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正常肾脏组织及肾脏肿瘤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IVIM-DWI)各个参数的可重复性。材料与方法:16例健康志愿者(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30岁)与16例肾脏肿瘤患者(男12例,女4例,平均年龄56岁)接受9个b值的IVIM-DWI扫描,b值设定为0,20,50,100,150,200,400,600,800s/mm2,于24小时后在同一机器进行重复扫描,分别计算两次扫描中ⅣIM双指数模型的各个参数:单纯扩散系数(pure diffusion coefficient, D)、假性扩散系数(pseudodiffusion coefficient,D*)及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 f),应用组内相关系数及Bland-Altman统计学方法分析评估重复扫描中IVIM各个参数的可重复性。结果:两次重复扫描中IVIM各参数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D在正常肾脏组织与肾脏肿瘤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志愿者组的D*、D、f的ICC分别为0.764,0.824,0.556,患者组的D*、D、f的ICC分别为0.690,0.964,0.538。结论:IVIM双指数模型的三个参数中D可重复性最好,D*在正常肾脏组织中可重复性良好,但在肾脏肿瘤中可重复性一般,f在两组中的可重复性均一般。目的:探讨单指数模型与双指数模型的各个参数在肾脏的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74例患者(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间临床怀疑肾脏占位并进行磁共振扫描,手术病理结果均为肾脏肿瘤)被纳入本研究,分为三组,第一组为良性肿瘤组,包括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4例,肾脏嗜酸细胞腺瘤1例,孤立性纤维瘤1例;第二组为透明细胞癌组,包括肾透明细胞癌43例:第三组为非透明细胞癌组,包括9例肾嫌色细胞癌(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 CRCC),6例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PRCC),以上患者均在3.0T磁共振扫描仪上接受了常规单指数模型DWI扫描(b=0,800s/mm2),以及9个b值的IVIM-DWI扫描(b值的设定为0,20,50,100,150,200,400,600,800s/mm2),比较IVIM模型计算所得的参数(D*、D及f)与单指数模型计算所得的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对肾脏良、恶性肿瘤鉴别的意义及诊断效能。结果:ADC在良性肿瘤组与透明细胞癌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透明细胞癌组与非透明癌组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良性肿瘤组与非透明细胞癌组未见明显差异(P=0.696>0.05);D*在三组中任两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在良性肿瘤组与透明细胞癌组、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良性肿瘤组与非透明细胞癌组无统计学差异(P=0.587>0.05):f值在三组中任两组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D*、D及f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6、0.725、0.751和0.575,判断肾脏良恶性肿瘤的敏感度分别是74.1%、69.0%、81.0%和74.1%,特异度分别是75.0%、75.0%、75.0%和37.5%。结论:单指数模型的参数ADC和IVIM-DWI双指数模型的参数D*及D对肾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具有一定的意义,其中D的诊断效能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