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瓶宰相钟爱大忽悠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德宗刚刚登基便接到线报,湖南山贼为了给他添堵,正式扯旗造反了。屁股还没坐稳的唐德宗不想一开场就唱“全武行”,就派都官员外郎关播前去安抚。
  关播不过是刑部中三流的角色,顶多算个司长,还是副的。此次竟有了代天宣召、金殿专对的机会,又怎能轻易放过?他见唐德宗上台伊始,正在刷存在,马上不失时机地提出,治理天下还要靠“人才”,而真正的人才并非科举出身只会舞文弄墨的泛泛之辈。唐德宗听出了他话外有话,意味深长地说道:“卿且使去,回日当与卿论政事!”得到了皇帝的“暗示”,关播兴冲冲地踏上了征途。他明白,等待他的肯定不是一般的锦绣前程。
  果然,胜利归来的关播很快風光上位,成了位高权重的刑部尚书。但这和唐德宗的青睐无关,纯粹是因为权相卢杞看出夸夸其谈的关播骨子里是块废物,不会也不敢和自己争权,才把他拉来当“花瓶”的。关播不负“卢”望,在卢杞眼皮底下当起了“乖宝宝”。几年下来,他干得最大的一件事便是拿死人开刀。他把武庙里陪祀的十大武将撵了个干净,让武成王姜子牙当上了光杆司令。他这么做既通过“崇文抑武”讨好了文官集团,又没有引起卢杞的不满。凭着这身“软功”,他终于在卢杞的默许下登台拜相,圆了自己多年的美梦。
  都说蠢人不可怕,就怕蠢人没有自知之明。关播从来没因自己的花瓶身份而感到自卑,相反,他天天精神抖擞,状态良好。因为他觉得老天交给了他一项伟大的任务——发挥“伯乐之能”,为已陷入混乱的大唐王朝发现数不清的“卧龙”“凤雏”。
  关播在选拔人才时从不按图索骥,他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能吹!于是,一大帮唐朝限量版大忽悠麇集在關播身旁,其中尤以李唐宗室子弟李元平的吹功最为了得。关播在向唐德宗提起李元平时,总是带着崇拜之情。关播终于使唐德宗相信,即使诸葛亮复活,也不是李元平的对手。正好,淮南李希烈造反,唐德宗带着大材小用的心情把李元平派到汝州去对付叛军。金殿上,关播信誓旦旦地向唐德宗保证,很快便会有消息传来。
  关播这回说准了,很快,消息就传来了。李元平给李希烈造成的最大伤害就是让对方笑疼了肚子。原来李元平到任后,马上召集民夫修墙。李希烈顺势派出“无间小组”,打扮成乡民到李元平那儿打工。后来叛军刚杀到汝州城下,间谍们就打开城门,把李元平丢到了李希烈跟前。李元平站起身后,立即做出比诸葛亮“弹琴御敌”更牛的行为艺术——众目睽睽之下,他大小便失禁了。李希烈差点笑岔了气,他指着身材矮小,面白无须的李元平骂道:“我让你们去请李大人,怎么把李元平的儿子抓来了?”紧接着又向京城的方向跺着脚大声谩骂:“是谁派这个腌臜小儿来侮辱我的!”
  得到汝州惨败的消息,唐德宗脸上阴云密布,关播反而兴奋莫名,一再向唐德宗表示,李希烈抓错了人,李元平肯定会给他来个“肚里开花”,报答圣恩的。后来又有消息传来,李元平为向李希烈效忠,竟割下了一根手指。而且,为了恶心大唐政府,李希烈任命李元平担任大楚政权的首任宰相。关播这才无话可说,乖乖地收拾起“伯乐”的招牌,彻底偃旗息鼓了。
  关播发现的倒真是个“宰相之才”,很可惜,是叛军的。看来,不经实践检验,只有口才的人才还真是有点儿靠不住啊。
其他文献
正德四年(1509年),举人潘埙被任命为工科给事中——一个级别很低又不讨人喜欢的言官职位。  潘埙上任后,第一支反腐之箭便射向了位高权重的大太监刘瑾。在给皇帝的报告中,潘埙指出,皇帝为什么“失聪”,就是因为双耳被刘瑾的谗言堵塞了,要想听到真话,必须将刘瑾这颗“耳塞”拔掉。明武宗当然没把潘埙的这份报告放在心上,没了刘瑾,谁陪自己玩?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潘埙的工作积极性。  正德九年,乾清宫发生火灾后,潘
在遥远的东非高原有一个神奇的国家,它悠久的历史可以和辉煌灿烂的古埃及文明相媲美。在该国奥莫低谷考古发掘出来的远古人类化石“露西(Lucy)”,证明人类活动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400万年以前,颠覆了世界对人类历史起源的传统认识。也就是说,我们全人类的远祖或许就是从那里走出原始丛林,漂泊迁徙到世界各地的,而那里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后的原始丛林部落社会。  这个国家就是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的神奇令每一
