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M-5和P25杂化炭膜的制备及轻烃渗透性能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炭膜是由高分子聚合物薄膜经真空或惰性氛围下高温热解炭化制备的膜材料。其内部具有超微孔和极微孔结构,主要以分子筛分机理进行气体分离。具有气体渗透通量高,气体选择性高,耐高温等优点,在气体分离领域具有强大的应用潜力。但炭膜的气体渗透性与工业要求尚存在一定差距,同时炭膜在进料或储存时对湿度的影响也相当敏感,在一定湿度条件下储存会显著降低炭膜的气体渗透性能。另外炭膜的气体分离研究主要集中在永久性气体氧氮等小分子气体的分离上,而针对应用广泛,能耗较大轻烃(烯烃烷烃)的分离研究尚少。乙烯,乙烷,丙烯,丙烷的分子尺寸与炭膜孔道尺寸相近,将炭膜应用于轻烃分子的分离也是其潜在应用方向。本文通过将前驱体聚合物与ZSM-5沸石颗粒,P25颗粒共混,制备杂化炭膜,通过在无机颗粒与炭层间形成界面孔隙及无机颗粒间形成的堆积孔隙,增加炭膜孔体积,减小气体渗透阻力,提高气体渗透通量。使用TG, SEM, XRD等表征杂化炭膜的热稳定性,杂化状态,炭层的微结构等。考察了无机颗粒添加量,炭化终温及颗粒团聚程度对炭膜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沸石杂化炭膜在RH=40%(相对湿度)条件下放置气体渗透性能的变化,并通过热处理进行气体渗透性能的恢复。测试了沸石杂化炭膜及P25杂化炭膜对乙烯,乙烷,丙烯,丙烷的气体渗透性能,并探讨杂化炭膜对轻烃气体分离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沸石与炭基体复合良好,沸石在炭层中仍保持晶体结构,无机颗粒的掺杂可以有效的提高炭膜的气体渗透性能。在10-20wt.%范围内,沸石的含量增加,气体渗透性能提高,气体选择性略有降低。炭化终温提高,气体渗透性能下降,气体选择性提高;添加沸石的团聚程度减小,气体渗透性能提高,气体选择性也增加。其中沸石团聚程度为400nm,沸石添加量为10%,炭化终温为700℃的杂化炭膜其H2, CO2, O2,N2,CH4, C2H4, C2H6, C3H6, C3H8气体渗透通量达1022.8,736.5,180,26.2,16.2,85.3,14.6,28.6,0.21Barrer, O2/N2选择性为6.9,气体渗透性能优良。沸石杂化炭膜在RH=40%条件下放置达60天时,气体渗透通量降低达90%,经过120℃热处理可以恢复70%的通量。P25引入炭膜中对炭膜气体渗透通量影响显著,随P25添加量的增加,气体渗透系数增加;P25添加量为20%,炭化温度为700℃的杂化炭膜其H2, CO2,O2, N2, CH4, C2H4, C2H6, C3H6, C3H8气体渗透通量达1769.2,1558.6,410.2,55.5,26.8,92.5,13.1,22.8,0.75Barrer,并保持O2/N2选择性为7.4。
其他文献
通过国内外资料调研和南海取样钻探的实践,提出了海洋深水随钻取样钻探关键设备的性能指标和工作原理,以备相关部门启动深水天然气水合物随钻取样设备的研制和选择做参考.
铁电电介质材料,在绝热条件下去极化时产生致冷效应,即电热效应(ECE),利用电热效应研制的铁电致冷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便于操作,使用方便,不造成环境污染,锆钛酸铅(PZT)基铁电薄
<正>中国的现代公共关系是舶来品,是改革开放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关系职业化进程加快,人们对公共关系的认识已超越了"公关小姐"以及与此相关的内容,公关行业女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走访农户、样品收集、与政府有关业务部门专家座谈和试验等方法,对大新县一年两熟葡萄种植业发展现状及种植技术进行调查研究,为如何利用当
<正> 区域经济学指出:空间元素并不是以等同的,均匀的形式向周围地区扩散。通过分析区域内经济现象的空间扩散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扩散过程是以某种特定的形式,而不是以随
<正> 邢台市化工一厂盐酸法氯化锌生产中,化合反应时间长,原材料消耗高。为此,采取了下列措施:1.对原材料锌灰、锌渣规定具体质量指标,不合格的不准投入生产。2.增加化合反应
<正>结合几年来从事科研单位女工工作的体会,对如何维护好女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更好的发挥她们在科研生产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谈一下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清中期常州学派,以庄存与、庄述祖、刘逢禄和宋翔凤为代表,学术上共同提倡春秋公羊传提倡的“微言大义”在儒家经典中核心地位,以公羊学所阐发的“微言大义”为追求,学术风格
目的:初步评价电针中髎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穴位特异性,观察研究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将40例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穴位组)和对照组(非穴组),穴位组电针
氢气在生活中被大量的生产和应用,无论从安全性角度,还是从经济性角度考虑,可靠和有效的监测和检测氢气在这些领域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研制性能良好且结构简单的氢气传感器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