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林酸对结肠癌细胞HT-29增殖、凋亡及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舒林酸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增殖、凋亡及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舒林酸抗结肠癌的可能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舒林酸对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2.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 FCM)分析舒林酸对HT-29细胞调亡的影响;3.通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舒林酸作用前后HT-29细胞的形态学变化;4.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舒林酸作用前后HT-29细胞中B-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1.舒林酸作用HT-29细胞24、48、72小时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可明显抑制HT-29细胞增殖(P<0.05),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2.空白对照组凋亡率为1.1%±0.5%,DMSO作用8、24、48小时后的凋亡率分别为2.1%±0.6%、2.2%±0.3%、2.9%±0.6%,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林酸作用8、24、48小时后的凋亡率分别是12.2%±0.6%、14.9%±0.5%、24.5%±0.5%,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3.透射电镜显示,舒林酸作用后HT-29细胞出现染色质浓缩、细胞核固缩、碎裂及凋亡小体,而空白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变。4.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舒林酸作用后HT-29细胞中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并呈时间依赖性。结论:舒林酸能够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其诱导细胞凋亡相关,而降低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是舒林酸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传染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患者根据抽取结果加入对照组(25例)或观察组(2
在群众举报已成为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重要线索来源的今天,加强与举报人的协作,有助于检察机关多措并举拓宽渠道获取案件线索,有效拓展案源。结合对举报人的保护和奖
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分别研究水压诱发的拉伸与剪切破坏特征。在水压诱发拉伸破坏方面,建立考虑井筒影响的地应力与水压耦合下的射孔尖端裂缝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程,推演该条件
指出毕业后医学教育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之路,介绍了我国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推进医教协同、构建以“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所取得的成绩,阐
CO 2驱和CO 2泡沫驱是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技术。研究利用改进的高温高压可视化CO 2泡沫仪,针对不同表面活性剂,在不同CO 2相态、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了CO 2泡沫性能测试实验。根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加强,合作已然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的,已经跨入新的台阶,综合国力位居世界
目的:用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的方法检测凋亡抑制基因BAG-1(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各亚型、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肠腺癌、大肠腺瘤以及大肠正常粘膜中的表达情况,通过比较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离原理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完全一致,但分离度更好,灵敏度更高,并且速度快,消耗溶剂少。如果实现两者方法的转换,并进行必要的验证工作,可在不变更标
<正> 本文分析了1974~1977年间可评价的455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诱导治疗:AVML方案:阿糖胞苷100mg/m~2,快速静注,第1、2和3天。第5天长春新碱1mg/m~2,静注1次。氨甲喋呤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