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继发肺损伤的影响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l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
  针刺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对心脏、视神经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近年来,有研究显示电针足三里可减轻脓毒症及内毒素休克所致急性肺损伤,而电针足三里对肢体缺血再灌注继发的肺损伤是否具有保护效应,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本实验通过建立双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电针足三里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为临床干预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50-35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1)假手术组(Sham组,n=8):仅分离血管,不做其他处理;(2)缺血/再灌注组(I/R组,n=8):建立双下肢缺血3小时,再灌注3小时模型;(3)假电针组(SEA组,n=8):造模前于足三里扎针,不进行电刺激;(4)电针预处理组(EA组,n=8):造模前给予电针刺激足三里预处理30分钟。电针前(Sham组和I/R组取相同时间点)、缺血再灌注后做动脉血气分析测定PaO2与PaCO2,并测定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实验结束时取肺组织测定MDA含量、SOD活性,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肺组织损伤程度(LIS)评分。
  结果
  1、各组动物PaO2与PaCO2:与Sham组相比,I/R组、SEA组在再灌注3小时后动脉PaO2明显降低(P<0.05);与I/R组相比,EA组PaO2明显升高(P<0.05);四组间PaC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光镜下Sham组肺泡组织结构完整,肺泡壁光滑,间质无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I/R组与SEA组肺泡组织结构明显发生改变,肺泡壁与肺间质明显充血、水肿、增厚,可见红染物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EA组肺组织结构也出现改变,但程度轻于I/R组。肺组织损伤(LIS)评分,与Sham组相比,I/R组、SEA组LI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I/R组相比,EA组LIS评分明显降低(P<0.05)。
  3、肺组织MDA含量、SOD活性:与Sham组相比,I/R组与SEA组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I/R组相比,EA组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Sham组相比,I/R组与SEA组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I/R组相比,EA组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
  4、血浆IL-6,TNF-α,MDA含量和SOD活性:与Sham组相比,I/R组及SEA组血浆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I/R组相比,EA组血浆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Sham组相比,I/R组及SEA组血浆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I/R组相比,EA组血浆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Sham组相比,I/R组血浆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I/R组相比,EA组血浆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Sham组相比,I/R组、SEA组血浆MDA含量升高,与I/R组相比,EA组血浆MDA含量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大鼠双侧股动脉阻断再开放能够建立双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并且能够造成远隔器官肺损伤。电针足三里预处理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减少氧自由基水平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有研究表明睾酮水平异常表达可能会致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受到影响。为此,不少研究均显示睾酮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病理生理机制密切相关。睾酮表达在精神疾病研究领域逐渐成为了关注的热点。有报告显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睾酮水平与几乎包含所有认知领域的认知功能,尤其是语词陈述性记忆方面都表现为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性。但也有研究者并未发现血清睾酮水平和认知功能有任何的
【背景】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约6%。近几十年之间,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美国癌症死亡的第四位原因。据估计,2018年美国胰腺癌的新生患者高达55,440人,死亡人数为44,330人。由于胰腺癌早期症状隐匿,诊断困难,绝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经是中晚期。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愈胰腺癌的主要手段,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率。但是晚期患者肿瘤切除的机会有限,且常常伴有远处转移及神经浸润
学位
目的:  在科技日渐发达的现代社会,各种机械的不当使用导致的严重创伤已经严重威胁人类尤其是青壮年的生命健康,是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力。严重创伤患者由于血液大量丢失、炎性渗出等均可致患者处于休克状态,而休克时体内各器官有效灌注不足加上严重的组织损伤引起各种炎性因子释放又导致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加深、加重,导致30%-40%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的原因是合并有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而且患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的相关经验,重点探讨其适应症、注意事项及手术技巧。  方法:回顾性选取2004-2017年期间,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肝胆外科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患者15例,其中术前经内镜活检病理证实为十二指肠乳头良性病变且相关临床资料完整者12例,术前未进行活检者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观察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做出总结。  结果:所有手术过程顺利,术前内镜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在小鼠单纯疱疹病毒(HSV-1)性角膜炎病程进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交感神经过度生长在促进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 HSK)炎症中的相关机制。  方法:  本研究选择HSV-1RE病毒株感染B6小鼠建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小鼠模型。实验分以下两个部分进行研究:1.在感染后选取多个时间点对小鼠角膜情况进行临床评分并以照片和视频的方式
学位
目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atinopathy, DR)是DM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成年人后天性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临床主要分为非增殖期DR(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和增殖期DR(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非增殖期DR主要表现为眼底的微动脉瘤、静脉串珠
目的:对成人斯蒂尔病 (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AOSD) 与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进行复习、比较,并将两者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β-微球蛋白(β-microglobulin,β-MG)水平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它们在成人斯蒂尔病的意义,以及在成人斯蒂尔病与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200
目的: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的单链非编码RNA(长度约为20-24nts),其在生物体内的多种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miR-182是人类及小鼠视网膜中表达量最高的miRNAs分子之一,然而,其在视网膜发育中的作用尚未清楚。本研究以miR-182基因敲除(KO)小鼠作为动物模型,研究miR-182在视网膜发育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方法:  通过基因型鉴定,获取
目的:  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Ls)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感染的病原菌中检出率最高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现有的研究报道发现,侵入循环系统的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调节炎症反应介导机体组织损伤和死亡.外周血单核细胞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在感染后病理生理进程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小鼠循环单核细胞亚群主要分为炎症性亚群(Ly6ChiCD1
学位
目的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的一种极具前途的治疗方式,寻找乳腺癌有效的治疗靶点进行相应的靶向治疗已成为当前乳腺癌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分子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细胞内特异的标志性分子为靶点,进行有效干预,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并进行有效治疗。所以,寻找有效的肿瘤分子标志物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miRNA是一类长度为18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