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胡止痛滴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来源 :甘肃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jc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元胡止痛滴丸评估Ⅰ—Ⅲ期(Kellgren-Lawrence分型)治疗前后KOA的疼痛变化和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通过与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对比评价其疗效性,进一步评价其临床安全性。
  方法:
  对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60位KOAI—Ⅲ期(Kellgren-Lawrence分型)的受试者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非劣效性临床试验方法进行研究,将符合试验标准60例的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元胡止痛滴丸干预;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干预。在治疗1周后、4周后进行随访,分别对疼痛(VAS评分)、胃肠道功能(GSRS评分)、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安全性(心电图、血常规、生化功能、并发症)进行比较,评价元胡止痛滴丸治疗KOAI—Ⅲ期(Kellgren-Lawrence分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试验组30例,7例脱落,其中4例因效果不明显,自主要求出组,2例失访,1例擅自使用其他影响疗效的药物,最终参与统计23例;对照组30例,5例脱落,其中3例因不良反应终止研究,1例失访,1例在研究期间擅自使用其他影响疗效的药物,最终参与统计25例。
  VAS评分: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平均值34.91±9.62和37.88±12.26与治疗4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平均值20.26±6.52和20.92±8.52相比较,两组前后疼痛均缓解(P<0.05),按α=0.025(单侧)的检验水准,可以认为两组VAS评分相比具有非劣效性。
  WOMAC评分: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1周及治疗4周的平均值分别为33.61±6.89和36.56±10.45,28.61±7.13和28.68±6.59,23.13±6.46和23.08±5.82,两组患者治疗1周及4周后WOMAC总分及各分项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按α=0.025(单侧)的检验水准,认为两组WOMAC评分相比具有非劣效性。
  GSRS评分: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1周及治疗4周的平均值分别为21.00±8.20和19.08±3.05,19.00±4.57和21.72±3.73,17.00±2.64和25.88±7.90,结果发现试验组在胃肠道功能改善方面疗效显著,对照组胃肠道功能加重(P<0.05),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较试验组大。
  结论:
  1.元胡止痛滴丸可有效缓解轻中度KOA患者膝关节的疼痛症状,其止痛效果不弱于双氯酚酸钠缓释胶囊;
  2.元胡止痛滴丸可有效改善轻中度KOA患者膝关节的功能,在僵硬、关节活动难度方面疗效明显,其作用不弱于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3.服用元胡止痛滴丸(≦4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胃肠道反应方面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其他文献
施氏矿物(Schwertmannite)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酸性矿山废水等富含硫酸盐酸性环境里的一种亚稳态次生羟基硫酸盐高铁矿物。研究表明相比化学合成施氏矿物,生物合成施氏矿物具备较大比表面积且表面富含高活性基团,其较差的结晶度以及孔洞分布结构,使之在催化类芬顿降解有机污染物、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虽然施氏矿物的催化、吸附、共沉淀性能都已获得一定的认可,但其合成效率过低,体系
学位
羧酸平台是废弃有机质资源化处理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即将复杂大分子有机质转化为脂肪羧酸。乳酸氧化耦合碳链延长合成含有6~12个碳原子的中链脂肪酸(例如己酸)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废弃物资源化前沿技术,即以来自于瘤胃球菌科的梭菌属第四族(ClostridiumⅣ)为主的微生物群落通过氧化乳酸获得电子供体NADH和乙酰辅酶A,在硫解酶等一系列酶的催化下,以乙酰辅酶A为起点,NADH驱动,经过β氧化逆循环途径
学位
本研究采用原位PCR技术对橡胶树死皮病抗性相关HbMyb1基因和抗白粉病基因连锁标记OPV-10390进行了物理定位,结果如下:成功地建立了橡胶树染色体原位PCR技术体系。该原位扩增的PCR反应液总体积为50μl,各反应组分的终浓度为:1×buffer,4.5mMMgCl2,0.5mg/mlBSA,200μM的dATP、dCTP、dGTP,72μM的dTTP,4μMDIG-11-dUTP,5U/5
学位
纹枯病和赤霉病是小麦上两种重要的病害,严重威胁小麦安全产生。本文建立根据病菌中特异的微卫星片段序列设计高敏感性PCR引物,快速诊断这两种病害。同时,本文测定了89株禾谷丝核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所有测试菌株对扑海因、苯醚甲环唑、咯菌腈都表现敏感,ECso平均值分别为0.42,0.062,0.033μg/ml。为了评价杀菌剂的抗性风险,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人工诱导抗药突变体,结果没有获得
学位
目的:  观察敦煌灸法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本病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方法:  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腹泻患儿,根据患儿发病病因分为(感染和非感染)两层,在每层内再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即观察组36例,对照组35例(1例患儿因治疗过程中服用其他药物而剔除)。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敦煌灸法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协助患儿取俯卧位,选取聂俞、大肠俞、大小肠俞、膀胱
目的:  比较不同频率电针头穴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电针头穴治疗该病提供频率选择。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高频电针组、低频电针组和变频电针组,每组各50例。三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拜阿司匹林100mg,po,Qd;疏血通6ml,ivgtt,Qd;神经节苷脂100mg,ivgtt,Qd;依达拉奉30mg,ivgtt,Bid等神经内科常
目的:  通过观察化瘀软肝胶囊对气滞血瘀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大鼠血清血脂四项(TC、TG、HDL-C、LDL-C)、肝酶(AST、ALT)含量的影响,及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ion-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
目的:  利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技术、近红外脑功能光谱(fNIRs)技术检测分析幼鼠单眼剥夺后视觉电生理、视觉皮层血氧代谢和神经功能响应的改变;进一步探讨和分析热补针法对视觉剥夺后视皮层神经功能和结构重组的影响,初步揭示热补针法干预对视觉剥夺损害的脑功能可塑性调节机制,为传统针刺手法治疗弱视的应用和效应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50只SPF级健康SD幼鼠(雌雄不限,14天龄),随机分
学位
目的:  明确创伤骨科术后感染的围手术期相关因素,为创伤骨科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提供医疗决策。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临床病例调查表、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调查表及查阅我院电子病例系统(Hiss系统)的方式展开调查。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调查,并分别从感染病原菌分布、围手术期影响因素、实验室检查及中医体质方面调查。运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 
学位
目的:通过观察基于敦煌《灸经图》重灸思想的铺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型)的临床疗效,为《灸经图》重灸思想在指导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等顽症痼疾方面提供客观依据,探索敦煌遗书《灸经图》中重灸思想及背部后正中线旁开二寸三分取穴法的意义,体现敦煌医学的宝贵价值。  方法:本研究将收集到的符合标准的60例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规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