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微,70后写作的异类——论魏微小说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y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90年代末,70后作家以非常另类的姿态登陆中国文坛,一批美女写手扯起了身体写作和个人化、欲望化写作的大旗,仿佛一个个巨大而美丽的爆竹被引爆,一时间浓烟滚滚,山头林立,令人头晕目眩。以卫慧、棉棉等为代表的70后女作家的时尚写作及其所取得的轰动效应,使社会对70后作家有一定的偏见和非议。喧嚣过后,一些时尚写作者风流云散,而另一些实力派作家则沉淀了下来。随着魏微、戴来、朱文颖、李师江、冯唐,包括更为年轻的徐则臣等作者的出现,70后作家新的精神面貌也逐渐展现出来。从他们的作品看,一种更为沉潜、持久的力量慢慢出现,新的视界正在诞生。  魏微,以她独特的对生活世界和灵魂世界的书写获得了文坛的瞩目,她的小说携带着某种陌生而新鲜的气息,有着尖锐、疼痛的感觉,但同时也蕴含着温暖、深沉的情思。虽然没有大历史,大政治,但也决不陷于小自我与小情感。魏微钟情于对生活喁喁细语,体会生活本身所蕴含的美与意义,并在个体的诉说背后,揭示出模糊而广阔的生活本源和无限幽微的心灵世界的秘密。  本文在描述70后作家基本风貌的基础上,将魏微与之相区别,将魏微的“异类”写作基本归结为两大层面:一层是在同质层面上,魏微小说记述成长与迷失的故事,书写青春的荒芜与疼痛;叙写身体和性,在两难与纠缠中刻画复杂人性;寻找父亲或故乡的皈依,表现在逃离和等待中生存的主题。一层是在异质层面上,魏微小说顺利实现了生活世界与心灵世界的对接,试图在生活世界里进行日常叙事,本文对其隐藏在温婉、呢喃叙事下的“撕裂”、“尖叫式”的双重叙事给以特别关注,揭示出魏微小说不同寻常的异类特征。魏微的小说注重情感,但并不偏于自我;注重历史,但却不被历史所拖累。魏微相当理性、现实,她懂得生活与情感、文学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她“游离”于政治的漩涡与时代的浮躁之外,却又为寻找自我存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魏微,一直在寻找着个体青春与社会生活,个体冲动与人性本源的结合点,她试图以青春、叛逆为基点,通过对人类生存境遇的观照,对人类灵魂世界的透视,发掘出更为开阔的空间与更为深远的意义。
其他文献
铁凝,作为中国当代文学中最优秀的女性作家之一,三十年来,以深厚的笔力和非凡的才华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深受读者欢迎。如今她累计发表了200余万字,出版长篇小说、中短
作为一名同性恋作家,白先勇对于第三性世界的情绪特征是最有经验、最有体会、自然也是最有发言权的。自己有别于大多数人的特殊性取向,使得白先勇的同性恋作品,充满了与众不同的
对于二十世纪的中国来说,革命是一个回避不了的话题。而关于革命的书写也一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不同的时代,革命书写所呈现出来的特征都不尽相同。八十年代中
西周金文是现在所见到的西周文字的主流,当时其它的文字资料如甲骨、陶文,数量相对较少,内容也比较简单。可以说西周金文是研究西周时期汉语的最重要、最可靠的依据。利用这
铜元素具有保护心脏的功能,如果心脏病人每天适量补充铜元素,病情可以缓解。原来,铜元素在人体内参与多种金属酶的合成,其中之一的氧化酶是构成心脏血管的基质胶原和弹性硬蛋白在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而胶原又是将心血管的肌细胞牢固地连接起来的纤维成分,弹性蛋白则具有促使心脏和血管壁保持弹性之功能。因此,铜元素一旦不足,此类酶的合成量减少,心血管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形态与功能,从而给冠心病的入侵以可乘之机。换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译者用自己的语言天分、文学修养,将外国文学经典引入读者的视野,开阔了我们的眼界.翻译对人类文化发展做出很大贡献,可翻译文学却一直被排除在国别
新世纪文学在现当代文学厚重土壤上渐次延伸,传统的力量始终相伴前行。自“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农民与乡村一直是文学的主要表达对象,数千年农耕文明传统是其稳固而深厚的
【病例1:】  妈妈带着7岁的女儿来到医院,主要是因为两周来孩子的咳嗽总不见好。治疗咳嗽的药物吃了不少,可效果却不明显。  【检查与诊断】询问孩子得知,咳嗽是孩子自己主动的。他总觉得有东西贴在喉咙上,咳嗽几下可缓解这种不适。经检查发现,除了孩子咽部有些红肿外,未发现其他异常,最后诊断孩子患的是咽炎。  【治疗与护理】服用治疗咳嗽的药往往不如服用润喉或消炎的含片效果好。虽然这种咽炎引起的咳嗽不伴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