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分析对于深入了解结构的抗震性能是非常有效的手段,能为结构的设计和性能的评估提供重要依据。在目前所做的此类研究中,对超高层建筑尤其是筒中筒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分析对于深入了解结构的抗震性能是非常有效的手段,能为结构的设计和性能的评估提供重要依据。在目前所做的此类研究中,对超高层建筑尤其是筒中筒结构动力特性现场测试的例子并不多见,本文主要在这方面开展工作,并进行数值仿真计算,两者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本文以实际工程项目——陕西省信息大厦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原位测试和有限元数值计算两种不同方法得出该结构的自振特性,将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两者吻合较好,并对引起两者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在动力特性分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该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通过工程实例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成功测得了陕西省信息大厦沿两个主轴方向各前四阶平动频率和相应的振型、扭转的前两阶频率和竖向振动的一阶频率,获得了该工程第一手的现场测试资料,为同类建筑物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也为该建筑日后的安全性评估积累了技术资料,同时还为该建筑的进一步动力分析打下了基础。2.采用大型有限元程序ANSYS按照结构的实际尺寸建立了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得出结构相应的频率、振型和振型参与系数。3.将试验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两种结果均反映:模型的第一振型为Y方向平动,第二振型为X方向平动,且第一、第二周期相差不大,由此可判断该结构X向的刚度要略大于Y向的刚度,且上部结构的刚度分布比较均匀,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4.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了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得到结构在X,Y方向对于地震作用的响应,给出了结构各层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数值,为结构的进一步抗震分析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电厂火电机组建设规模不断增大,与之配套的冷却塔体型也越来越大。然而,在高烈度区超大型冷却塔结构难以满足抗震设防的需要。本文将叠层橡胶基础
新疆是我国的地震多发区,地震强度高且频度大。另一方面,由于新疆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村民居基本没有抗震设防且施工质量差,致使农居房屋抗震能力普遍低下,在历次地震中破坏
土坡稳定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常将导致边坡失稳的因素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外界力的作用破坏了土体原来的应力平衡状态;另一方面是土体的抗剪强度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
本文主要研究一种新型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移动质量法,详细介绍了其实施步骤和理论分析。在需要梁的损伤前与损伤后的信息的前提下,提出了根据损伤前后用移动质量法测得的一
现实中的震害实例表明,大部分地震第一次地震过后,都会有第二次地震发生。而且许多在第一次地震作用下损伤较轻的结构,经历第二次地震之后会发生毁灭性的破坏甚至倒塌。但现
由于各种因素作用,土木工程结构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损伤,因此,对土木工程结构进行健康监测很有必要。土木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与修复是当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型钢混凝土梁较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具有刚度大、承载能力高、断面尺寸小及抗震性能好等优点,是近年来在组合结构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随着跨度的增加或荷载的加大 (如重
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复合结构是一种主动防护体系,能够充分挖掘岩土体的自身潜力,产生强大的支护作用,且结构简单,自重较轻,节省材料,因而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边坡支挡和滑坡治理等方面
地震预警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防震减灾手段。中国是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地震也是一种发生概率较小但对铁路行车安全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高速铁路对地震预警需求迫切。
对于预应力钢结构来说,索撑系统中拉索与撑杆连接节点无疑是整个结构中的核心构件。虽然国内外学者已经对摩擦滑移连续索工作机理及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了相关深入的研究,但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