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隐睾二次手术疗效评价及探讨隐睾二次手术必要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20年4月共53例次隐睾术后睾丸未降至正常位置或术后复发的患儿。将有无进行再次手术分为再手术组39例及观察组(未行二次手术,仅门诊随访)14例,总结两组患儿随访过程中睾丸位置、有无并发症、恶变等指标,同时根据患儿年龄分为幼儿及青少年两个亚组,随访睾丸发育情况,评价隐睾再次手术疗效。结果:再手术组全部患儿术后睾丸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隐睾二次手术疗效评价及探讨隐睾二次手术必要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20年4月共53例次隐睾术后睾丸未降至正常位置或术后复发的患儿。将有无进行再次手术分为再手术组39例及观察组(未行二次手术,仅门诊随访)14例,总结两组患儿随访过程中睾丸位置、有无并发症、恶变等指标,同时根据患儿年龄分为幼儿及青少年两个亚组,随访睾丸发育情况,评价隐睾再次手术疗效。结果:再手术组全部患儿术后睾丸均降至阴囊内,术中发现30例鞘状突未闭,2例睾丸发生囊皮样改变。随访过程中1例出现睾丸血供减少,2例睾丸未再发育。观察组患儿中有2例睾丸位置发生变化,3例睾丸未再发育,1例出现血供减少。再手术组患儿睾丸发育情况优于观察组(P<0.05),所有患儿随访期间均无睾丸恶变。结论:隐睾二次手术成功率高,术后睾丸发育情况优于观察组,并且在术中可以发现前次手术的不足之处,故对于有经验的医生,隐睾二次手术值得推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儿童胰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提高对胰性胸腔积液的认识,减少误诊及漏诊。方法:回顾分析1例以大量血性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胰腺炎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治经过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13岁男孩,胸闷、活动后劳累1+月。血尿淀粉酶升高,胸腹部CT提示双侧胸腔积液和胰腺病变,腹部彩超提示胰腺假性囊肿,腹部MRI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提示慢性胰腺
目的:乳腺癌术后行胸壁+区域淋巴结辅助放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但内乳区淋巴结放射治疗(IMNI)是否能改善患者预后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将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内乳区淋巴结放射治疗的疗效。研究对象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行术后辅助放射治疗患者,根据是否行内乳淋巴结放射治疗分为内乳区淋巴结放射治疗组与内乳区淋巴结未放疗组。通过倾向评分匹配(PSM)平衡两组患者基线后,
目的:评估13C-UBT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准确性;探讨年龄、性别对13C-UBT结果DOB值的影响;分性别、年龄计算DOB最佳截断值。方法:以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H.pylori感染390名儿童及排除H.pylori感染189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3-18岁。分析不同年龄、性别H.pylori感染儿童DOB值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
目的:通过对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c ABM)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加深对细菌性脑膜炎的认识,希望能对临床诊疗有所借鉴。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至2020年97例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及统计分析,总结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1.本研究实际纳入97例社区获得性脑膜炎患者。男性57例,女性37例,男女比例1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肝细胞癌患者Ki67表达与术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PA-TACE)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ki67低表达组和ki67高表达组亚组间的无复发生存率(RFS)和总生存率(OS),分析ki67表达与TACE疗效的关系。结果:ki67低表达组中经PSM后,手术+TACE亚组与手术亚组间的1、2、3年RFS、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FS:63.9%
目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是吉兰-巴雷综合征谱系疾病的少见亚型。目前儿童抗GQ1b抗体综合征的临床数据有限,本研究旨在全面性总结分析儿童抗GQ1b抗体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并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深圳市儿童医院两家三级小儿神经病学中心收治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已经发表的儿童抗GQ1b抗体综合征文献的系统分析数据,全面总结儿童抗GQ1b抗体综合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髋臼四边区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髋臼骨折的手术入路、临床疗效及适应症。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使用新型髋臼四边区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的髋臼骨折病例,根据骨折类型,按1∶1配对选择既往在我院采用重建接骨板治疗的髋臼骨折病例,分别作为新型接骨板组和重建接骨板组,两组各纳入11例。记录两组病例受伤至确定性手术的时间、手术入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输血量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血管成像(OCTA)结合中央视网膜厚度(CRT)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观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在玻璃体腔抗VEGF治疗后黄斑区微血管的变化以及各观察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1、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DME患者27例,共4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3例19眼,女性14例22眼;NPDR组14眼
背景:乳腺癌是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重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位于前位。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较以前明显延长。因而在治疗肿瘤的同时,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社会心理健康也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乳房假体重建因其简单、易操作、对患者创伤小等优势,在临床上受到广泛应用。保留皮肤的皮下乳房全切手术和保留乳头乳晕的皮下乳房全切手术的出现,使得即刻乳房重建成为早期乳腺癌重建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对于不同
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 pipientis)是变形菌门,立克次氏体目,α亚目的一种母系遗传的胞内共生菌。沃尔巴克氏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可感染多种无脊椎动物,在昆虫、线虫、甲壳动物和螨类中均有分布。Wolbachia主要对宿主的生殖进行调控,包括诱导胞质不融合(Cytoplasmic Incompatibility,CI)、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 Inducing,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