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的语音单元由元音、辅音和声调组成,汉语词汇的语义信息既负载在元音和辅音上,也负载在声调上。以往许多研究都肯定了语音信息在词汇语义加工中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注意阶段,也体现在前注意阶段。 本研究针对汉语语音的特点,考查元音、辅音和声调这三类语音信息在早期自动加工过程中对汉语词汇语义激活的作用。本研究采用ERP方法和被动的Oddball范式相结合来考查在单字词和句子语境中元音、辅音和声调这三类语音信息在早期自动加工阶段对汉语词汇语义激活中的作用。关注并分析在不同实验条件下MMN成分的波幅和潜伏期。实验一通过改变汉语单字词的元音、辅音和声调形成真假字,考查语音信息在单字词孤立语境中对汉语词汇语义激活的作用;实验二通过改变高限制性句子语境中句尾字的元音、辅音和声调形成与句子语义不一致的真假字,考查这三类语音信息在高限制性句子语境中对汉语词汇语义激活的作用。实验采用被动的Oddball范式,一共三个被动的Oddball序列,通过改变元音、辅音和声调形成真假字,每个序列中有一类标准刺激(原形字)和两类偏差刺激(真字、假字),刺激呈现的概率是标准刺激占80%,两类偏差刺激各占10%。实验中要求被试在观看无声电影的同时,忽视声音刺激。结果发现:(1)在早期自动加工阶段,元音和辅音都能自动激活汉语词汇语义信息;(2)在早期自动加工阶段,对于元音、辅音和声调信息激活语义信息的这一过程,词语境和句子语境的作用相同;(3)在词语境和句子语境中语音信息对语义激活的过程均表现出右半球加工优势,研究结果支持口语加工的声音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