处于发展阶段,好奇心强的高校大学生,他们很容易被社会不良现象熏染。此外,“微时代”形势下,旧时的教育思想已经无法追随新时代的社会步伐。因此,高校领导以及教育者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
目的: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考察ACM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抗血管生成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潜在的机制,同时利用建立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进一步考察ACM体内抗
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不容忽视。肿瘤血管和肿瘤微环境作为肿瘤生长转移的重要因素,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研究内容。黄金昶教授治疗肿瘤经验较为丰富,尤其善用围刺抑瘤。瘤周围刺法是以肿瘤为俞,多针包围式的针刺方法,在临床恶性肿瘤的治疗中疗效显著。本团队前期实验的结果说明瘤周围刺可能是通过VEGF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达到抑瘤效果。但瘤周围刺通过VEGF通路抑制血管生成的机制尚不明确,而本论文将就此进行研究。文献综述
地源热泵技术已经成为广泛应用的节能技术之一。了解地下热能储存状况和大地热调节能力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系统运行效能和运行成本。土壤热物性直接关系到地源热泵系统的前期设计进而决定系统运行状况。目前现场热响应测试是检测岩土热物性参数较为精确的方法。本文通过江苏省灌云县进行浅层地热能普查项目,使用Downwin D-GSHPT-S-4热物性热响应测试仪现场进行热响应测试,将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比分析结
采用实验对氩气大气压射频辉光放电与射频DBD放电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中采用的大气压等离子体产生装置的主体是一对平行的铜的圆柱体电极,上下电极的直径均为20 mm,封闭在一
会议
在我国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作为重要参与者,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具有更多的信息渠道和更专业的分析、选股能力,因此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和趋向往往成为资本市场的“风
下降算法是求解无约束光滑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当目标函数是几个光滑函数的和时,我们称它为可分离函数.对于可分离光滑优化问题,一些学者提出并研究了增量梯度算法.增量梯度算法每次以一个分量函数的负梯度方向为迭代方向,这样可以降低每次迭代的计算量.据我们了解,目前关于增量梯度算法的研究主要是采用发散步长准则和采用常值步长准则.其中采用常值步长的算法只适用于一类特殊的目标函数;而采用发散步长的增量梯度算法收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凭借其跨越能力大、结构和使用性能好等优点,在我国高速铁路工程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地震时,桥梁往往极易受到破坏。在我国地震频发,所以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地震响应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减震控制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以连镇铁路连续梁(64+108+108+64)m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 Civil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反应谱分析、时程反应分析和减震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
目的:通过对顾石松主任医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门诊病历进行数据挖掘,得出其用药规律经验,剖析辨证论治思路,总结其学术思想并应用于临床以提高疗效,为中医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提供新的临床参考。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就诊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身科顾石松主任医师门诊的75例符合心脏神经官能症诊断的患者所使用的共计218首有效中药处方。在数据标准化后,使用M
目的和意义:本课题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研究针刺腹部筋结点与针刺常规取穴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通过数据分析客观评价两种针刺方法的有效性,探讨针刺腹部筋结点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以期为临床治疗功能性便秘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进而拓展经筋理论在脏腑疾病中的运用。方法:本研究所选病例均来源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