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起来的色彩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ove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美术的目标是为了开发幼儿智力,提高幼儿动手协调能力,使得幼儿渐渐学会独立地观察、组合、表达事物和情感。研究表明,绘画能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眼睛的协调能力、语言能力、情感和热情、社会能力。幼儿美术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体系中具有任何其他活动不能代替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美术; 刮蜡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112-001
  儿童美术是他们本真的生命活动。儿童的美术活动就是一种成长性需要的满足,是一种没有直接功利性的、以活动过程本身为目的需要的满足。绘画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一项活动,这项活动不限年龄,不限材质,不限时间和空间。经过我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发现绘画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色彩感知能力,发挥幼儿的想象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了幼儿的绘画、构图等技能。刮画纸是一种双层艺术类纸品,上层主要为黑色,下层为单色或迷彩色,刮去上层的黑蜡便露出下面的彩色,颜色鲜艳,色彩之间对比强烈,像是在黑夜中炸开的烟火,绚丽缤纷,有着良好的视觉效果。
  刮蜡画是一种美术创造的表现手段,在我所任教的中班里展开刮蜡画特色美术后,孩子们对这一新奇的绘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是因为刮蜡纸、竹笔两样主要的绘画工具在生活中不常见,二是因为作画的方法很特殊,既不需要记号笔勾线,也不需要蜡笔填色就能画出色彩亮丽的图画,这让个别不擅长甚至不喜欢绘画的孩子重新燃起了对美术的热情。处在中班的孩子,在绘画表现上都有了一些基础,能用点线面来进行简单的构图,采用刮蜡画这种绘画形式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儿在绘画中的技法和兴趣,也很好地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开展刮蜡画的过程中,我们尽力为幼儿排除一切干扰,让幼儿通过感官去尽情的感受和体验,不断激发出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需要。
  一、新奇的刮蜡画能培养幼儿创作能力
  常规的美术绘画活动中总是教师在前面示范,幼儿跟着老师的步骤一笔一笔照葫芦画瓢。对教师来说,活动缺少挑战和指导性;而对于幼儿来说,活动不仅毫无趣味,更缺少主观、自由的想法。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很多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更应该保护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为了启发幼儿的创作意识,在中班美术活动《冬日里的太阳》中,我为幼儿创设了有趣的情景,鼓励幼儿邀请太阳到地球上来做客,带太阳到处游玩,所到之处用不同的记号装饰太阳的光芒。于是幼儿争先恐后的举手告诉我想带太阳去哪玩,用什么记号来打扮太阳。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发现太阳光芒的多种变化,通过点、线、面等多种元素的装饰,让幼儿感受图画强烈的装饰感。幼儿有了大胆的想象,感受着刮蜡画带来的奇妙体验,大大提高了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创作能力。
  二、刮蜡画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性格品质
  在美术创作中,幼儿在构思画面时,通常都是在情感激发的前提下进行的,并以积极的态度借助于描述媒介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刮蜡画的特质和国画相同,利用一次成形的形式来确定画面,落笔之后就没有退路,不可修改。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孩子们常常习惯用橡皮和手去擦,不仅画面脏乱,也使得心中的形象构思销声匿迹了。在开展刮蜡画特色活动的前期,幼儿虽对刮蜡画充满了强烈的热情,但在真正使用刮蜡纸时,他们并不显得轻松,即便在活动前提醒他们要构思好再下笔,可还是有个别幼儿懊悔地跟我说:“老师,我画错了。”刚开始使用刮蜡画时,孩子们画错了我会帮他们在原画上巧妙地添画、组合,渐渐地我发现会画错的一直都是几个平时性格优柔寡断的孩子。何不让他们在作画中历练自己的性格品质呢?于是当他们再一次高高地举起小手时,我不再像以前那样伸出援助之手,而是慢慢地引导他们在线条上做新的变化,在错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图画。后来,每当有幼儿在创作中向我求助时,我总是让幼儿自己先尝试改变、组合。慢慢地,孩子们也学会轻轻地定稿,再修改细节,线条也圆润流畅起来,下笔时都是胸有成竹。运用刮蜡画的这一特点,幼儿的作品不仅充满了童趣,也培养了幼儿自信、果断的性格品质。
  三、刮蜡画能更好地提高绘画技能
  在实施刮蜡画特色活动时,我有意地将刮蜡画和线条画结合了起来。在所有绘画表现方式上,线条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中班的幼儿虽然掌握了一些绘画技巧,能简单勾勒出物体的外形特征,但要让幼儿真正得到锻炼,学会运用线条使画面更饱满、丰富,线条的掌握和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用记号笔在白纸上的练习已不足以吸引孩子在美术上前进的脚步,他们需要更有趣、更有效的作画方式——在刮蜡纸上进行线条画。线条种类的多样性,线条的组合不同,疏密、排列的不同都会影响整幅画面的构成。在特色活动《小鸟飞》中,我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线条进行创造性的组合,在鸟儿的身上体现不同的创造美。在我的指导下,大部分幼儿作品中的线条比较流畅,组合多变,能用各种线条表现鸟儿身上美丽的羽毛;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在装饰完小鸟身上的羽毛后在旁边进行了添画,继续用丰富的线条表现了树叶、花等物体。孩子的绘画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但我认为只要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那么他就是进步了。刮蜡画不仅提高了幼儿的绘画技能,也让幼儿真正喜欢上了绘画,乐于绘画。
