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90年代末,70后作家以非常另类的姿态登陆中国文坛,一批美女写手扯起了身体写作和个人化、欲望化写作的大旗,仿佛一个个巨大而美丽的爆竹被引爆,一时间浓烟滚滚,山头林立,令人头晕目眩。以卫慧、棉棉等为代表的70后女作家的时尚写作及其所取得的轰动效应,使社会对70后作家有一定的偏见和非议。喧嚣过后,一些时尚写作者风流云散,而另一些实力派作家则沉淀了下来。随着魏微、戴来、朱文颖、李师江、冯唐,包括更为年轻的徐则臣等作者的出现,70后作家新的精神面貌也逐渐展现出来。从他们的作品看,一种更为沉潜、持久的力量慢慢出现,新的视界正在诞生。 魏微,以她独特的对生活世界和灵魂世界的书写获得了文坛的瞩目,她的小说携带着某种陌生而新鲜的气息,有着尖锐、疼痛的感觉,但同时也蕴含着温暖、深沉的情思。虽然没有大历史,大政治,但也决不陷于小自我与小情感。魏微钟情于对生活喁喁细语,体会生活本身所蕴含的美与意义,并在个体的诉说背后,揭示出模糊而广阔的生活本源和无限幽微的心灵世界的秘密。 本文在描述70后作家基本风貌的基础上,将魏微与之相区别,将魏微的“异类”写作基本归结为两大层面:一层是在同质层面上,魏微小说记述成长与迷失的故事,书写青春的荒芜与疼痛;叙写身体和性,在两难与纠缠中刻画复杂人性;寻找父亲或故乡的皈依,表现在逃离和等待中生存的主题。一层是在异质层面上,魏微小说顺利实现了生活世界与心灵世界的对接,试图在生活世界里进行日常叙事,本文对其隐藏在温婉、呢喃叙事下的“撕裂”、“尖叫式”的双重叙事给以特别关注,揭示出魏微小说不同寻常的异类特征。魏微的小说注重情感,但并不偏于自我;注重历史,但却不被历史所拖累。魏微相当理性、现实,她懂得生活与情感、文学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她“游离”于政治的漩涡与时代的浮躁之外,却又为寻找自我存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魏微,一直在寻找着个体青春与社会生活,个体冲动与人性本源的结合点,她试图以青春、叛逆为基点,通过对人类生存境遇的观照,对人类灵魂世界的透视,发掘出更为开阔的空间与更为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