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视角下河南医护服装设计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smil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在国内爆发,受疫情影响中国的医疗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河南作为受到疫情影响的人口大省,在无特效药治疗病症的不利局面下,医护服装发挥出防护病毒、保障生命的重要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现代医护服装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归纳研究在疫情期间医护服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从医护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提出针对疫情期间应用的新型医护服装设计思路,从实用、防护、舒适、标识、审美五个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疫情;医护服装;设计;建议
  随着医疗技术的革新,人们对医护服装的审美意识和观念产生新的变化,当前医护服装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新代表中国文化的医护服饰成为医疗服装设计的优先事宜。同时,医护服装的职能作用也因社会的发展、医疗设备的革新、新型疾病的增加等诸多问题面临改革,以符合现代医院发展的需要。
  2019年12月,国内受新型冠病毒的影响,全国的医护工作者发挥了“勇士”的精神,奋战在一线收治被感染的病患。在前期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医疗资源尤其是口罩、防护服的功能性问题成为医疗工作者暴露、增加感染的因素之一。论文将从医护服装的功能性、审美性和科学性等方面进行调研,研究当前医护服装的现状,分析问题并增强医护服装的各项功能,让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得到更好的体验和防护。它的应用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医护服装的防护度和舒适性,为一线的医护人员提供更坚强的防护;二是提升医护服装的设计美感,改善审美疲劳;三是科学合理地拓展医护服装的种类,补充目前我国医护服装标准的内容,让患者更容易从医护服装中识别医护人员的工位和治疗科室。
  1.医护服装的定义、类别
  1.1医护服装的定义
  医护服装是指医务人员工作时穿的职业装。医护服装范围包括医院内各医疗护理部门、科室人员、医生、技师、护士、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内穿着服装。
  1.2医护服装的类别
  1.2.1 按照职业划分
  根据医院职业分工的不同,医护服装分为医生服和护土服。在医院里,医生主要进行疾病的治疗、咨询和预防,而护士的工作内容是进行护理管理工作,帮助医生护理病人。
  1.2.2按照使用方向分
  医护服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日常工作服、手术服、特殊防护服。 日常工作服为医务人员平时工作时穿的服装,具有一定的防护性;手术服 防护性相对较高,术前必须戴帽子和手套,且服装必须严格消毒;特殊防护服主要应用于 特殊作业和特殊用途。这样的防护服不仅要有绝对的覆盖性,同时需选择特殊的专业防护面料。相应的配件有面罩、围巾、眼镜、口罩、鞋履、绳子等。
  1.2.3按照季节划分
  服装设计根据气候的不同会分为秋冬和春夏四季服装,但由于医院需要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来治疗病患,温度的变化差异不大。因此医护服装分为夏冬两季。夏天穿着夏装,冬装在春、秋、冬三季穿。
  2.河南医护服装现状分析
  2.1调研设计
  本次调研通过问卷法和实地观察收集调研信息,问卷法主要是针对医务工作者,为了进一步了解河南省医务工作者对医护服装的需求,观察法是通过实地考察目前医护人员的服装现状,了解医护人员想要改善医护服装哪些方面,为下一步的医护服装设计提供意见和建议。
  2.2河南医护服装问题分析
  课题前期通过对医护服装的资料查找、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等方式,综合参考调研数据、服装款式的现状,发现目前的河南医护服装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目前医院医生的服装一般是大衣式的,平驳领,每个医院基本都一样,款式不分男女。服装为直筒廓形比较宽松,不利于女性腰部曲线的表现,影响美观。护士的服装通常是连衣裙款式或者小立领的上下分体款式,看起来过于单一。这就要求在医护服装的设计过程中,在实用和防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服装的款式和细节。
  第二,部分医务人员服装不合体,视觉上产生宽松和紧绷的效果,这些会让人在运动时显得局促、动作迟钝,这是服装号型覆盖面不完整,只考虑大众身材而不考虑特殊身材产生的问题。这就要求款式设计时充分考虑服装的松量和号型分类。
  3.河南医护服装的改良设计要素研究
  3.1实用要素
  由于医务工作者的特殊职业,医护服装的设计应符合其职业特点。需要考虑服装款式结构和造型方便工作,还要考虑劳动强度和运动量。一、要方便穿脱,时间对于医护工作者是非常宝贵的,尤其是面临紧急医疗或者急需进入手术室时,时间的有效利用将为医护人员提升治疗效率。二、要设计足够的口袋空间来放置随身携带的医疗工具和相关物品。
