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补习现状调查研究——以贵阳市某小学为例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小学生课外补习的现状,作者以贵阳市S小学的小学生及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对小学生课外补习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访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小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班的状况、探究小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原因,通过调查结果和访谈内容分析其正向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再根据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小学生课外补习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  作者依据《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中“学生校外教育现状”一文的调查问卷,自编了“小学生课外补习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分为学生卷和家长卷,再编制访谈提纲对贵阳市S小学的400名学生和100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首先,从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的内容分析了小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原因主要有:内部原因——自身学习动机的驱动,外部原因——父母要求、社会现存的升学压力;其次,从问卷的结果及分析中总结出小学生课外补习的正向功能:学生学习效果有所提高、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知识,增加竞争实力、提高自信心与沟通能力;可以看出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参加课外补习班是有一定效果的,不仅在学业成绩上有所提高,也使学生在艺术修养,个性发展发面有所提高。但从问卷调查结果及访谈实录中也可探究到小学生课外补习存在的几个问题:学生方面:增加学业负担与心理压力;对课外补习班过度依赖,忽视学校主流教育;家长方面:违背学生自愿学习的原则,产生对学习厌恶情绪、过高的课外补习费用,给家庭经济带来负担;以及学生之间、家长之间相互“攀比”现象出现。最后,对于应对上述问题,作者从学生、家长、学校这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意见:根据实际情况,理性选择课外辅导班;促使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控制学生在校外寻找教育资源;学校升学制度需改变,采用多元化的学业评价方式。
其他文献
大学生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显著的影响,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问题。但近年来,随着社会上某些招聘单位用人
本论文研究目的是探讨大连市成年人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台阶指数与血压的关系。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对确定的调查人群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台阶试验和血压,并计算出体重指数、腰臀比和台阶指数。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如平均值、标准差、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大连市成年人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台阶指数和血压随年龄增加呈增长趋势;男、女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领域发生了由“课程开发”向“课程理解”转变的范式转换,课程被理解为一种多元化文本。这其中也有把课程作为政治文本来理解的,它反映了课程的政治学视野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对贵阳市某高三300名文科生的科学素养状况进行调查,同时对14名学生进行了访谈。笔者主要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能力四个维度来研究分析学生的科
2012年的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本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各省市陆续制定了允许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升学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大连市与温州市两地区7到18岁男女生手腕部骨骼骨龄和身体形态发育指标的测量分析研究,分析两地区7到18岁男女生骨发育是否同步,并探究影响两地区7到18岁男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其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这门课程在很多学校属于无效实施甚至零实施的状态,这种状况在进城就业农民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