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老龄化大背景下,社会负担加重,加之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人口流动,农村老年人口规模迅速增大,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农村空巢老人增多,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亟待解决,互助养老模式的出现成为一种较为符合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一种模式。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更好的途径促使空巢老人参与互助养老模式,以更好地促进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解决。
本文以问卷调查法为主,个案研究为辅,以河南S县的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对空巢老人是否有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及有哪些因素影响农村空巢老人参与互助养老进行研究。通过对13个乡镇255位生活在河南S县的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及对10位生活在河南S县的空巢老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最终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一)参与意愿:在调查对象中约有64%的农村空巢老人不愿意参与互助养老,约有36%的空巢老人愿意参与互助养老,老人整体参与意愿不强。
(二)部分影响因素对农村空巢老人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有显著影响。
1.人口学特征的影响:空巢老人文化程度越高,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越强。
2.经济状况的影响:一是空巢老人收入主要来源于低保的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要比收入来源不是低保的老人要强;二是空巢老人目前的收入及积蓄对未来养老的满足程度越高,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越低。
3.个人认知的影响:一是空巢老人对互助养老模式了解程度越高,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越强;二是空巢老人孤独感越强,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越强。
4.社会支持的影响:一是村组织对互助养老模式的支持程度越强,空巢老人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越强;二是互助养老相关服务的质量及完善程度越好,空巢老人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越强;三是空巢老人的子女关心探望或打电话的频率越低,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越强。
基于以上对影响农村空巢老人参与互助养老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以下提升农村空巢老人参与互助养老的对策和建议:第一,积极推进互助养老知识宣传,转变养老观念。积极宣传,提高社会认可度;引导民众转变传统的养老观念和认识,培养空巢老人互助养老主体意识;鼓励低龄空巢老人积极参与互助养老。第二,提高对互助养老的支持,建立长远机制。拓展资金供给渠道,形成稳定资金链;加强政府政策创制,建立长远发展机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障参与主体权益;建立多层次的互助养老体系,实现优势互补;鼓励社会参与,共同帮扶农村互助养老建设;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互助养老机构。第三,完善互助养老机构自身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丰富互助养老模式服务的内容;提升互助养老队伍的服务水平;提升互助养老队伍的医护水平;建立激励制度,提高志愿互助内生动力。
本文以问卷调查法为主,个案研究为辅,以河南S县的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对空巢老人是否有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及有哪些因素影响农村空巢老人参与互助养老进行研究。通过对13个乡镇255位生活在河南S县的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及对10位生活在河南S县的空巢老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最终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一)参与意愿:在调查对象中约有64%的农村空巢老人不愿意参与互助养老,约有36%的空巢老人愿意参与互助养老,老人整体参与意愿不强。
(二)部分影响因素对农村空巢老人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有显著影响。
1.人口学特征的影响:空巢老人文化程度越高,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越强。
2.经济状况的影响:一是空巢老人收入主要来源于低保的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要比收入来源不是低保的老人要强;二是空巢老人目前的收入及积蓄对未来养老的满足程度越高,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越低。
3.个人认知的影响:一是空巢老人对互助养老模式了解程度越高,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越强;二是空巢老人孤独感越强,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越强。
4.社会支持的影响:一是村组织对互助养老模式的支持程度越强,空巢老人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越强;二是互助养老相关服务的质量及完善程度越好,空巢老人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越强;三是空巢老人的子女关心探望或打电话的频率越低,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越强。
基于以上对影响农村空巢老人参与互助养老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以下提升农村空巢老人参与互助养老的对策和建议:第一,积极推进互助养老知识宣传,转变养老观念。积极宣传,提高社会认可度;引导民众转变传统的养老观念和认识,培养空巢老人互助养老主体意识;鼓励低龄空巢老人积极参与互助养老。第二,提高对互助养老的支持,建立长远机制。拓展资金供给渠道,形成稳定资金链;加强政府政策创制,建立长远发展机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障参与主体权益;建立多层次的互助养老体系,实现优势互补;鼓励社会参与,共同帮扶农村互助养老建设;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互助养老机构。第三,完善互助养老机构自身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丰富互助养老模式服务的内容;提升互助养老队伍的服务水平;提升互助养老队伍的医护水平;建立激励制度,提高志愿互助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