  3.2防护要素
  医护人员在工作的环境中会接触到许多病菌。由于经常直接接触病人,很可能会发生交叉感染和健康问题。因此,医护服装在设计时、无论是面料还是款式,防护因素的考虑需放在前面。医护服的设计需可以避免污染物感染私服和传播病菌。医疗服装对布料的要求会非常高。 要求防止液体渗透和防止静电,有效阻断微生物渗透,不凝聚。这些防护功能是对医护服装的最低要求。
  3.3舒适要素
  医护服装的舒适性能取决于面料的设计和选择,而医护服装的面料需具备吸湿、透气、柔软、高强度、高弹性的特点。医务工作者有时工作时间很长,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的面料能有效排出汗液,让人体感舒适。而面料柔软度高,人的舒适度也会相应的高。同时由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大,高弹性和高强度的面料也是制作医护服装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3.4标识要素
  医疗服装对医院至关重要,医疗服装的视觉形象代表着这家医院的形象,医生、护士们的医疗服装整洁、气质非凡,患者对医院的好感度会提升。同时医院的精神文化、价值观通过医疗服装传递。其次,医疗服装作为职业划分的符号,有助于患者去医院就医。
  3.5审美要素
  当代社会,医护服装的设计紧跟时代潮流。时装设计师将多学科如美学、心理学、医学等综合应用,体现其时代特征、医院文化的特色。一套设计美观的工作服,能让医疗工作身心愉悦。对于患者来说,还可以缓解他们的紧张和抑郁,缓解他们的压力,同时也能让患者对医院印象更好,真正达到多重意义。
  4.结语
  随着医疗技术的革新,人们对医护服装的审美意识和观念产生新的变化,强调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理念也在不断增强,要求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医疗服装也随之应运而生。本课题搜集现有历史资料和相关文献,系统地梳理了医疗服装中西历史来源和发展变迁,以及医疗服装的功能分类,通过实地调查的采访,了解当前河南省医院医疗服装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医疗服装的改良方向进行整理统计,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设计,提出设计改进的方法,设计制作有中国特色的系列医疗服装。
  参考文献
  [1]李心宇.河北省中医院医护服装设计与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
  [2]陈国芬.医生职业服饰与其作用效果的关系[J].纺织学报.2005(26).
  [3]陈康振.医用防护材料的发展及研究[J].产业用纺织品.2004年(22)
  [4]贾玺增.浅谈医务服装设计心理[J].服装设计是.2001(09).
  項目编号:ZKSKDY-2020-151周口市哲学社会科学调研课题
  (周口师范学院 河南 周口 466000)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对海洋开发不断加深,我们对船舶结构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就如传统的桅杆因为受制于材料特性,性能已经渐渐的跟不上船舶技术的发展需要,与传统的船舶制造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易于设计、耐腐蚀、耐疲劳、耐磨损等特点。论文从桅杆杆型和复合材料铺层方式出发,提出一种复合材料桅杆的优化设计方案,改善了结构的力学性能并减轻了结构重量。其后通过流固耦合分析研究桅杆结构在高风速条件下的响应,并与传统方法中通过规范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探讨了流固耦合分析对于复合材料桅杆结构设计的必要性。本文研究的主要工
在从事高中英语教学的4年中,我有幸听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展示课、观摩课。这些课有些侧重于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能力,更多地侧重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几乎涉及了英语教学中的各个重点,使我受益非浅。但遗憾的是,很少有老师专门上过一堂符合实际教学的英语听力训练课。其实,我个人认为,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明确高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训练的意义,探究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方法是尤为重要的。  一、高中学生英语听力
期刊
摘要:校内的景观设计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设计理念与结构都应该与学校的文化相结合。其中的校园景观也表达了该学校的教育理念,体现出一个学校的文化含蕴。因此在进行学校的景观设计时,应该将其融入与文化相关的设计元素。让整个校园书香四溢,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为教师营造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校园风光。在高职学校的办学中,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景观的设计,树立一个书香校园的形象,打开
