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理工科适用)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以获得专业所需要的信息”。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教学仍集中表现为以教师、课文为中心。由于语言教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其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都会因社会的需要和语言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应当重视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英语阅读水平。 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一种新的尝试,是利用现代科技为现代教学服务的一个实例。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硬件成本的降低,多媒体计算机已大量进入教育领域并在教学中日趋显示出其优越的教学性能。多媒体教学软件也应运而生,为广大的英语学习者和教师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在国外许多计算机事业发展较早的国家,计算机辅助阅读方面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其内容涉及了几乎阅读的各个方面,包括词汇学习、阅读理解、阅读速度、阅读技巧等等,这些研究表明计算机在提高阅读方面是有效的。但就中国实际而言,计算机辅助阅读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却相对很少。它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是否如在其他国家一样有效,尚需进一步的探究,因为一种新科技也必须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通过实践和检验,才能证明其有效性和生命力。 基于这种目的,我们在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一年级本科学生中进行了一次实验研究。按照教学大纲计划,学生应该在18周36小时(每周2小时)中学习9课精读教程。于是我们将该课程设为传统的课堂、教师授课式和计算机实验室、课件教授式(教师在场)穿插进行。我们选择了上海教育出版社开发的大学英语精读课件。该课件以大学英语精读教程第一册为蓝本,融图、文、声音、动画、练习、测验、评估等内容于一体,具备了一个优秀课件的交互性、灵活性、大信息量、趣味性和可独立操作性等多重特点。在使用这种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一个学期以后,笔者对学生进行了较详细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设计和分析力图作到高信度和效度。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结果:门)计算机知识及兴趣: 大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很熟悉,对使用计算机很有兴趣,但对于阅读软件等方面了解不多,主要依靠教师指导选择适宜的课件。 (2)学习兴趣和效果: 计算机辅助阅读能较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语言输入的值和量对外语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件提供的图片、背景知识、课文单词及段落的阅读,多层次的导航内容都让学生感到更有趣、生动和信息含量大。学生普遍认为这学期的计算机辅助阅读时间太短,下学期仍应该继续采用计算机辅助阅读手段进行教学;并且对于计算机辅助阅读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该手段能应用在更多其他的阅读课程上,比如泛读和快速阅读。由于时间的关系笔者未能就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通过测前和测后的方式进行量化的分析,但是就学生反馈的基本情况的分析来看,学生认为通过课件学习的课文比传统方法有更好的理解效果。 (3)个性化学习: 在调查结果中,学生普遍反映的另一个突出优势是,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的内容和进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认为学生的个性特点应该成为教学计划的重要考虑因素。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年龄、性格、动机、学习习惯和认知特点都会影响他们学习外语的方法和进展,学生间的这些差异应该认真对待,学习的个性化应该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特点。在计算机辅助阅读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认知风格和学习兴趣来选择教学软件。由于教学软件将所有教学内容以菜单 2 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只需要点击所要学习的章节,就可以进入 具体内容。因此整个学习进程,或快或慢,都可由学生自己调控。 个性化学习,针对中国大学英语学习人群数量庞大、学习方式各 异的实际情况,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有其深远的意义。在 软件开发方兴未艾的大好形势下,在教师的适当组织和指导下, 学生可以学会自己学习、探索、获取知识和培养技能。 (4)教师在 CAI 中的作用: 在本次实验中有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是,学生的学习和认 知方式的差异使部分学生不适应所使用的教学软件。毕竟计算机 辅助阅读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改变所有学生固有的学习习惯,所以 应该寻找某些办法来解决学生与教学软件之间的“不匹配”。在 问卷调查中,学生被问及“当在计算机辅助阅读教学过程中遇到 问题时,你向谁求助…”,绝大多数的受调查学生选择向自己的 教师请教。通过此数据及对中国现存教学发展的分析来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