  通过我的不断实践与研究,刮蜡画这一特色绘画活动在班内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刮蜡画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贴近幼儿技能水平,更启发了幼儿的想象空间。接下来我将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开展更深层次、多元化的实践与研究,使刮蜡画更贴合幼儿的生活,使活动过程更加游戏化,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
其他文献
摘 要:课程标准、高考制度、社会发展等等,这些无不迫使我们化学老师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对此我对课堂教学做了“回归生活”的实验,同时对教师自身提出了要求,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呼唤。关键词:化学教学; 回归生活; 激发兴趣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57-001一、化学教学“回归生活”的必然性近年来,由于
摘 要:我们要还语文以真实,让学生带着心、带着情走进课堂,脱去琐碎的外衣,扔掉名利的包袱,打造本色课堂。关键词:语文教学; 本色课堂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58-001前日,有幸听一天赛课,集中了江苏省的精英们,他们各显神通,载歌载舞,声情并茂,也运用了各种现代化技术以及非现代化技术,发送礼品等激励措施,学生不亦乐乎,老师亦兴奋不已
摘 要:人不仅需要物质条件,更需要精神关怀;人不仅依赖于理性,同时更多地依赖于情绪、情感的感受和体验、安抚和驱动。师生互动,是一种师生间的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活动。作业留言栏、心语箱、悄悄话等工具是增进师生情感交流零距离的有效形式。关键词:师生互动; 情感交流; 作业留言栏; 心语箱; 悄悄话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65-002“人
摘 要:“有水分、肥料、空气、阳光而无害虫,幼苗才能长成大树。园丁的责任在灌溉、施肥、除害虫,而不没收它的自由的空气与阳光,则幼苗自能欣欣向荣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谆谆教诲一直感染着我们。实践中,我懂得:教育成功的最大秘诀是拥有对学生一片赤诚的爱!关键词:爱心; 情感; 飞翔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68-001爱是双向的。当你对学生由衷
摘 要:从这几年的数学教学中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孩子们每当面对行程类习题时,都是一筹莫展,当我讲解时又能一下子会意,马上知道该如何解决,但过后又是糊里糊涂不知所措。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原因在于孩子们对于行程这一动态过程没有一点印象,以至于拿到题目后不能模拟这一过程,导致找不到这里面的一些数量关系,进而画不出线段分析图,更不知道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看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上一节数学实
摘 要: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本文就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需具备的原则,要求等方面进行阐述,浅谈我的教学初体验。关键词:爱; 良好师生关系; 有效课堂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79-001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在教学时,首先教师要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次要建立起一个学生
摘 要:萨特说:“阅读就是自由的梦。”课标也指出:阅读实践活动应关注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所以,青年教师观摩课中,许多课的教学设计特别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词:阅读; 个性化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91-001课标指出:阅读实践活动应关注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下面就《印度洋上生死夜》一课谈谈我的感
摘 要:在科学探究的引领中,常有教师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通过师生间一问一答的来去,将学生“请”入早已设好的圈套之中,然后按照老师既定的研究目标、方法等等展开“研究”,得出结论。这种“生从师问”的现象实际仍然是灌输式的,本文在分析这种“生从师问”现象的基础上,讨论几种摆脱这种固定化模式方法:营造和谐氛围、改变教师角色、创设问题情境,对创设问题情境的具体方法根据实际教学展开论述,以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
摘 要:本文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心脏和血液循环》一课的教学设计。关键词:小学科学; 多媒体运用; 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100-001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心脏和血液循环》。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心脏的形状、大小、位置;2.认识心跳的原因和作用;3.知道心跳与脉搏的关系;4.了解血液循环
摘 要: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课堂作为学生深入文本的桥梁,学生言语的积累与文学的熏陶都是在课堂这个重要阵地中所习得的。关键词:语文教学; 以人为本; 绿色评价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105-001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在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恰如其分的绿色评价语言不仅是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