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学习订正的作用、让学生乐意订正,采取针对的措施、让学生认真订正,改变批改的策略、让学生容易订正,优化订正的方法、让学生有效订正这四方面,阐述在日常教学中对作业订正的处理方法。让更多的学生能学会订正,让更多的老师能轻松帮助学生订正,让更多的人能重视订正!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有效;纠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订正作业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学生学习效果反馈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的改进具有调节功能,并且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刺激作用。目前小学数学作业订正的现状,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从学生的数学作业情况来看,一方面作业的内容灵活、形式多样,练习的综合性、开放性强。另一方面学生作业中错误的现象也增多了,随之而来的是学生每天订正的作业也多了。审视学生数学作业的订正情况,“为了订正而订正”、“不及时订正”、“订而不正”的现象广泛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订正时,并不是先找错在哪里?为什么做错?而是直接把原题当作“新题”再重新做一遍。有些学生在订正中只求快,不求对,拿到本子就匆匆订正,匆匆上交,往往一遍两遍订正不对,至少要到第三、第四遍才订正对。还有部分学生为了完成订正的任务,就通过问同学答案或抄袭别人的作业等方式而进行订正。像这样只订正作业答案,而不考虑过程是明显的“治标不治本”,根本达不到真正的订正效果,对以后的学习极其有害。要做到作业订正的有效性,首先得让学生明白订正的作用,让学生乐意去订正,然后再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学生改掉不爱订正的陋习,最终达到有效订正。
一.认识订正的作用,让学生乐意订正
很多学生不订正作业其实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订正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先让学生懂得订正作业的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改变自己的认知错误
使学生在关注订正结果的同时,更多关注错误背后的原因。并想方设法把不明白、不清楚、不仔细的地方弄懂和改进。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学生订正作业不仅是学生学习态度的体现,更是学习品质的培养。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在作业时出现错误完全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及时纠正错误,自觉订正作业中的差错,防止再次出现同样的错误。
二.采取针对的措施,让学生认真订正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正确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反复纠正错误认识的过程。
(一)订正要及时
学生错误的作业,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不及时地发现自己存在的错误,时间久了,就会遗忘。要培养学生订正好作业以后才做新作业的习惯,努力做到课课清、日日清。
(二)订正作业要有过程
学生订正传统的做法是把错题擦掉重做,致使有的学生一拿到作业本,就不管错在哪里擦得一干二净,影响了订正的效果。有的学生订正作业目的不明确,订正抄袭的事情也是有的。有效的订正方法是错题不擦掉,在本次作业的下面(或旁边)用红笔订正。等一段时间后,再让学生翻开作业本对以前的错题再做一遍,就能真正反映学生是不是真的弄懂了。
(三)订正作业要分层次
对于优秀的学生,要让他们迅速地浏览,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错误,对于一知半解的学生,教师要仔细地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题意或讲解透彻后让学生再去订正,学生会得心应手一些,而且解题的过程也便于复述。对于学困生来说,想完全靠自己订正所有的错题是根本不可能的。让一些优秀的学生当“小老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内成员的互相帮助订正作业。
三.改变批改的策略,让学生容易订正
(一)作业讲评与作业批改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学生作业订正是否有效,老师除了要重视讲评,更要重视作业的批改。作为老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错误所在,到底是哪一步错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错误,是没看清楚题目还是计算上的错误等等,只有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的真正原因,才能为学生订正作业时指出明确的方向。可以采用对题打“√”,错题打“\”,订正对了打“/”,批改符号不同,带给学生的心理体验也不一样。批改的方式除了全批全改,还可以同桌互批、交叉批改、当堂面批和集中批改。
(二)集体讲评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针对不同的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不同的错误,教师只有采用集体讲评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作业订正的有效性。
(1)集体讲评要注重集体参与《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应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讲评氛围,相信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加之教师的引导、点拨,在质疑和争辩中实现作业问题的有效解决。
(2)个别辅导要对症下药
个别辅导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让学生自己讲讲对题目的理解以及解题的方法,做到错得明明白白,再从错误中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对症指导。
(三)教师讲评与学生反思相结合
教师的讲评不能局限于就题论题,只讲一道题的解法,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类总结,形成对一类题的解法。从而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四.优化订正的方法,让学生有效订正
(一)对随堂练习的处理
对随堂练习宁可作业量少一些,一定要留时间让学生订正,以加强正确结果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正刺激,让学生体会和发现自己的错误,能及时改正,较大面积的错误则要进行集体性的讲解和指导。
(二)对独立完成的课堂、课后作業。
(1)让学生划出做错的地方。这样的要求一般学生都能做到,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自己找到错误的问题所在,只有找到问题才会对问题有重要的认识。
(2)让学生找出做错的直接原因。教师应该训练学生自己分析原因的能力。在课堂练习时结合具体情况讲解、甚至还要组织讨论,使他们能正确分析导致做错的直接原因。
(3)找到解决做错的直接原因的方法。就是让学生避免再次出现这种错误。
(4)高年级的学生可把错题整理到纠错本上,方便后面查看。
订正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春美.让错误放出光彩[j].小学青年教师,2006.
