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城成圈 需要破好这个“壁”
【出 处】
:
河南商报
【发表日期】
:
2020年01期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课题组前期收集大量肝癌和胰腺癌临床样本并且通过免疫组化实验发现,TCP1蛋白在两种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课题组后续通过体内和体外表型实验发现,TCP1能够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对于TCP1如何影响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尚未清楚。本论文则从蛋白质稳态的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TCP1调控增殖相关基因c-Myc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慢病毒感染PANC-1、Bx PC-
目的:分析糖酵解相关基因PFKFB3、PKLR、HK3、LDHB、LDHC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癌旁组织和远端组织的差异,并探讨这种差异作为NSCLC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收集105位NSCLC患者癌组织及其配对非癌组织样本,采用q MSP(quantitative 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目的:探讨白介素38(Interleukin-38,IL-38)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手术切除的且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食管鳞癌患者10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102例食管癌组织中IL-38的表达情况,并选其癌旁组织作为对照。HE染色下评估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
【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不同临床阶段的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患者,分析HPV感染和宫颈癌进展关系。通过免疫蛋白印迹、免疫组化和RT-PCR检查自噬相关蛋白和m RNA的表达,分析自噬相关蛋白和宫颈癌进展的关系,以及HPV感染类型、程度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研究方法】1.收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1月-2020年1月就诊的宫颈癌患者685例、宫颈上皮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
背景:在男性癌症患者中,前列腺癌的患癌率排第二,在发达国家前列腺癌的死亡率排第一。在中国,由于老龄化现象与检测技术进步,前列腺癌发现率逐年提高。临床上通常基于病理学家对于患者核磁共振成像、活检样本的病理诊断,来推荐患者进行主动监测或者手术切除。其中,约20%-40%肿瘤手术切除的前列腺癌患者在十年内发生了生化复发。目前常用前列腺癌组织学分级gleason打分来评估患者的术后复发风险,但该打分容易受
目的:调查肿瘤科患者应用表柔比星化疗药物治疗后,心脏毒性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子分析,旨在为规范临床用药服务提供方法和支持。方法:本次研究共收集2018年9月1日~2020年9月1日在我院接受至少3周期含表柔比星药物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电子病例资料共152份。纳入心脏毒性组(n=36)和无心脏毒性组(n=116)。收集对比患者的资料,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术后应用卡波姆眼用凝胶、佩戴角膜绷带镜对患者主观症状和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就诊并手术于福建省立医院的翼状胬肉患者60例(60眼),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卡波姆眼用凝胶组,绷带镜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移植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3、7、14、28天对患者主观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对进展期胃中上部腺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3月漳州市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5例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的胃中上部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是否行腹腔镜下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术分为脾门清扫组(35例)与脾门未清扫组(50例),对两组患者的安全性、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脾门淋巴结清扫情况、总体生存率
目的:基因芯片数据可以在高通量水平上探讨翼状胬肉的关键基因及miRNAs(microRNA,微小核糖核酸),对翼状胬肉发病机制的研究有显著的优势。目前对于翼状胬肉的病因仍未完全明确,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从生物信息学角度分析与翼状胬肉相关的基因及miRNAs,并实验验证,从而确定翼状胬肉的分子机制,为翼状胬肉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及理论基础。方法:首先,从GEO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