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样病变免疫荧光分类法改良的探讨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d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样病变免疫荧光(IF)分类法的改良,以期更好地认识MPGN的发病机制及鉴别MPGN样病变的病因。重新认识特发性MPGN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以1994年1月至2018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肾活检诊断的MPGN样病变118例为对象,采用我们在Sethi等提出的IF分类法(IF分类法)基础上探索的改良IF分类法(改良IF分类法)结合电镜检查行回顾性病因分析。以IF分类法为对照,评估改良IF分类法的病因鉴别作用;按改良IF分类法分免疫复合物(IC)介导、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Ig)相关性、C3肾小球病(C3G)和非免疫介导四组,分析不同发病机制的MPGN样病变临床表现;并分析特发性MPGN的临床病理特征。
  结果:
  1、118例MPGN样病变的病因和分类
  (1)MPGN样病变118例,肾活检时年龄:39.8±17.2岁;其中特发性MPGN12例,而同期肾活检总数9738例,特发性MPGN占同期肾活检总数的0.12%。
  (2)按照IF分类法分为:IC介导占85.6%(101/118);补体介导占9.3%(11/118);非免疫介导占5.1%(6/118)。按照改良IF分类法可分为:IC介导的MPGN占78.8%(93/118),MIg相关性MPGN占5.9%(7/118),C3G占8.5%(10/118),非免疫介导的MPGN样病变占6.8%(8/118);按照病因分类:特发性MPGN占10.2%(12/118),有继发性病因的病例占89.8%(106/118);继发性病因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见,占34.7%(41/118),其次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占12.7%(15/118)。
  (3)118例MPGN样病变中行电镜检查77例,其中73例MPGN,4例MPGN样病变。73例MPGN的超微病理分型:最常见是Ⅰ型,占56.2%(41/73),其次是Ⅲ型占41.1%(30/73)和Ⅱ型占2.7%(2/73);在Ⅰ型和Ⅲ型,继发性MPGN分别占78.1%(32/41)和90%(27/30)。
  (4)不同分类法的病因鉴别作用的评估:IF分类法的总漏误诊率为4.2%;采用改良IF分类法的总漏误诊率则降低至2.5%,主要是避免了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相关性C3G病例的漏诊;电镜检查对IF检查的修正诊断率为5.1%。
  (5)不同发病机制的MPGN样病变临床表现:MIg相关组平均年龄为52.6±12.8岁,在所有4组中最高,但各组间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血压发生率在“非免疫介导”组和MIg相关组较高,与C3G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87.5%vs.30.0%,85.7%vs30.0%,P<0.05);血尿的发生率在IC介导组最高,与非免疫介导组或C3G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95.7%vs37.5%,95.7%vs70.0%,P值均<0.05);各组间在性别、水肿的发生率、24h尿蛋白定量和血清肌酐水平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血清补体水平仅在IC介导、MIg相关和C3G等三组间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C3G组血清C3水平降低最明显,与IC介导组或MIg相关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0.28±0.21g/Lvs0.60±0.26g/L,0.28±0.21g/Lvs0.72±0.25g/L,P值均<0.05);而C3G组的血清C4水平基本正常,与IC介导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22±0.09g/Lvs0.13±0.08g/L,P<0.05)。
  2、12例特发性MPGN的临床病理特征
  (1)特发性MPGN12例,平均年龄54.7岁,占同期肾活检总数的0.12%。诊断时,所有12例患者均有血尿,而肾病范围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分别为66.7%、75.0%和50.0%,低C3血症和低C4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6.7%和16.7%。
  (2)病理表现:在12例患者中,重度肾小球硬化占8.3%,新月体比例在20%以上和中重度肾小管间质病变均占16.7%。免疫荧光检查以IgG沉积为主,占100.0%,其次是补体C3和C1q,分别占83.3%和83.3%。电镜检查以Ⅰ型为主,占75.0%。
  (3)随访情况:12例特发性MPGN中,6例失访,另6例随访中位数为7.5月。至随访结束时,血肌酐翻倍2例,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1例,二者合计占随访总例数的50.0%。
  结论:
  (1)在温州地区特发性MPGN的患病率极低,大部分MPGN样病变病例存在继发性病因,最常见为免疫复合物介导的MPGN,主要的继发性病因是SLE和HBV感染。
  (2)改良免疫荧光分类法可更好地认识MPGN样病变的发病机制和有助于其病因鉴别。
  (3)MPGN样病变的病因鉴别必须结合免疫病理、超微病理和临床。
其他文献
【背景】  天疱疮是一种少见的以表皮棘层细胞松解和表皮内水疱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典型表现为红斑基础上松弛性水疱、皮肤粘膜糜烂伴难愈污秽性结痂、皮肤Nikolsky阳性以及病理表现为表皮内棘层松解和水疱形成。  天疱疮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38/10万,总人口中的平均发病率为0.47/10万/年[1]。20世纪50年代初,天疱疮的死亡率平均为75%[2]。随着皮质激素的问世,天疱