1864年四月,洪秀全病逝,其长子洪天贵福继位。没多久,湘军攻破天京,洪天贵福出逃,但逃亡的日子也没持续多久即被俘。这位年仅16岁的少年,在写给清朝官府的供词中, 自然少不了提到他的父亲洪秀全。  从洪天贵福的供词中可知, 洪秀全有88个妻妾, 洪天贵福是排位第二的赖氏所生。九岁时,洪天贵福就在父亲的张罗下娶妻四人, 此后,洪秀全就再也不允许他与母亲和姐妹们相见。洪天贵福想念母亲,只能趁父亲忙于公
唐代诗人岑参出生于官宦世家。由于家境优越,又是家里最小的孩子、非常受宠,这使他养了一身纨绔子弟的毛病,对学习也很不上心。  不幸的是,岑参九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家道中落。母亲因伤心过度,也大病一场,家里的一切重担都压在了大岑参两岁的兄长身上。岑家的仆役们眼看主家衰落,也各自寻找出路。一时间,偌大的宅院只剩下母亲和岑参兄弟俩。  小岑参虽然也知道家里的变故,但一身的纨绔习气却还没改过来。一天,他趁
全真教是金庸小说里一个很牛的武林组织,天下第一大门派,它的武功一度是“玄门正宗”,特别是创始人王重阳,武功天下无敌。但它也是衰落得最厉害的门派,几乎是直线式自由落体下跌,别看创始人这么牛,才传了三代,就沦为江湖的末流,混不下去了,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成什么样呢?它的第二代弟子,七个人加在一起可以挡住黄药师;可到了第三代弟子,98个人加在一起挡不住一个郭靖。更丢脸的是,金轮法王只派了两个
金太祖庶长孙完颜亮做了皇帝后曾经发誓:“无论亲疏,尽得天下绝色而妻之。”也就是要阅尽天下美女。因此,他常常瞪着色眼,瞄着宗室女人,频频下手,“妇姑姊妹尽入嫔御”,同族美女也不放过。最终,他将目光瞄向了葛王(后来的金世宗)完颜雍的妻子乌林答氏。  乌林答氏和完颜雍同岁,且是青梅竹马,他们五岁的时候就订婚了。由于完颜雍父亲早逝,母亲出家为尼,完颜雍便住进乌林答氏家里,和乌林答氏一起长大。18岁时,两人
曹魏景初二年(238年)年底,年仅三十多岁的魏明帝病重,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便开始安排后事。由于他的三个儿子都早早死了,因此他立自己的侄子兼养子——八岁的曹芳为太子。  一个八岁的孩子当然无法领导伐蜀灭吴大业,也无法掌控曹魏内部门阀林立的政局,所以,魏明帝准备安排几位辅政大臣。最初列在辅政大臣候选名单里的人,是曹家的人和夏侯氏的后代,而刚刚在辽东立下赫赫功勋的太尉司马懿以及其他异姓功臣都被排除在外
一个家庭没有父亲的参与,母亲一个人能不能把孩子养大?答案是肯定的。  但没有父亲参与的家庭教育,无论母亲多么强大,教育出来的孩子还是缺了些什么。如果一个家庭里,父亲既有高度又顾家,还会教育孩子,这不但是家庭的幸运,更是孩子的幸运。近代史上就有这么一位父亲,堪称父亲们的典范。他不但自己很牛,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个个很牛。  他就是梁启超。  梁启超一共有九个孩子,“一门三院士,满庭皆才俊”说的就是他们家
咸丰年间,太平军起义,曾国藩奉命组织军队镇压太平军。  由于财政紧张,朝廷只允许曾国藩组织军队,却不给粮饷。曾国藩只好想办法到处筹钱。他辗转各地,找乡绅劝捐,费了很多口舌效果却不大。幾经周折,军队的开支实在难以维系,最后他想到了收取“厘金”的办法:即收买路钱,在交通要道设关卡,商人每过一道关卡,须根据货物总价缴纳一厘(1%)的税。一厘虽然看上去不多,但是如果关卡很多,收取的“厘金”也可观。  曾国
激励子艾有妙招  欧阳询四子欧阳通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为了激励他学习并继承父亲的书法,母亲时常给些钱,让欧阳通去购买父亲遗留下来的墨迹。欧阳通看到父亲的墨迹这么受人欢迎,自己也深受鼓舞,于是刻苦地学习、临摹,并下决心使自己的字也能像父亲的墨迹一样被人购买收藏。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欧阳通果然继承了父亲的书法,人们称他们父子二人的字为“大小欧阳体”。  学识有限,易闹笑话  唐朝将军权龙襄学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