[2]张少波.《小学数学作业的批改与订正》.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有效;纠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订正作业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学生学习效果反馈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的改进具有调节功能,并且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刺激作用。目前小学数学作业订正的现状,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从学生的数学作业情况来看,一方面作业的内容灵活、形式多样,练习的综合性、开放性强。另一方面学生作业中错误的现象也增多了,随之而来的是学生每天订正的作业也多了。审视学生数学作业的订正情况,“为了订正而订正”、“不及时订正”、“订而不正”的现象广泛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订正时,并不是先找错在哪里?为什么做错?而是直接把原题当作“新题”再重新做一遍。有些学生在订正中只求快,不求对,拿到本子就匆匆订正,匆匆上交,往往一遍两遍订正不对,至少要到第三、第四遍才订正对。还有部分学生为了完成订正的任务,就通过问同学答案或抄袭别人的作业等方式而进行订正。像这样只订正作业答案,而不考虑过程是明显的“治标不治本”,根本达不到真正的订正效果,对以后的学习极其有害。要做到作业订正的有效性,首先得让学生明白订正的作用,让学生乐意去订正,然后再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学生改掉不爱订正的陋习,最终达到有效订正。
一.认识订正的作用,让学生乐意订正
很多学生不订正作业其实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订正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先让学生懂得订正作业的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改变自己的认知错误
使学生在关注订正结果的同时,更多关注错误背后的原因。并想方设法把不明白、不清楚、不仔细的地方弄懂和改进。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学生订正作业不仅是学生学习态度的体现,更是学习品质的培养。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在作业时出现错误完全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及时纠正错误,自觉订正作业中的差错,防止再次出现同样的错误。
二.采取针对的措施,让学生认真订正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正确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反复纠正错误认识的过程。
(一)订正要及时
学生错误的作业,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不及时地发现自己存在的错误,时间久了,就会遗忘。要培养学生订正好作业以后才做新作业的习惯,努力做到课课清、日日清。
(二)订正作业要有过程
学生订正传统的做法是把错题擦掉重做,致使有的学生一拿到作业本,就不管错在哪里擦得一干二净,影响了订正的效果。有的学生订正作业目的不明确,订正抄袭的事情也是有的。有效的订正方法是错题不擦掉,在本次作业的下面(或旁边)用红笔订正。等一段时间后,再让学生翻开作业本对以前的错题再做一遍,就能真正反映学生是不是真的弄懂了。
(三)订正作业要分层次
对于优秀的学生,要让他们迅速地浏览,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错误,对于一知半解的学生,教师要仔细地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题意或讲解透彻后让学生再去订正,学生会得心应手一些,而且解题的过程也便于复述。对于学困生来说,想完全靠自己订正所有的错题是根本不可能的。让一些优秀的学生当“小老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内成员的互相帮助订正作业。
三.改变批改的策略,让学生容易订正
(一)作业讲评与作业批改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学生作业订正是否有效,老师除了要重视讲评,更要重视作业的批改。作为老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错误所在,到底是哪一步错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错误,是没看清楚题目还是计算上的错误等等,只有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的真正原因,才能为学生订正作业时指出明确的方向。可以采用对题打“√”,错题打“\”,订正对了打“/”,批改符号不同,带给学生的心理体验也不一样。批改的方式除了全批全改,还可以同桌互批、交叉批改、当堂面批和集中批改。
(二)集体讲评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针对不同的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不同的错误,教师只有采用集体讲评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作业订正的有效性。
(1)集体讲评要注重集体参与《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应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讲评氛围,相信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加之教师的引导、点拨,在质疑和争辩中实现作业问题的有效解决。
(2)个别辅导要对症下药
个别辅导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让学生自己讲讲对题目的理解以及解题的方法,做到错得明明白白,再从错误中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对症指导。
(三)教师讲评与学生反思相结合
教师的讲评不能局限于就题论题,只讲一道题的解法,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类总结,形成对一类题的解法。从而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四.优化订正的方法,让学生有效订正
(一)对随堂练习的处理
对随堂练习宁可作业量少一些,一定要留时间让学生订正,以加强正确结果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正刺激,让学生体会和发现自己的错误,能及时改正,较大面积的错误则要进行集体性的讲解和指导。
(二)对独立完成的课堂、课后作業。
(1)让学生划出做错的地方。这样的要求一般学生都能做到,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自己找到错误的问题所在,只有找到问题才会对问题有重要的认识。
(2)让学生找出做错的直接原因。教师应该训练学生自己分析原因的能力。在课堂练习时结合具体情况讲解、甚至还要组织讨论,使他们能正确分析导致做错的直接原因。
(3)找到解决做错的直接原因的方法。就是让学生避免再次出现这种错误。
(4)高年级的学生可把错题整理到纠错本上,方便后面查看。
订正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春美.让错误放出光彩[j].小学青年教师,2006.
[2]张少波.《小学数学作业的批改与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