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骶管复合氯胺酮麻醉、七氟烷-喉罩麻醉、两者联合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明确不同麻醉方案的临床应用优势及不足,为该类手术麻醉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指导。
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5月为病例选取时间,纳入年龄≥2岁,<7岁ASAⅠ或Ⅱ级、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126例,按照患儿入院登记顺序随机分为对照1组(骶管复合氯胺酮麻醉)、对照2组(七氟烷-喉罩麻醉)、研究组(骶管复合氯胺酮麻醉+七氟烷-喉罩麻醉),每组各42例。对比三组患儿麻醉不同时刻[选取麻醉前(S0)、切皮前(S1)、切皮即刻(S2)、切皮后5min(S3)、手术结束时(S4)、术后5min(S5)共六个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术中氯胺酮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不同时刻(术后1、2、4、6h)镇静(CHW)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儿家属满意度、手术医生对麻醉的满意度,综合评价不同麻醉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1)生命体征对比:三组患儿各时点的HR、RR、MAP、SpO2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患儿在各个时点各项生命体征都没有发生大幅度改变,生命体征均较为平稳。
(2)镇静评分对比:三组患儿术后1、2、4、6h的CHW评分均在3-5分之间,镇静满意。研究组CHW评分稳在4.8-5.0分之间,镇静效果最佳,基本达到理想水平,对照1组不同时点CHW评分分别为(4.13±0.16)分、(4.51±0.13)分、(4.34±0.13)分、(4.82±0.29)分,对照2组不同时点CHW评分分别为(4.15±0.17)分、(4.52±0.12)分、(4.36±0.13)分、(4.82±0.28)分,而研究组不同时点CHW评分分别为(4.83±0.25)分、(4.91±0.23)分、(4.36±0.13)分、(4.87±0.24)分。组间对比,对照1组、对照2组患儿各时点CHW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儿术后1、2、4hCHW评分明显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三组患儿术后6hCHW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三组患儿手术时间、氯胺酮用量、麻醉恢复指标对比:三组患儿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患儿氯胺酮用量、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PACU停留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2组及研究组(P<0.05);对照2组和研究组上述指标数据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显著低于对照1组(33.33%)、对照2组(38.10%)(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患儿家属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7.62%(41/42),显著高于对照1组的80.95%(34/42)、对照2组的83.33%(35/42)(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手术医生对麻醉的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手术医生对麻醉的满意度为100.00%(42/42),显著高于对照1组的85.71%(36/42)、对照2组的88.10%(37/42)(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手术医生对麻醉的满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骶管复合氯胺酮麻醉与喉罩-七氟烷麻醉联合应用能够强化麻醉效果,优化麻醉安全性,提升患儿家属、手术医生的主观评价水平,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当中更具有应用价值。
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5月为病例选取时间,纳入年龄≥2岁,<7岁ASAⅠ或Ⅱ级、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126例,按照患儿入院登记顺序随机分为对照1组(骶管复合氯胺酮麻醉)、对照2组(七氟烷-喉罩麻醉)、研究组(骶管复合氯胺酮麻醉+七氟烷-喉罩麻醉),每组各42例。对比三组患儿麻醉不同时刻[选取麻醉前(S0)、切皮前(S1)、切皮即刻(S2)、切皮后5min(S3)、手术结束时(S4)、术后5min(S5)共六个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术中氯胺酮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不同时刻(术后1、2、4、6h)镇静(CHW)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儿家属满意度、手术医生对麻醉的满意度,综合评价不同麻醉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1)生命体征对比:三组患儿各时点的HR、RR、MAP、SpO2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患儿在各个时点各项生命体征都没有发生大幅度改变,生命体征均较为平稳。
(2)镇静评分对比:三组患儿术后1、2、4、6h的CHW评分均在3-5分之间,镇静满意。研究组CHW评分稳在4.8-5.0分之间,镇静效果最佳,基本达到理想水平,对照1组不同时点CHW评分分别为(4.13±0.16)分、(4.51±0.13)分、(4.34±0.13)分、(4.82±0.29)分,对照2组不同时点CHW评分分别为(4.15±0.17)分、(4.52±0.12)分、(4.36±0.13)分、(4.82±0.28)分,而研究组不同时点CHW评分分别为(4.83±0.25)分、(4.91±0.23)分、(4.36±0.13)分、(4.87±0.24)分。组间对比,对照1组、对照2组患儿各时点CHW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儿术后1、2、4hCHW评分明显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三组患儿术后6hCHW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三组患儿手术时间、氯胺酮用量、麻醉恢复指标对比:三组患儿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患儿氯胺酮用量、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PACU停留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2组及研究组(P<0.05);对照2组和研究组上述指标数据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显著低于对照1组(33.33%)、对照2组(38.10%)(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患儿家属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7.62%(41/42),显著高于对照1组的80.95%(34/42)、对照2组的83.33%(35/42)(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手术医生对麻醉的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手术医生对麻醉的满意度为100.00%(42/42),显著高于对照1组的85.71%(36/42)、对照2组的88.10%(37/42)(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手术医生对麻醉的满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骶管复合氯胺酮麻醉与喉罩-七氟烷麻醉联合应用能够强化麻醉效果,优化麻醉安全性,提升患儿家属、手术医生的主观评价水平,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当中更具有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