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
针刺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对心脏、视神经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近年来,有研究显示电针足三里可减轻脓毒症及内毒素休克所致急性肺损伤,而电针足三里对肢体缺血再灌注继发的肺损伤是否具有保护效应,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本实验通过建立双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电针足三里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为临床干预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50-35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1)假手术组(Sham组,n=8):仅分离血管,不做其他处理;(2)缺血/再灌注组(I/R组,n=8):建立双下肢缺血3小时,再灌注3小时模型;(3)假电针组(SEA组,n=8):造模前于足三里扎针,不进行电刺激;(4)电针预处理组(EA组,n=8):造模前给予电针刺激足三里预处理30分钟。电针前(Sham组和I/R组取相同时间点)、缺血再灌注后做动脉血气分析测定PaO2与PaCO2,并测定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实验结束时取肺组织测定MDA含量、SOD活性,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肺组织损伤程度(LIS)评分。
结果
1、各组动物PaO2与PaCO2:与Sham组相比,I/R组、SEA组在再灌注3小时后动脉PaO2明显降低(P<0.05);与I/R组相比,EA组PaO2明显升高(P<0.05);四组间PaC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光镜下Sham组肺泡组织结构完整,肺泡壁光滑,间质无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I/R组与SEA组肺泡组织结构明显发生改变,肺泡壁与肺间质明显充血、水肿、增厚,可见红染物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EA组肺组织结构也出现改变,但程度轻于I/R组。肺组织损伤(LIS)评分,与Sham组相比,I/R组、SEA组LI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I/R组相比,EA组LIS评分明显降低(P<0.05)。
3、肺组织MDA含量、SOD活性:与Sham组相比,I/R组与SEA组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I/R组相比,EA组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Sham组相比,I/R组与SEA组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I/R组相比,EA组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
4、血浆IL-6,TNF-α,MDA含量和SOD活性:与Sham组相比,I/R组及SEA组血浆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I/R组相比,EA组血浆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Sham组相比,I/R组及SEA组血浆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I/R组相比,EA组血浆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Sham组相比,I/R组血浆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I/R组相比,EA组血浆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Sham组相比,I/R组、SEA组血浆MDA含量升高,与I/R组相比,EA组血浆MDA含量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大鼠双侧股动脉阻断再开放能够建立双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并且能够造成远隔器官肺损伤。电针足三里预处理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减少氧自由基水平相关。
针刺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对心脏、视神经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近年来,有研究显示电针足三里可减轻脓毒症及内毒素休克所致急性肺损伤,而电针足三里对肢体缺血再灌注继发的肺损伤是否具有保护效应,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本实验通过建立双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电针足三里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为临床干预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50-35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1)假手术组(Sham组,n=8):仅分离血管,不做其他处理;(2)缺血/再灌注组(I/R组,n=8):建立双下肢缺血3小时,再灌注3小时模型;(3)假电针组(SEA组,n=8):造模前于足三里扎针,不进行电刺激;(4)电针预处理组(EA组,n=8):造模前给予电针刺激足三里预处理30分钟。电针前(Sham组和I/R组取相同时间点)、缺血再灌注后做动脉血气分析测定PaO2与PaCO2,并测定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实验结束时取肺组织测定MDA含量、SOD活性,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肺组织损伤程度(LIS)评分。
结果
1、各组动物PaO2与PaCO2:与Sham组相比,I/R组、SEA组在再灌注3小时后动脉PaO2明显降低(P<0.05);与I/R组相比,EA组PaO2明显升高(P<0.05);四组间PaC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光镜下Sham组肺泡组织结构完整,肺泡壁光滑,间质无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I/R组与SEA组肺泡组织结构明显发生改变,肺泡壁与肺间质明显充血、水肿、增厚,可见红染物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EA组肺组织结构也出现改变,但程度轻于I/R组。肺组织损伤(LIS)评分,与Sham组相比,I/R组、SEA组LI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I/R组相比,EA组LIS评分明显降低(P<0.05)。
3、肺组织MDA含量、SOD活性:与Sham组相比,I/R组与SEA组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I/R组相比,EA组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Sham组相比,I/R组与SEA组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I/R组相比,EA组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
4、血浆IL-6,TNF-α,MDA含量和SOD活性:与Sham组相比,I/R组及SEA组血浆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I/R组相比,EA组血浆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Sham组相比,I/R组及SEA组血浆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I/R组相比,EA组血浆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Sham组相比,I/R组血浆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I/R组相比,EA组血浆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Sham组相比,I/R组、SEA组血浆MDA含量升高,与I/R组相比,EA组血浆MDA含量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大鼠双侧股动脉阻断再开放能够建立双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并且能够造成远隔器官肺损伤。电针足三里预处理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减少氧自由基水平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