研究目的  1.通过二代测序技术筛选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中CENP-U差异表达相关基因和血管生成相关基因。  2.通过体外实验,在MDA-MB-231和CAL51中建立CENP-U稳定表达细胞系,分析CENP-U基因在不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对血管形成的作用。  3.通过体内实验,分析小鼠乳腺癌模型中CENP-U基因与血管生成因子的相关性及对血管形成的影响。  研究方法  1.运用二代测序技术分析基
目的:比较Ga-枸橼酸钠肺肿瘤显像与CT诊断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和方法:对108例肺癌患者及对照组42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行Ga-枸橼酸钠肺肿瘤显像及CT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肿块穿刺、支气管镜活检等证实,其中鳞癌4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34例、腺癌24例、肺泡癌8例,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分别记录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的淋巴结数目,最终经开胸手术证实,肺癌患者不包括肺转移瘤、肺癌放
细胞周期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其调控受到一系列调控因子的影响,而调控的正常与否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P27Kip1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与肿瘤的关系更加受到研究者的关注。P27Kip1是广谱的CDK抑制剂,对细胞周期起负性调节作用,参与细胞的凋亡和分化。As2O3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已经得到认可,本次实验应用As2O3、TGF-β1单独或联
矽肺是长期工作在较高浓度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的环境中,吸入二氧化硅达到一定量后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对人体危害严重,而且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已有研究表明,一些细胞因子及其形成的网络系统在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DF-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调控肺成纤维细胞的分裂、增殖及胶原蛋白的合成与降解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NB4细胞为APL细胞株,具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抑癌基因P27kipl作为细胞周期的负调控因子,是一种多功CDKI(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
学位
目的:对比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骶管复合氯胺酮麻醉、七氟烷-喉罩麻醉、两者联合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明确不同麻醉方案的临床应用优势及不足,为该类手术麻醉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指导。  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5月为病例选取时间,纳入年龄≥2岁,<7岁ASAⅠ或Ⅱ级、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126例,按照患儿入院登记顺序随机分为对照1组(骶管复合氯胺酮麻醉)、对照2
学位
目的:  探究吸烟是否会影响肺鳞癌(LungSquamousCellCarcinoma)患者机体内基因表达状况,探究其基因表达差异,确定表达差异基因参与的生物学功能和信号通路;通过探讨吸烟与DNA甲基化以及基因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得出其对肺鳞癌的影响。  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从TCGA(TheCancerGenomeAtlas,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数据库收集肺鳞癌的数据,其中临床样本信息共504
学位
目的:在甲状腺高频超声检查基础上,应用超声造影分析甲状腺良性结节、甲状腺乳头状癌、微小癌病灶之间超声造影表现及造影曲线分析的差异,及其在诊断方面的意义。  方法:  选取在我院诊治并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6例,总计有131个甲状腺结节,其中PTC及PTMC共92个。在高频超声检查后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其CEUS表现。根据术后病理结果,结节分为良性结节、乳头状癌、微小癌三组,分别以甲状腺结节
学位
目的:  探讨维甲酸X受体(RetinoidXReceptor,RXR)介导的氧化应激途径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pulmonary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PIRI)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将70只SPF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七组(n=10):正常对照组(C)、假手术组(S)、假手术+RXR激动剂9顺式维甲酸(9-cisretinoidacid,9-c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