期刊
流固耦合现象在自然界和工程应用中广泛存在,近年来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高度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多个柔性体相互耦合的问题成为研究的热门。本文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有限元—浸入边界法研究了三维空间中倒置柔性板系统的流固耦合问题:
  1.研究了线性剪切流中串联放置的柔性板系统的流固耦合问题,主要探索了弯曲刚度系数对柔性板变形模态的影响以及前后两柔性板间的相互影响。在目前的研究参数范围内发现,对于剪切流中串联放置的两个倒置柔性板,上游柔性板的运动与单个倒置柔性板在剪切流中的结果基本一致,下游板的存在会影响上游板的
摘要:自从步入信息化时代之后,我国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工作便开始迎来理念革新、教学环境调整等挑战,而这也是确保日后为社会实时性培养高素质、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前提保障。因此,笔者的任务,主要是在强调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改革的基础性规范原则之后,结合实际探讨现代高职美术教育改革和对应的人才培养有效策略,希望能够引起有关教学人员重视。  关键词:高职美术;教育改革;人才培养;规范原则;策略  高职教育事业自从
期刊
相比传统材料,复合材料具有着优良的力学性能,将复合材料应用于舰艇上,能够减轻结构的重量,提高船舶快速性,还能赋予舰艇隐身、降噪等重要功能。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与其铺层数,铺层角度等相关,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在舰船结构中应用涉及与钢质构件的连接问题,在连接处往往由于开孔、几何形状突变等因素造成应力偏高,并最终可能导致复合材料的强度失效。因此,研究复合材料与钢质构件的连接结构强度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首先,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玻璃钢复合材料夹芯板螺栓连接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弯曲与拉
作为主要的水下作战平台,隐蔽性是潜艇最显著的特性,也是其安全性和战斗力的保证。由动力装置引起的机械振动,是潜艇的主要噪声来源之一,而振动声辐射试验是获取其振动声辐射特性的重要手段。考虑到水下振动声辐射试验成本高、难度大,以基于陆上舱段振动试验预报水下整艇声振性能来替代水下整艇振动声辐射试验,具有较大的工程意义和应用价值。
  首先,针对陆上舱段在弹性支撑条件下的振动试验,研究弹性支撑对陆上舱段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建立弹性支撑到自由边界的修正方法。通过模态空间变换,推导弹性支撑对结构模态参数的影响,
对于结构的传统模态试验分析,一般方式是对结构施加外界激励,引起结构振动,采集结构测点的响应信号,然后利用测点的响应信号以及施加的外界激励力信号,就可以计算结构的频响函数,因为频响函数包含了结构的模态参数,所以可完成对结构的模态识别。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结构受到的激励实则为人为施加的外界激励,而并非是结构自身工作产生的激励信号。现如今,船舶的吨位和结构越来越大型化,工程师很难设计和制造出能让整个船体都产生振动的设备,虽然船舶在运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外界激励能让整个船体都产生振动,但是我们却不能准确得到外界激励力信
随着陆地资源的开采与消耗,人类逐步迈向海洋领域,庞大的海洋系统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燃料以及生物等资源,近年来成为全球关注焦点。在此趋势下,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推动,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UVMS)作为主力海工装备之一,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由于UVMS属于非线性、强耦合、自由度冗余系统,对于UVMS的控制问题实际上是系统动力学问题,以及多自由度规划问题,这些是解决UVMS控制的核心。因此,本文基于实际工程项目,在UVMS动力学模型基础之上,研究水下机器人-双臂机械手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手艇
在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政策实施背景下,随着海上经贸活动的增多,事故与险情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现有有人搜救力量在应对海上突发事故的应急搜救任务中,面临大面积长时间的搜寻作业、有人搜寻力量不足难以全覆盖搜寻区域等挑战。为了解决有人搜寻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设计基于喷水推进无人艇的水上遇险目标搜寻规划。基于随机粒子仿真计算高概率搜寻区域,提高特定区域内落水人员搜寻的包含概率。接着,以搜寻发现概率和能量消耗为优化指标,利用并列选择遗传算法进行搜寻平行线扫描方向和搜寻间距优化,并结合无人艇转弯操纵性约束,规划适合无